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沟通 水到渠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生与初中生在学习心理、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小学、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更有较大的差异。对于从小学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在学习模式、学习方法及习惯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不适,造成了学习兴趣的锐减和学习成绩的下滑。作为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有必要正视这一问题,分析过渡期学生的特点,做好顺利过渡的相关衔接工作。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差异;学习习惯;激发兴趣;自主能力;关爱
我们小学老师经常听到初中老师抱怨:小学生升初中的成绩很好,可是一上初中,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明显下滑。针对这种状况,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革教学,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衔接,以了解差异为前提
所谓衔接,指的是事物间的相互连接。而小学生升上初中以后成绩锐减,学习兴趣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脱节带来的问题。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要做好这两者之间的衔接,就一定要先了解小学生与初中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
异,只有把握住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1.学习心理上的差异
从学习心理上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特别是毕业班),来自各方面的期望值很高: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把小学毕业成绩看得很重;教师期望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认可,能为初中学校输送一批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学校对毕业班高度重视,上级教育部门甚至以毕业班升学成绩来衡量评价整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在这么高的期望下,小学毕业阶段的学习显得相对紧张,除了课堂上老师的严抓狠督,还有课外家长的配合。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理自然也紧张起来,不由自主地被老师、家长追着投入学习,学习成绩也相对有所提高。
而升上初中之后,就像紧绷的琴弦突然断了,学生从紧张的状态中突然松弛下来。初中的学习才刚开始,加上环境发生了变化,同学结构重新组合,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结识新同学,班主任的管理和督促也不像小学那样周到,因此,处于不同的环境与心理,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的行动,学生的学习相对而言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自然就下滑了。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差异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以拼音、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为主,阅读理解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而小学教学以“扶”为主,教师讲课的速度较慢,课堂容量少,知识点相对集中。对要掌握的知识总是反复讲、反复练,对作业精批细改。因此,一般的学生只要认真听课,按要求完成作业,都能取得好成绩。
而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除了需要大量记忆外,更侧重于分析与理解,思维的难度增大。由于课程的增加、课时紧、课堂容量大,教师讲课时速度不能放得太慢,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作业的精批细改有难度,只能靠学生的自觉性。而此时学生刚从小学升上初中,心态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好动贪玩的习性依然存在,还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成绩自然得不到提高。
除此之外,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深入去了解、探讨,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平稳地向初中语文教学过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衔接,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学习习惯”是学生习惯的一个方面,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好的学习方法或策略,通过不断地重复与练习,从而形成并发展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的倾向。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又会对学习语文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语文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中国青少年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运行,如果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很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
(1)每学习新课之前,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语言文字障碍:读音不准的,查字典注上音;不理解意思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清含义。
(2)读通全文,理清课文条理,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根据阅读提示,边读边思考问题,并自己尝试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2.课堂学习
(1)坐姿端正,专心听讲。
(2)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回答问题要清晰、有条理、完整。
(3)认真做好笔记,不懂的地方大胆质疑,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
3.课后温习
(1)温故而知新,每天在课外抽取一定的时间,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翻新一遍,加深记忆。
(2)认真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尽量不出现错别字。
(3)坚持用笔记本摘录好词好句;坚持写周记,勤练笔,提高作文水平。
(4)多看有益的课外书,拓宽知识面。
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小学生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则会为中学语文学习打下基础,从而实现平稳地向初中语文学习过渡的目的。
三、衔接,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学习的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去年,我听一位初一的老师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自我介绍”,感觉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单一:学生自我介绍―同学评价―老师总结。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后来,我也在小学高年级开展了“自我介绍”的口语交际课。我先尝试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一位擅长唱歌的同学先上台高歌一曲。果然,她如黄莺出谷般的歌声,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在此基础上,我请她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向同学介绍自己。学生的参与兴趣被激活了,大家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我设计的“才艺大比拼”的活动中,并有声有色地将自己最擅长的一面拿到台上展示,向同学介绍自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