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IT治理 护航“智慧浦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IT治理 护航“智慧浦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和兄弟区县和地区相比,上海浦东新区作为全国改革

开放的窗口,信息化起步较早,已经形成基础扎实、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格局。信息系统的大型化、复杂化、多样化、集成化,使得信息系统的管理、安全等问题愈发突出。如何把信息化项目建设的风险降到最低,有效提升IT 投资价值,是浦东新区信息化管理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

自2007年始,浦东新区主动承担了原信产部《基于生命周期的信息系统监审与控制的研究》课题,并依托政府投资项目开展了国家IT治理的试点,主要采用政府购买第四方服务的方式,由信息化主管部门主持,信息化协会IT治理人员具体操作,整体协调监督参与项目建设三方的工作。

经过几年的试点,建立了一套颇有浦东特色的IT治理模式,使得项目建设成效在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民生工程等领域日益显现,涌现出了电子政务网络升级改造、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智能交通等一系列优秀项目,为建设智慧浦东奠定了基础。

特色一:全方位支撑,全流程治理

首先,浦东的IT治理注重顶层设计,使IT治理与信息化战略方向挂钩。2007-2011年,在浦东新区相继颁布的《浦东新区推进电子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智慧浦东建设纲要(iPudong2015)――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推进智慧浦东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等文件以及《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中,都将IT治理纳入其中,并将部门是否有信息化规划以及是否符合智慧浦东规划,纳入财力投资信息化项目立项考核指标,从源头上确保信息化项目建设与规划计划目标保持一致。

其次,制定了一套符合浦东实际、操作性强的IT治理评价指标,并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文档提供了标准化模板,包括:《浦东新区IT治理框架》、《浦东新区IT全生命周期治理评分标准》、《浦东新区信息化项目IT治理操作流程》、《浦东新区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浦东新区信息化项目总结报告(标准模板)》等。

第三,完善了一套项目管理规章制度。自2008年起,浦东新区以政府投资或资助信息化项目为切入点,依据IT治理实时反馈信息,有重点地修订项目管理规范,如修订《浦东新区项目管理手册》(第四版),进一步规范、细化了项目管理操作流程及各阶段的责任机制;修订《浦东新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定》,增加并明确了运维基础信息核对机制和审核标准;编制《浦东新区信息化项目定点协议采购管理规定》,建立了信息化定点协议采购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等,逐步创建了一套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项目管理规范体系,使项目管理更具科学性。

第四,建立了一套可操作的项目管理、治理流程和细则。新区IT治理针对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治理,流程细化到包括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验收与后续工作各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实施效果都有量化、可考核的指标设定和跟踪考核的机制。同时,通过现场和非现场的访谈、观察、测试、调阅文档、调查,查看独立第三方的相关测评报告,验证提交资料的真实性等措施及细化、规范化要求,对信息化项目的成功度、应用效果、管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治理,大大降低了政府信息化“花瓶”工程的概率。

第五,构建“协同性”的第四方工作模式。新区IT治理定位为第四方,协调解决项目管理方、建设方、开发方以及第三方机构的共性问题,如进一步梳理、整合了代甲方、信息化项目监理、诚信评估、信息安全测评、软件测评、财务审计等第三方机构的工作流程和服务内容,将第三方服务与项目管理目标进行匹配,使得第三方的服务更贴近政府监管要求,提高了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项目建设质量。

特色二:创建管理团队,健全管理体制

创新的规范标准、管理措施必须借助一支优秀队伍才能落实。这是浦东新区在实践中的深深感悟。

这几年,浦东新区信息化领导小组和电子政府建设联席会议,在行政审批平台、人口库和企业库完善,公共数据中心等跨部门、跨条线公共平台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改委、规土局、建交委、环保局等重要部门也拥有自己的信息中心。但由于IT治理工作具有覆盖面广、综合要求高、专业性强等特点,目前国内尚缺乏相关专业机构及人才。因此,浦东新区在核心团队建设上不断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得以形成以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进中心及浦东新区信息化协会为核心,以各委办局、开发区信息化专职人员为骨干,以IT治理专家、信息化专家、管理专家、行业专家为外脑支撑的复合型IT治理队伍,从管理、行业、信息化技术、风险控制、安全、运营等多方面给项目及相关单位提供专业服务,形成了多方参与、多维度共同推进IT治理的新格局。这种格局既能稳定、统一标准地执行IT治理,又能满足不同项目、不同领域个性化要求。同时,IT治理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规土局、卫生局等多个政府部门新成立了信息中心(目前全区已有19个部门成立了信息中心);明确了经信委、各委办局信息中心的职责;提高了全区信息化专业人员项目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日益健全。

