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武汉市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文化产业园区是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分工为基础,不同等级企业并存,不同类型企业共生互补的一种生态化企业群体。文化园区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它不仅可以带动一批企业竞相发展,而且可以拉动园区周围的消费。本文对武汉市文化产业园展开分析。
关键词 武汉市 文化产业园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及其类型
文化园区指的是特定的地理区位,其特色是将一城市的文化与娱乐设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该地理区位内。文化园区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文化特区指的是在一个都市中具备完善组织、明确标示、供综合使用的地区,而文化设施高度集中在该地区内,创造出吸引力。在我国,与文化产业园区相关的概念有艺术园区、艺术产业园、创意产业园、文化产业园(区)。笔者认为,文化产业园区是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分工为基础,不同等级企业并存,不同类型企业共生互补的一种生态化企业群体。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业态有四种类型:一是政府首推动并实行统一管理的“搭台唱戏型”。此中形成政府规划推动与企业市场运作良性互动机制,此机制下开发形成的集聚区具有整体风格。二是企业自动聚集和自行孵化而后由政府保护的“池塘型”,也成为自上而下的自发形成型。“池塘型”的聚集区如同一个自然形成的生态群落,政府后来的介入,旨在调整“池塘”的生态平衡。其典型代表上海田子坊就是从陈逸飞等一批知名人士进驻,到吸引众多的设计机构,这个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几乎是一个完全自下而上的自发过程。三是根植于某一区域的特定文化的“大树型”。这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是由那些积累沉淀了百年文化与沧桑的区域,吸引容纳涵养而成。四是企业因为行业内龙头的入驻慕名蜂聚而来的“蜂聚型”。这种类型园区通常是一个园区内进驻了1-2家著名的大型文化企业,其他中小企业就会慕名而来快速跟进,形成交叉产业链,以及由最初产业延伸的行业网。
二、武汉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一)文化产业园区现状。
近年来,武汉市规划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了“以东湖开发区为核心,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以远城区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已建成文化产业园区23个,涵盖出版印务、创意设计、艺术交易、文化旅游、动漫网游、现代传媒的等多个行业,分布在武汉市5个中心城区、2个远城区、1个风景区、1个开发区。中心城区以创意设计、艺术交易、出版印务等现代服务业园区为主;远城区、风景区以文化旅游园区为主;开发区突出发展动漫网游、现代传媒等高科技创意园区。发展比较突出的有:以出版文化产业园、长江日报印务园等为代表的国有骨干企业园区;以光谷创意产业基地、东创创意园等为代表的池塘性园区;以花园道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园区;以北港创意园、汉阳造创意园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园区。
目前,武汉市各区文化产业园区经营状况良好: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实现经营收入约26亿元,实现利税约2亿元,出口创汇230万美元。在企业聚集方面,截至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吸引入驻企业298家,其中投资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45家。在人才聚集方面,排在前三位的园区分别是:汉阳造文化产业园区(吸纳就业1.52万人)、洪山开发区北港创意园区(吸纳就业4360人)、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吸纳就业2900人)。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园区定位不清,战略雷同。目前武汉市不少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文化含量低,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这样的园区没有明确的产业发展导向,在招商的过程中对企业缺乏限制筛选,存在“拉郎配”的现象,进入园区的企业匹配度不高,产业链的上游、下游等没有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失去了文化产业聚集发展的意义。
2、中小企业生存难,处境尴尬。伴随地产热的升温和文化产业园区的日趋成熟,近年来武汉市主要文化产业园区的租金价格上升,诸多中小型文化企业在园区一轮轮洗牌中遭到淘汰,这些还未孵化的中小企业面临尴尬的局面。
3、商业比例过高,喧宾夺主。从目前武汉运营的文化产业园区来看,已出现了商业配套比例过高,运营惨淡的现象,这一情况在一些定位为文化、时尚的文化产业园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看不到创意的痕迹,也不知道所谓的文化产业究竟在哪里。我们有些文化产业园区为商业化的动机所蛊惑,大张旗鼓地复制国外文化产业的先进经验,徒见商业,不见产业。
4、融资瓶颈亟需突破。目前,武汉市文化产业园区特别是中小园区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扶持政策,但是由于投资主体对新兴文化产业业态的观望态度明显,导致产业园区始终存在后续投入资金不足的情况。因此如何拓展投资渠道,有效争取风险投资就成为了产业园区需着重关注的问题。
三、加快发展武汉市文化产业园区的策略
(一)注重实施差异化战略,加强园区特色和品牌塑造。
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是文化内容。文化价值含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与文化内容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呈正比关系。这就要求武汉市各区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独特资源禀赋将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个性化、差异化,以避免重复及恶性竞争。同时,针对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引入相关的评估机制,在园区项目上马前、建设中、运营后均进行评估,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和经济损失。
(二)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建设层次分明的文化产业园区,助力中小型文化产业企业发展。
文化产业园区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型企业,为了能使这些企业真正在产业园区内被孵化,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政府和产业园区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笔者建议,政府可对园区建设业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对相关装备、设备进口免除关税,使得园区场所租金保持稳定;政府可建立“文化产业支援中心”之类的机构,为具有一定技术,但饱受资金困扰的中小文化产业企业提供长期、系统的扶持,改变过去一次性补贴的做法。
产业园区孵化器的建设可以层次化,例如分为一级孵化器——项目孵化器、二级孵化器——企业孵化器、三级孵化器——企业升级孵化、四级孵化器——跨国孵化。如此,分工明确的企业孵化器建设可协助中小型文化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生存发展的可能性。
(三)增强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完善产业链经营,转变盲目商业化的运营逻辑。
文化产业园区要以产业链方式来经营,而不是以追求商业化的方式来经营。
第一种产业链是内在产业链,或者称为纵向产业链,它的主要特点是多种产业共享一种内容资源,形成价值链延伸的产业链。如故事线索或创意,形成小说或者漫画,制作成影视节目或者改编成动画游戏,制作 DVD 销售,节目授权媒体播出,节目中的肖像和形象权授权使用其它产业使用,开发衍生产品等等。 所以,哈利波特的故事可以形成几百亿元的产值,这个故事可以做成所有产业的产品,包括现在要做的主题公园,影视动漫、图书、DVD,所有东西都可以派上用场。
第二种产业链是协同产业链或者称为横向产业链,如传媒产业园中各种传媒之间的协同效应,或者旅游产业园的娱乐公园、旅游、餐 饮、夜间演出、住宿、工艺品销售的协同规模效应。迪斯尼乐园就是一种文化产业园,再比如,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首个“文化产业示范街”的青岛路特色文化街区,集文化、休闲、消费于一体,也是产业链的典型例证。
第三种产业链整合的产业链或者称为配套的产业链,是产业要素的整合,如原材料提供、人才、资本、产业配套或者产业供应链的要素整合。以动漫为例,动漫属于影视产业,动漫产业的园区最好有出版(漫画)、影视和动画节目制作、影视动画技术企业、人才培训和经纪、广告公司、艺术授权公司、衍生产品开发、国际影视贸易等,不能仅仅是孤零零的几家没有多少收入的所谓原创动漫企业的集聚。
(四)投资主体多元化,破解融资难题。
武汉市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做了很多努力,笔者认为,要真正突破融资瓶颈除了政府给予直接和间接的投资外,调动各种非营利机构与组织、经济开发团体、各类地区性开发计划、发展基金、私营企业、社会团体、海外资金的投资积极性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我国文化建设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也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一定要坚持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严格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同质化竞争。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统筹规划,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明确发展定位,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