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型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型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小企业生产总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小企业信贷业务越来越受到各家银行青睐。但由于多种原因,大型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不如预期。本文分析了大型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设立专门分支机构实行专业化经营、制定标准化业务流程以提高效率、创新小企业信贷业务产品、构建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有效考核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大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小企业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1-0118-03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型企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不断增加,“金融脱媒”现象日益突出,对银行贡献度逐步下降,使银行对公业务盈利空间逐渐收窄。为应对这种局面,各家银行不断加快信贷业务结构调整和战略业务转型,寻找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小企业,近年来不仅企业数量增长迅猛,而且生产总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自然成为银行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家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状况不如预期,不论是规模总量或是利息收入,对整个公司类业务的支撑作用均不明显。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型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进一步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建议。

一、影响大型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经营观念和经营方法落后,不适应直至阻碍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

由于过去经济体制和历史原因,大型商业银行作为国家专业性银行,其信贷业务主要是针对大中型国有企业,政策性大于商业性,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简单。后来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营利性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但贷款对象仍然主要针对大中型企业,信贷业务具有客户少、金额大等特点。所以,商业银行在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是认识上的短视行为,认为小企业客户规模小、所有制成分复杂、经营稳定性差,且贷款数额小,客户分散,单户贡献度不高等,对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只是停留于“下发几个文件、试验性的突破几笔”的“喊口号、试验田”阶段,没有真正当作一项战略性业务真抓实干;另一方面是经营方式、方法亟须创新。由于小企业业务的特殊性,银行原来经营大中型客户的方法一般不能直接套用在小企业身上,经营、管理小企业客户的经验普遍不足,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小企业财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尤其是指标“矮化”现象影响银行信贷投放

按照当前银行信贷业务政策,银行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前,必须依据客户提供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等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并把评级结果作为是否投放贷款以及如何投放的重要依据。但由于财务管理不规范、避税等原因,小企业的财务信息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蓄意“矮化”问题,据此进行的信用评级一般低于实际情况,限制了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空间。虽然有的商业银行已针对这种情况,增加了“结算业务量”、“开立基本账户”以及主要股东“个人财产”等主观评分指标,但对于新客户以及害怕“露富”客户,评级结果往往还是不理想,导致很多优质客户因达不到信贷门槛而被阻止门外,影响了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

(三)小企业因资金实力、社会地位等原因,提供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比较困难

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与一般公司类信贷业务相比,在授信申报、审批、发放等流程上都进行了适当简化,可相反小企业却普遍具有财务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人员素质较低等特点,加之信用环境建设、法制建设滞后,所以贷款风险更大,第二还款来源的保障性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但由于资产少、规模小等原因,小企业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第二还款来源的能力相对较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符合银行抵押要求的企业自有财产较少。据调查,小企业提供的抵押物一般多集中于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但由于企业体制、财力不足、历史遗留以及政府管理机制等原因,很多小企业使用的厂房、土地等,产权手续不全,有的甚至存在法律纠纷、产权不明晰等瑕疵,不符合银行对抵质押物的审查要求。二是小企业能够提供的既愿意提供担保又符合银行要求的第三方担保单位较少。由于大中型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在资金实力、经营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不平等,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一般大企业不愿给小企业提供担保,而愿意提供担保的小企业有时又难以通过银行审查,导致落实第三方担保比较困难。三是有些专业担保公司的实际代偿能力不足,影响担保有效性。由于寻找合格的担保单位相对困难,很多小企业信贷业务由专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但据了解,由于国家监管不到位以及缺乏行业自律,目前担保公司存在运作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超能力担保,现金等短期偿债资产管理不符合规定,注册资本不真实以及没有足额提取保证金、风险准备金和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问题,影响实际担保能力,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对接受这种担保方式积极性不高。

(四)产品流程设计没有真正体现出小企业信贷业务便捷、快速等特点

小企业信贷业务主要是在落实第二还款来源的基础上,于较短时间内满足客户快速、小额的融资需要,所以具有“短、频、快”等特点。但目前各大型商业银行的小企业信贷产品设计,没有充分体现出小企业信贷业务便捷、快速的业务特点,影响小企业信贷业务开展。如商业银行某支行,2007年度办理5笔小企业信贷业务,从经营部门上报项目材料到审核批准后贷款支用,平均46.5天(见下表)。如果再加上贷前调查时间,一笔业务可能需要2-3个月。

据调查,影响小企业信贷业务办理速度的主要原因:一是贷前调查阶段,在落实合法有效的第二还款来源基础上,银行客户经理既要调查分析经营状况等企业第一还款来源情况,还要了解企业主要所有人的个人信誉、个人财产等情况,工作量比一般公司类客户基本没有减少。二是申报阶段,需要准备纸质调查材料、申报材料以及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录入大量信息,同一般大中型客户基本没有区别。三是审批阶段,由于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特殊性,经营人员和审批人员对不同小企业客户风险掌控的侧重点不同,贷前调查资料一般要经过多次反复补充搜集,拉长了审批过程。

