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会计角度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会计角度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商业银行及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与功能

存款银行习惯上称为商业银行,也有称存款银行、普通银行的,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以其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始终居于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取代的重要地位。

(二)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

1.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含义。银行经营风险存在于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始终,银行会计工作也是自始至终贯穿于银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令人不安的高经营风险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与会计有关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则是指对在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中各项资金和财务收支活动不合理而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内控风险:内控风险即银行内部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力而形成的风险;财务评价风险:商业银行以效益为核心的经营目标的确立,客观上要求其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有健全的以财务业绩考核为中心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计划风险:会计行为风险的影响渗透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计划全过程;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的重要内容,是指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会面临损失的风险。

2.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的重要性。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在现代银行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银行的防险管理首先是财务风险的管理。首先,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是稳健经营的要求。银行是高负债的企业,本身财务风险很高,决定了银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其次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是银行自身生存发展、开展集约化经营的要求。 再次,加强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是适应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需要。因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是要推行风险管理,提高银行运营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不仅银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也日益增加;同时,银行业的国际化促使我国银行要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环境。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来达到增加资产收益,降低资金成本和费用,控制风险,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目的,进而实现银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目标。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分析

1.内部稽核不力。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界对内控制度的建设空前关注,然而各银行却没有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内控制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之系统化、程序化。2.人员素质偏低。近年来,国有独资银行在快速商业化的变革中,为抢占市场份额,实行外延式急速扩张的策略,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

(二)外部原因分析

1.银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落后。1993年我国会计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银行会计也随着银行商业化的进程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但是迄今为止我国仍未真正建立起能够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经营管理型的银行会计管理体制,致使各商业银行在统一的法人主体下的财务管理体制严重分散。2.银行会计制度的建设迟缓。在银行进行商业化的变革中,我国银行会计制度的建设与银行业务的开拓与发展不配套。

三、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的建议

(一)培育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观念

怎样才能有效地规避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首先就需要培育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的观念,让这种观念在心中扎根,并适用于日常的工作中。

商业银行要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引导全行员工树立对风险管理的认同感,真正意识到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风险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的事情,风险管理人人有责,使风险意识突破传统的部门界限真正融入全行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之中,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岗位上存在的风险点,形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的第一道屏障。

(二)建立健全适宜的会计管理体制

1.应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在建立全行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行大集中管理型的三级核算新体制。所谓大集中的三级核算新体制,是指全行实行由总行、大区核算中心、基层、基层分行三级核算主体构成的三级核算制。

2.采用重要岗位人员轮换制。建立健全适宜的会计管理体制,要有效运用重要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并强制休假这一有效手段,防范案件风险。

3.会计主管人员委派制。从源头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在商业银行内部推行基层机构会计主管委派制。即由上级机构向基层营业网点派驻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懂政策、熟悉法规的会计主管,会计主管人员的工作业绩及奖罚由上级机构考核,薪酬由上级机构直接发放,不受基层网点控制,确保会计主管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三)构建财务风险规避的监督保障系统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规避,必须健全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才能构建财务风险规避的监督保障系统。

1.建立双人、双职、双责为基础的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一线会计核算全过程中应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作用的制度,建立双人、双职、双责为基础的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

2.加强会计监督,构建防范银行风险的监督保障系统。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个部分。

事前监督主要应包括对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制定与考核;事中监督主要应包括对银行的稳健经营的动态监控;事后监督是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以进一步防范银行风险。

3.以现有的稽核审计为基础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最后控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运行的状况如何、运行质量怎样,需要进行稽核和不断修正,内部稽查是内部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控制的关键。一是建立直接对总行一级法人负责,实行垂直领导和向下派驻的稽核体系;稽核费用与被稽核单位相分离;确保内部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实现内控系统的三权制衡。二是不断充实稽核人员,努力提高稽核人员素质。三是要实施严格的督查考评制度,确保内控制度的全面贯彻执行。

(四)完善风险披露和报告制度

具体内容如下:

1.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加强银行风险防范。可以考虑要求银行在现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再单独编制一张补充报表,以使更为集中,全面,直实地披露有关银行风险的信息。这对于我们正确评价银行经营成果,防范会计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有关“充分揭示”的责任制度。一方面按照会计核算的相关性、重要性原则,凡对本银行稳健经营有影响的因素和事项均以必须按制度要求由会计人员充分揭示;另一方面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对影响银行稳健经营主要因素或重要事项逐项落实相关责任人。

(五)提高银行人员的素质

提高银行人员的素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不断涌现,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银行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长进,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2.建立起责任明确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起责任明确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要做到严格考核,明确奖罚;

3.严把用人关:对干部和重要岗位的人员配备要考察其综合素质;

4.注重沟通:注重沟通是注重员工之间以及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沟通,达到工作上的和谐,提高员工的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