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05-02

在医药卫生飞速发展的新世纪,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并无多大变化,心血管病仍高居首位,而心血管病变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动脉粥样粥样硬化,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硬化逐年加重,最后导致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甚至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灾难性心血管事件,缩短了寿命。所以,对这类患者进行合理的抗动脉硬化治疗非常重要。他汀类是现有单个最强有力的调脂药,更重要的是具有稳定斑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等多相效应。我院于2010年1月始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防治心血管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体会如下:

一.防治方法要得当:

1.要正确掌握用药指证,防止他汀滥用倾向及治疗力度不够现象:

调血脂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即饮食疗法、适量运动和戒烟、限制饮酒,在这些非药物干预未能满意达标时,才考虑用药。所以对心血管疾病的中、高危人群化验血脂,根据LDL-C、HDL-D、TG水平及致动脉硬化指数(LDL-C/HDL-C比值),评估血脂谱,根据其致动脉硬化指数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进行分度,对具有他汀类有适应症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对致动脉硬化指数在

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上,对病人予以强化逆转治疗,转变了以往他汀类该用而未用,或象征性少量短期应用而治疗力度远远不够的现象,力争使LDL-C水平达目标水平,即

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及时使用他汀

ACS病人发病24小时以后,因神经、内分泌、饮食等因素,常导致“应激性低血脂”,此时化验血脂常会低估病人的血脂紊乱,约3个星期后病人血脂恢复到其真实水平时再给予调脂治疗,将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尽早验血脂,住院期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他汀类药物治疗有适应症者,尽早给予他汀,病情缓解后继续予以他汀类联合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改善预后。出院后给予长期后续治疗和康复治疗,定期监测血脂、肝肾功能及血清肌酸激酶(CPK),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避免对餐后血脂紊乱患者单独使用他汀

临床上,经常见到ACS病人在高脂肪餐后发病,而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并不能影响餐后血脂高峰,所以对有些病人,除监测空腹血脂外,还应当监测餐后血脂,避免对餐后血脂紊乱患者单独使用他汀。评估血脂谱时,除注意LDL-C和HDL-C外,也应重视TG水平,这三项构成的血脂三角是血脂紊乱和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基础。监测中,如发现餐后血脂明显异常,对这些病人予以极低脂饮食加他汀类药物,或以贝特类药物治疗为主。避免了对餐后血脂紊乱病人单独使用他汀造成高投入、大风险、小获益的悲剧。

4.严格把握用药剂量,摆脱不良反应的困扰

在他汀用药剂量上,从小剂量开始,大多数病人疗效很满意,对少数使用常规剂量血脂控制不理想的患者,首先寻找非药物干预措施是否不够、病人依从性差等原因后,最后再考虑增加他汀剂量。一般都从小剂量开始,洛伐他汀20-40mg,或辛伐他汀5-20mg,每晚一次顿服;对高龄老人(≥75岁),剂量减半。避免盲目加大药物剂量,摆脱不良反应的困扰。

二.结论:

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以下优点:1.调血脂能力强最强,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2.抗动脉硬化能力强,直接作用于血管内膜,正能通过减少脂质池,抗炎症,使斑块趋于稳定,改善内皮功能,减少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和死亡率。3.使用方便,只在每晚睡前顿服即可。他汀治疗对冠心病一、二级预防提供了保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好康复治疗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降低了临床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获得了卓越的成效,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