(五)贷后管理没有充分体现小企业特点

目前,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贷后检查频率、内容以及检查结果上报方式等贷后管理工作,均与一般公司类贷款要求一样,没有充分考虑小企业信贷业务户数多、金额小等特点,加大了贷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再加上原有业务考核机制的局限性,导致信贷人员热衷于追求大客户、大金额。从长远来看,随着客户的增多,这样的贷后管理无法满足业务需要,也不利于贷款风险防范,所以研究制定专门的适合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的贷后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六)缺乏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业务经营队伍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经营队伍是保障小企业信贷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但大型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队伍还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一是人员相对较少。如某银行二级分行,公司业务部门全部人员19名,其中经营小企业业务人员3名,主管由公司业务部副经理兼任,经办人员2名,小企业业务经营人员占全部人员的15.8%。二是人员不专职。由于大型商业银行小企业业务开展时间短,目前规模不大,经营人员往往还兼管一定数量的大中型客户,影响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开展。三是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特殊性,原来经营大中型客户的经验一般不能直接套用在小企业身上,经营、管理小企业客户的经验普遍不足,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大型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建议

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小企业信贷业务市场竞争,大型商业银行应在对自身优势和劣势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趋势,立足长远,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建立自身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一)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整体战略意识,并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以促进小企业业务发展

目前,各大型商业银行已认识到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有些银行已将其列为战略性业务之一,但部分基层机构认识上还不到位。因此,要做好小企业业务,首先必须上下统一认识,真正把小企业信贷业务当作战略性业务来抓,及时选择有潜力的优秀小企业提前进入,一方面享受企业快速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扶持企业成长过程中与其建立密切的银企关系,使之成为自己稳定的优质客户。其次,各行在目前市场开拓阶段,针对小企业信贷业务单户金额小、客户分散、工作量大等特点,建议把小企业信贷业务市场占比、客户数量及利润贡献等作为单独考核指标,纳入对下属分支机构的考核体系,并配套制定权重较大的激励政策,核定专门的发展费用,配置专项贷款规模,从管理机制上调动各行积极性,促进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

(二)设立专门分支机构实行专业化经营,同时建立适当的培训和激励机制,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设计和建立高效运作的组织结构,是保证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在公司业务部门内部设立小企业业务经营机构的组织架构,在小企业业务开始阶段确实有利于业务开拓,但随着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可能会造成小企业信贷业务与一般公司类信贷业务之间的资源竞争。况且小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以及风险特点等有别于一般公司类业务,所以建议设立专业性的分支机构,以更有利于进行针对性业务研究和提高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建议各商业银行通过内外部竞聘择优选用优秀人才充实小企业信贷业务经营队伍,并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培训。建立针对业务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水平,促进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研究制定适合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的标准化业务流程,进一步提高贷款发放速度和贷后管理工作效率

结合小企业融资“短、频、快”的特点,研究建立快速便捷的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如由银行经营、风险和审批等部门联合研究制定选项式的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和贷后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提高贷款办理速度和贷后管理效率等。同时,在目前业务拓展阶段,应针对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特点,统一风险偏好认识,重点考虑把握第二还款来源因素,以提高贷前调查速度。

(四)紧密结合客户需求和业务特点,研究创新小企业信贷业务产品

针对当前大型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准入门槛高、发放周期长等问题,结合小企业客户抗风险能力弱、又难以提供符合要求抵押担保的现状,可研究开发新的信贷业务产品,以促进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如:可将商业银行现有的“循环额度贷款”、“供应链融资”和“应收账款管理”等业务流程融合起来,推出“循环流资小额贷款”。具体流程包括:第一,审批环节,引入“循环额度”授信,对符合信用等级要求的客户授予一定数额的“循环额度贷款”额度,客户在与银行签订《循环额度贷款合同》后,在有效期内可以根据生产经营需求,随时支用、随时还款,机动灵活,大大缩短审批周期。第二,发放环节,按照“供应链融资”的有关要求,在企业向银行提出单笔贷款需求时,提供贷款具体用途的证明材料,比如:产品购销合同、劳务服务合同等,并经银行小企业业务负责人审批确保贷款发放后未被挪用。第三,贷后管理,企业实现的相应销售收入应汇入银行还贷资金专户,用以归还“循环额度贷款”,如形成短期应收账款,应委托银行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收回一笔归还一笔贷款。

(五)构建风险控制体系,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在大力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积极防范相关风险。一是要把好客户准入关,选择经营前途好、信誉好的客户。二是要认真落实好第二还款来源。在第二还款来源这一事关该业务风险防范和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应重点关注抵押物估值、抵质押手续、担保单位选择等方面问题。如针对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不足问题,可由上级分行综合考虑注册资本、资产流动性、担保总额以及以往经营业绩等因素,统一进行资格审核,各基层行在上级行确认范围内具体选择合作对象。三是重视贷后管理,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抵质押物价值变化等信息,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余江,肖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次序研究[J].投资研究,2008,(8):35-38.

[2]王增.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及完善对策[J].黑龙江金融,2007,(9):23-26.

[3]钱同.银行小企业业务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R].决策参考,2007,(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