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教学《莫高窟》想到课程资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教学《莫高窟》想到课程资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同时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广阔的空间,让丰厚的语文课程资源服务教学,促进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课堂;课程资源;提升语文素养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也就是说凡是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叫做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莫高窟》一文时,我努力向这一点靠近,广开学习资源,使师生的才情和智慧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同时也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

一、立足课堂,充分开发教学资源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场所。立足课堂,充分开发利用好文本资源,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从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潜心钻研,准确把握教材是基础

我们讲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因为语文教科书是根据“课标”的精神来编写的,是对“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作为一名教师,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和所蕴涵的丰富思想内涵,灵活处理教材,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才能对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莫高窟》一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关键词:如“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惟妙惟肖”、“丰富多彩”、“引人注目”,再如“明珠”、“艺术宝库”等等;紧紧扣住关键句:“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这些词句,从而感受到“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2.精心选择,有效服务教学是目的

语文来源于生活,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活教材。面对浩如烟海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根据需要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加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课堂内给学生最有用的东西,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填补空白,提高感悟能力是升华

新教材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很多教材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形成了新教材的“空白点”。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空白点”,适当补充有价值的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感染能力。 实践证明:如果资料性课程资源使用得当,就能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教育的无痕化。课前,我布置孩子们搜集大量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课上,当学生认识、了解了四尊文本中介绍的彩塑以后,让他们交流资料并展示资料,从而感悟到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和“惟妙惟肖”。借助引进的文字、音像资料,创设逼真的课堂情境,引导孩子走进文本,在师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

二、服务课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1.引进CAI,使文本变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计算机和网络成为现代技术的象征。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技术化,而资源的数字化,则使网络资源成为新的课程资源趋势。这节课,我引用数字化资源使文本更加直观化,形象化,使教学更加科学化。

教学中,我引进CAI,利用四尊栩栩如生的彩塑图(菩萨、天王、力士和卧佛),将语文学习与生活一下子拉近,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想象、感悟,体悟到了彩塑人物形象的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及神态安详,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对彩塑的惟妙惟肖、精妙绝伦有更深的了解。

2.广开人力资源,实现对话

人力资源是指可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和使学生感兴趣的人。教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规范、人格修养、情感导向、认知风格对学习者的人格健全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教学最大的浪费就是把学生的经验排除在外。这就是说学生的经验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加以开发和利用。在教学彩塑这一环节中,当学生观察了彩塑图片以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都有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学生适时产生的不同体验便为其他同学提供了一份活的资料源头。

三、驾驭课堂,整合生成性资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生成性的,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知识,“生成”能力。它启示我们,在努力开发教育内外部资源的同时,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有用信息,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使之“生成”为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则会有“无法预约的精彩”,课堂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原本我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采取让学生在“问中读”的策略,以课题为切入点探究“书”的奥秘。可是,在自由质疑、共同探究的环节中生成了一个超学段的知识点――引号的运用。老师应该及时捕捉孩子们中间的热点问题,满足孩子们探索的需要,提升生成的质量,让教师与孩子共同体验成为课程主动建构者的快乐。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只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课程开发意识,提高课程开发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做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人,让丰厚的语文课程资源有力地服务教学、促进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就一定能开辟语文教学的一片崭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