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逍遥散加减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逍遥散加减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观察逍遥加减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他莫昔芬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逍遥散加减,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47%(P

【关键词】逍遥散;他莫昔芬;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较高,占乳腺外科门诊疾病首位[ 1 ]。因该病发病率高,且尚缺少特效的治疗方案,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因而已引起了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院采用逍遥散加减联合他莫昔芬对乳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94例,均参照中华中医外科乳腺专委会第8次会议制定的乳腺增生症诊断标准[2],结合患者触痛、肿痛、刺痛等症状和体征,并经钼靶X线片、彩色B超、乳腺纤维导管镜、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近红外线扫描等辅助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患者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4.21±4.15)岁;已婚73例,未婚21例;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02±0.22)年;单侧乳腺增生33例、双侧乳腺增生61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婚育状况、病情、病程、病灶部位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925),口服,10mg/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逍遥散加减方[3](基本方:柴胡15g、郁金15g、白芍15g、茯苓15g、浙贝母15g,王不留行15g、当归12g、白术12g、荔枝核12g、薄荷6g、生姜6g、炙甘草6g。加减法:胁痛甚者加延胡索10g,香附12g;肿块明显者加莪术10g、三棱10g;气虚者加人参10g、黄芪10g;血虚者当归、白芍用量加倍;阴虚者加女贞子10g、墨旱莲10g;阳虚者加仙灵脾12g、巴戟天12g),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100ml/次。两组用药周期均为2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4] 采用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三级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临床治愈:疼痛及肿块消失、无触痛、停药3个月后无复发、恶变、纤维瘤变。显效:疼痛或触痛感消失或明显减轻,肿块明显变软、肿块直径缩小1/2以上。有效:肿块不缩小变软或反而增大变硬,或疼痛缓解,但肿块不缩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47%,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疼痛及肿块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肿块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腺增生症属中医学中的“乳癖”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其基本病因为病因病机是肝气郁结、痰凝血瘀、冲任失调,其中,肝气郁结、痰凝血瘀为其标,冲任失调为其本。宜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调理冲任为主要治则[3]。

逍遥散原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甘草、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薄荷、生姜等药味组成,具有疏肝理气、养血健脾等功效,原为肝郁血虚脾弱证而设[4]。本研究中运用逍遥散加减方,以柴胡、郁金、薄荷疏肝理气解郁;以当归、白芍为臣药,用以养血活血、柔肝止痛、调理冲任;以白术、茯苓、甘草三药益气健脾,以浙贝母、荔枝核、王不留行祛痰软坚散结,以生姜温中和胃,以炙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祛痰化瘀、调理冲任之功。

本研究采用逍遥散加减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药他莫昔芬。此种治疗方案属中西药联合使用,发挥了中药复方逍遥散与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对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协同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魏忠林.乳癖散结胶囊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153例疗效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2011,41(12):22-23.

[2] 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1-108.

[3] 姚青峰,李红瑜,刘桂英.加味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64例[J].四川中医,2009,27(10):88-89.

[4] 邓中甲.方剂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