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统计学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实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某大学在校学生月消费支出的一系列分析,阐述了统计学教学应该结合实例,把各统计分析方法和实际案例灵活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综合、系统地运用,是统计教学与学习中需要把握的重点环节。
关键词:统计学方法 调查实践 SPSS软件
1.采用的一个调查实践
调查对象和内容:某大学在校学生的消费情况:月支出是多少?月支出分别用于:吃饭、购买日常用品、购买学习用品、手机费、上网费、购置衣物及其他各是多少?(分性别;分年级)
抽样调查方法: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
调查目的:了解某大学在校本科学生的消费情况,通过月支出的分配了解其消费结构,并通过分性别和分年级的比较发现是否存在消费差异。
2.把统计学系列方法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分析
通过调查得到第一手数据,进行整理后运用SPSS软件逐步做如下分析:
2.1对大学生月消费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大学生月消费进行描述性分析,见下表1。
从表1来看,××大学学生月消费平均值为673,67,其中饭费最多,占52.82%;月支出的标准差为199.59,月消费情况的离散趋势比较大,表示大学生的月消费不均匀,其中饭费、日常用品和购衣物的方差偏大,是消费产生差异的主要项目;从最小值和最大值也能看出此情况。
2.2对男生和女生月消费情况的均值估计和假设检验
对男生和女生月消费均值进行假设检验,首先提出假设:
原假设H0:?滋1=?滋2;备择假设H1:?滋1≠?滋2
由于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但是总体方差未知,采用t检验法,得表2:
从上表2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月总支出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为(-56.742,88.076),P值为0.669,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月总支出在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体消费项目的P值均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即在具体项目上男生和女生的月支出存在显著性差异。
2.3对不同年级大学生月消费情况的方差分析和均值差估计
对不同年级月消费均值进行假设检验,首先提出假设:
原假设H0:?滋1=?滋2=?滋3=?滋4;备择假设H1:?滋1、?滋2、?滋3、?滋4不完全相等
由于是对四个总体的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故采用F检验法,得下表3:
从上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月消费只有学习用品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不同年级在学习用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项目均无显著差异。
2.4对大学生月消费情况的回归分析
进一步对大学生月消费情况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下表:
表5中调整的判定系数0.995,接近1,因此认为拟合优度较高,被解释变量可以被模型解释的部分较多,不能被解释的部分较少。Durbin-Watson检验值为2.24,接近2,表示残差与自变量互为独立。
表6中的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269.630,对应的概率P值为0,因此拟合的模型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从表7来看,常数项的P值为0.009,有统计学意义,各自变量的P值均为0,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建立如下线性方程:
Y=-16.768+1.074X1+0.964X2+1.106X3
+0.952X4+1.180X5+1.011X6
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残差分析,得学生化残差介于-2和+2之间,故可以接受模型的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通过此模型可进一步对某大学在校学生月消费进行预测分析。
3.总结
通过对以上在校大学生月消费的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入的一系列分析,使统计学中最重要的描述性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几种分析方法灵活地得到运用。
研究某一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往往运用到统计学的各种方法,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反映了问题的特征和规律。所以在统计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实例,在熟练掌握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把它们和实际灵活地相结合,达到综合运用,是我们教学需要把握的重点环节,也是学以致用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宇传华.SPSS与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
[2]徐建邦,李培军.统计学[M].第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7
作者简介:
李梅芳(1969.11-),女,山东冠县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统计学教学改革。
张盼红(1989.7-),女,山东省利津县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市场营销专业09级本科在校生。
李梅芳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