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16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治愈率为89.1%,好转率为8.4%,无效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窦手术鼻窦炎
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的恢复,以达到依靠鼻腔和鼻窦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治愈鼻窦炎。已成为治疗鼻窦炎的主流[1]。2007年3月~2009年6月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66例患者,男102例,女64例,年龄17~60岁,病程1~10年,主要症状为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头痛等。
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采用局部麻醉,用2%地卡因加适量肾上腺素棉片做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一般麻醉3次,每次5~10分钟,收缩鼻腔,麻醉鼻腔黏膜,1%利多卡因对钩突、鼻丘局部浸润麻醉。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切除钩突,开放筛泡,然后根据病情由前向后清理筛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开放额窦口、蝶窦口。对有中鼻甲肥大、下鼻甲肥大者行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中隔偏曲者给予矫正。
术后处理:术后48~72小时取出鼻腔内填塞物,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以后每日清理术腔;出院后1~2个月内每周用内窥镜复查清理术腔1次;出院2~6个月内,每15天复查1次,清除分泌物及囊泡,有粘连给以处理;术后1~2年内根据情况定期随访,利用鼻内镜观察术腔。
结果
本组16例均随访6个月~1年,其中治愈148例(89.1%),好转14例(8.4%),无效6例(2.5%),总有效率为97.5%。
讨论
手术注意要点:切除钩突时,注意刀尖应与眶内侧壁平行,避免损伤纸样板。清理前筛房时,注意不要损伤鼻泪管和泪囊。清理中筛房时,筛顶操作要小心此处骨质相当薄,是脑脊液漏的易发部位。清理后筛房时,注意后筛窦外侧壁的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开放上颌窦口时,向前下方扩大,不要损伤鼻泪管。开放蝶窦口时,注意蝶窦外侧壁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尽可能不要向上、向外操作,以防眶内并发症或颅内并发症的发生。妥善处理中鼻甲,中鼻甲在鼻腔解剖和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内镜鼻窦手术中引导手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重要解剖标志,保留中鼻甲,利于鼻窦黏膜可逆病变的良性转归。手术的操作应严格控制在中鼻甲与眶纸板之间,控制好手术的深度和方向,从而达到彻底清除病变的目的。鼻内窥镜手术的重点是筛窦手术。按照鼻腔呼吸气流的特点,气流进入鼻腔,首先冲击中鼻甲和中鼻道附近。因此筛窦炎尤其前组筛窦的炎症发病率最高,并且是其他鼻窦的病原点。临床证明,手术清除前组筛窦的病灶、恢复正常的鼻窦通气、引流,使一些过去认为不可逆转的上颌窦炎、额窦炎消散或恢复[1]。
术后随访:决定鼻窦内窥镜手术术后转归的时间约为10~14周,成功的手术是关键,术后术腔的处理也很重要,术后复查,如术腔出现黏膜水肿、囊泡、息肉样变、肉芽增生、术腔粘连等情况,及时给予处理,有时需反复清理。故这个时期是术后护理的关键时期。术后术腔上皮的再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有足够长的随访时间,防止病变复发。直至术腔基本覆盖正常的黏膜上皮,完成术腔的上皮化。
总之,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创伤小,出血少,患者痛苦小,病变组织清除彻底,治愈率高,临床效果好。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