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贫血的特点及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老年人红细胞计数低于3.5×1012/L,血红蛋白低于105g/L,就可视为老年贫血。老年人贫血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可达17%~26%。老年贫血具有不同于儿童及青壮年贫血的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以提高对老年贫血的认识。
1.增龄使贫血增加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贫血的发病率随之上升,这是因为随着增龄,老年人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所替代而减少。首先,随着增龄,老年人素分泌不足,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其次,老年人胃壁细胞萎缩,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同时由于牙齿松动,咀嚼较差,使得进食减少,容易造成铁及维生素B12的摄入不足,好发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另外,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趋向衰退,自身免疫活性细胞对机体正常组织失去自我识别能力,故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率亦偏高。
2.继发性贫血多见 老年人慢性疾病多,其中有许多疾病可造成铁和维生素B12或叶酸的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因而不少老年贫血属于继发性贫血。最常见的继发性贫血是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病、溃疡性肠炎、慢性支气管炎、泌尿系感染、肺结核、痔疮、肛裂、消化道癌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关联,这些疾病的防治过程常与贫血为伍,需要提高警惕。
3.临床表现复杂 老年贫血的临床特点:一是发病缓慢,较为隐匿,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二是除贫血外、乏力、心慌、气短和下肢浮肿等一般贫血症状之外,神经症状往往较为突出,如头晕、激动、淡漠、健忘、失眠、平衡失调、感觉异常、反应迟钝甚至精神错乱,易被误诊为精神系统疾病。还伴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舌炎、口炎、味觉异常等消化系统症状,易被单纯视为消化系统疾病。所以,当老年患者出现上述改变时,应及时检查血象,以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4.饮食调理来预防 资料显示,人到老年应特别注意通过膳食补足造血原料,如铁、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等,可使贫血发病率显著降低。首先,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桂圆肉、大枣和花生。其次,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叶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草莓、猕猴桃、酸枣等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利于铁的吸收与利用。再次,动物肝脏和瘦肉中所含维生素B12较多,是红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蛋白质在牛奶、鱼类、蛋类、黄豆及豆制品中含量最高,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老年人要酌情食用,以增加机体的造血机能,预防贫血的发生。
5.综合防治老年贫血 首要原则是去除缺铁原因,重点是积极治疗上述各种引起继发性贫血的慢性疾病,这类贫血往往可随着原发病情的缓解而有所改善。其次是根据贫血类型,缺什么补什么。补铁宜用小剂量硫酸亚铁,于饭后服。消化功能差时应加用食母生和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在血红蛋白上升至正常后,不要马上停药,应继续用药3~4个月,以补充贮存铁;而使血清铁蛋白达100μg/L以上,可降低缺铁性贫血再发几率。巨幼红细胞贫血者应及时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B12剂量为每次100μg,每周2~3次肌注;叶酸剂量为每次5mg,每日口服3次,直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