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语带“的”字关系结构的生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语带“的”字关系结构的生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两种带“的”字关系结构的生成过程为:关系中心语首先提升到位置,然后整个关系从句提升到位置。

关键词:“的”字 关系结构 生成过程 统一分析

1.引言

汉语中的关系结构可以分为有中心语的关系结构(本文称之为一般关系结构headed relative construction,如1a)和无中心语的关系结构(本文称之为自由关系结构headless or free relative construction)两大类,而无中心语的关系结构又可以分为两小类,即光杆“的”关系结构(’bare de’construction,如1b)和“什么…什么”结构(’wh……wh’construction,如1c)[1]。本文主要讨论两种带“的”字关系结构:一般关系结构和光杆“的”关系结构,如(1a,b)。

(1)a.我买的书

b.我煮的他喜欢。

c.我煮什么他吃什么。

迄今为止,针对关系结构的生成有两种分析法:嫁接分析法(Adjunction Analysis)和提升分析法(Raising Analysis)。本文采用后一种分析法。

2.生成

本节采用提升分析法对两种带“的”字关系结构的生成过程(derivation process)进行分析并试图得到一种统一的分析。

2.1一般关系结构的生成

现有采用提升法[2][3][4][5][6][7][8][9][10]分析的文献将一般关系结构中的“的”字分析为关系结构(relative construction)中心语D0而非关系分句(relative clause)的中心语C0,如Simpson(2001)[11]。但Simpson无法统一分析包含指示代词的两种关系结构的生成,即[关系从句+指示代词+名词]和[指示代词+关系从句+名词]两种语序。Simpson将第一种语序的生成分析为D0“的①”选择一个焦点投射[FocP],而指示代词语束②则处于[Spec FocP]位置,见(2a)。如果根据他的分析,在第二种语序的生成过程中D0“的”选择一个CP无需选择[FocP],同时在整个关系结构DP上嫁接另外一个DP,指示代词语束则位于这个更高的DP的Spec位置,见(2b)。

这种分析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将两种线性结构作统一的分析。那么像带“的”字关系结构,句法结构相似,语法功能相同,两者在相同语境中可以自由互换,这些语言现象是否表明了可以用同一种分析方法对上述两种带“的”字关系结构的生成进行统一的分析呢?

本文在Simpson的基础上,尝试将(2a)、(2b)作如下分析:

(3b)框中的部分和(3a)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关系中心语(relative head)的实现形式:(3a)中由((指示代词+名词]来实现而(3b)中则由名词来实现。从统一分析的角度看,(3)比(2)要进了一步。但(3b)存在两个问题:如何定性“书”和怎样解释嫁接指示代词语束的动因。显然(3)中的尝试虽然实现了统一的分析,但却无法解释该句法操作的动因,而无法确定关系中心语的性质,这种先天的缺陷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必须舍弃。

在(3)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了三种线性结构:[关系从句+指示代词+名词]、[指示代词+关系从句+名词]和[关系从句+名词],提出了(4)中的统一分析。

这种统一分析将((关系从句+指示代词+名词](4a)作为基础式,[指示代词+关系从句+名词](4b)是在生成(4a)的基础上再提升指示代词语束到[SpecDP]位置而生成的,而[关系从句+名词](4c)与(4a)的唯一不同在于关系中心语DP中的D0的实现形式:(4a)中由指示代词语束来实现而(4c)中由空语类③来实现。这种分析的优势在于明确地定义了关系中心语的DP性质,在三种结构中都由D0性质成分和名词“书”构成。如(4b)中的提升指示代词语束的操作的动因是强调,这样就得到了对句法操作动因的解释。

2.2光杆“的”关系结构的生成

本文注意到汉语中存在三种光杆“的”关系结构:[关系从句+的]、[关系从句+指示代词+的]和[指示代词+关系从句+的]。下面分别分析这三种结构的生成情况。

本文认为(5a)中的关系中心语DP由空语类pro独自承担,而(5b)和(5c)中的关系中心语DP则由指示代词和名词性空语类eNP实现。对比一般关系结构(4)和光杆“的”关系结构(5)的生成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相似对:(4a)对应(5b),(4b)对应(5c)。值得注意的是,(4c)并不对应(5a)。(4c)中的关系中心语DP由空语类tD和名词“书”构成,而(5a)中的关系中心语则由DP性质的空语类pro独自担当。

至此,我们统一了两类带“的”字的关系结构的生成过程。

3.结语

本文详细讨论了汉语带“的”字关系结构的生成,根据提升分析法统一分析了汉语中所有带“的”字关系结构的生成,即首先关系中心语DP提升到[SpecCP]位置,然后整个关系从句IP提升到[SpecDP]位置。而关系结构首的指示代词语束则是从关系中心语DP内部的D0位置提升得到的。

注释:

①本文论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功能性成分“的”看作汉语中一类特殊的D, 即纯粹功能性而无语义内容的一类D 成分.

②本文将[指示代词+数词+量词]或者[指示代词+量词]语束简称指示代词语束。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将此类语束简单地看作D 成分,而不考虑其内部的详细情况.

③本文将此类D 性质的空语类表示为t .

参考文献:

[1]Wen,B.-L.1996.“The Syntax of English and Chinese Free Relatives”.Ph.D Dissertation,GDUFS.

[2]Scatcher,P.1973.“Focus and Relativization”.Language 49,19-46.

[3]Vergnaud,J.-R.1974.“French Relative Clause”.Ph.D.Dissertation,MIT.

[4]Szabolcsi,A.1983.“The possessor that ran away from home”.The Linguistic Review 3.

[5]Szabolcsi,A.1987.“Functional Categories in the Noun Phrase”.In I.Kenesei(ed.)AppRoaches to Hungarian,vol.2.University of Budapest.

[6]Abney,S.P.1987.“The English Noun Phrase in its Sentential Aspect”.Ph.D.thesis,MIT,CambridgeMA.

[7]Kayne,R.1994.“The Antisymmetry of Syntax”.Cambridge:MIT Press.

[8]Bianchi,V.1999.“Consequences of Antisymmetry-Headed Relative Clauses”.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9]Bianchi,V.2000.“The Raising Analysis of Relative Clauses:a Reply to Borsley”.Linguistic Inquiry 31,123-140.

[10]Borsley,R.D.1997.“Relative Clause and the Theory of Phrase Structure”.Linguistic Inquiry 28:629-647.

[11]Simpson,A.2001.“Definiteness Agreement and the Chinese DP”.Ms.SOAS,University of London.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