特色三:成果众多,成效显著

浦东新区IT治理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社会领域到政府领域、从点到面全方位的综合治理过程。截至目前,共计完成近70个项目的IT治理工作,建设单位涉及12个政府部门、50多家企业、40多家技术开发商及5类第三方服务(IT监理、财务审计、安全测评、信用评估、软件测评),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智慧浦东”有序启动,IT治理同步介入。

在严格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和IT治理要求下,信息化规划科学度和覆盖度明显增加。浦东新区各委办局、开发区、街镇更加注重信息化工作和信息化规划。在本领域业务规划、智慧浦东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指导下,建交委、环保局、卫生局、教育局、科委、检察院等多个政府部门均编制了本部门信息化发展中长期规划;近30个委办局、开发区、街镇编制了“智慧浦东”相关领域三年行动计划,智慧浦东建设全面展开。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塘桥街道、南码头路街道、金桥镇、周浦镇、陆家嘴金融城和浦东软件园成为“智慧社区”、“智慧园区”首批试点,IT治理已同步介入。

其次,信息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项目成功率明显提升。

浦东新区以具体项目为抓手,从政府投资或资助信息化项目中嵌入IT治理后评估开始探索,逐步将IT治理过程覆盖到项目全生命周期。

通过IT治理,使项目需求在立项前期基本梳理清晰,使项目建设单位的业务需求最大程度转化为项目开发功能,有效减少了后期的项目变更或返工;促使技术开发公司按照规范的项目开发流程和文档标准进行开发建设,加强了项目建设的合规性。

通过IT治理,项目建设单位更加注重集约化建设和流程管理,促进和规范了其对项目的应用和管理;不仅加强了对项目过程的管理意识,还促进其对后期运维工作的规范和重视,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项目的使用周期,提高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IT治理从管理层面上大大降低了项目实施风险,从而保障了项目的应用实施,提高了项目建设的成功率。

案例1:“浦东新区医疗卫生信息共享联动工程一期”项目。

鉴于项目大、信息化底子薄、协调复杂度高等原因考虑,该项目实施风险较大。IT治理小组从监理机制的引进、项目规范文档建立、实施推进机制建立、运维机制保障等关键环节开展辅导及管理,对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最终通过验收起到重要作用。

案例2:浦东“公交企业精细管理信息系统”项目。

该项目引入IT治理后,管理流程得以加强规范,使系统建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浦东公交1年可节油近万吨,大量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落实节能减排要求,同时为企业节省成本;以公交隧道六线为例,系统上线后节省运营车4辆,1年可节省各项费用约450万元。

案例3: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研发外包业务管理系统”项目。

建设过程中,从整个公司层面考虑信息化与公司主营业务的契合度,重新梳理业务流程,提升了公司的项目管理水平。该项目实施后,减少了对仓库场地和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运营成本,加快了资金周转,优化了库存品种结构,使公司仓库和流动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据估算每年可为公司带来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其三,治理理念深入各方,复合人才脱颖而出。

2008年至今,浦东新区针对各委办局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企业高管,组织开展了数十次IT治理研讨和宣讲活动。通过宣传培训,IT治理理念深入各方,确保了对规范标准的统一认识和有效推行。同时,通过组织并举办相关国际认证培训和资格考试,如国际IT治理认证(COBIT)、项目管理(PMP)和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培训等,培育了一批推动浦东信息化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近50人已获得国际IT治理认证(COBIT)资格证书。培训和不断的实践,不仅使新区信息化专业人员了解了IT治理的理念和操作模式,还掌握了专业技能,为立足浦东、服务上海乃至长三角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此,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进中心被授予“Future-S中国管理最佳学习型组织奖”和“2011年度Future-S中国IT治理和管理践行组织奖” 。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进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信息化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