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中风 肩手综合征 针刺 刺络拔罐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多发于中风后3个月内。笔者对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30例进行了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并与单纯针刺治疗30例作对照,效果满意。

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参照江藤氏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均为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具有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患手疼痛肿胀,手指呈伸直位,屈曲受限,被动屈曲时疼痛剧烈等症状。又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血管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56岁,最大73岁,平均62岁;病程18~198天;脑梗塞24例,脑出血6例,有2次以上中风史11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76岁,平均65岁;病程11~202天;脑梗塞20例,脑出血10例,有2次以上中风史9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针刺取穴为肩GF36B、肩GF373、天宗、臂GC49E、曲池、手三里、外关、会宗、阳池,均取患侧;操作方法为患者侧卧,前胸抱枕位,患侧在上。先刺天宗,用提插捻转泻法1分钟,使针感向肩臂部放射,快速刺不留针。然后患者仰卧,刺肩GF36B、肩GF373、臂GC49E、曲池、手三里、外关,用提插捻转泻法。刺会宗、阳池予以补法。均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此外作刺络疗法,即在以上针刺结束拔针后,患者仍取侧卧位,患侧在上,肩前、肩GF373为一组穴,肩贞、肩GF36B为另一组穴。每日取其中一组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予以拔罐,使出血量为2ml左右,两组穴交替刺络拔罐,每日1次。

2.2 对照组:仅用针刺,取穴及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以上两组均以治疗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根据《中国康复杂志》第13卷第1期刊载的脑血管偏瘫合并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评定标准而制订。显效:浮肿、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手的小肌肉无萎缩;有效:浮肿基本消失,疼痛明显缓解,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手的小肌肉萎缩不明显;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肌肉萎缩逐渐加重。

3.2 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P

4 体会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有报道脑中风的病人该症发生率为12.5%~70%。目前临床多采用理疗、按摩、服用激素及局封等方法。局封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有效时间持续较短。激素和交感神经阻断剂的疗效尚不肯定,而且由于脑血管病人偏瘫后瘫痪一侧之肢体运动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增高,激素的副作用更应避免。近年来有报道中医治疗有较好疗效,方法主要为针刺患侧,观察针刺前后血液流态及管周状态,结果表明其作用为促进肩泵功能而达治疗目的[1]。中医认为肩手综合征的病机是由于气血瘀滞,导致关节痹阻,经脉不通而有疼痛,气不行则水行亦阻,故肩手部肿胀。血主濡之,血瘀而不行,失濡润之能,故肌卷筋缩。故笔者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本症。关节部位是经气运行迟缓的位置,也是邪气易于侵犯和气血易于瘀滞之处,所以选取了关节部位的穴位以起开通关节痹阻之效。施以针刺,一是取其疏通关节,二是疏通上肢经脉,加强经气通行于关节,特别是加用刺血拔罐,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更能达到通利关节,消肿止痛的目的。从而缩短病程,增强疗效。

5 参考资料

1 李金波.针刺治疗中风合并肩手综合征.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14.

收稿日期 200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