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的一些见解及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的一些见解及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习数学中,“数”与“形”是密不可分的。“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数”和“形”两大部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或者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我们认为,数形结合,主要指的是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同样,研究一次函数y=kx+b(k≠0)的函数图象及性质。也必须从“数”与“形”两个方面去探索。利用列表、描点、连线三步骤画一次函数图象时,观察分析函数图象,易于发现函数的某些性质。同时,反之也可求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有利于对函数关系式的更深层次的理性理解。

已知两点如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画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如y=2x+3。列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并连线。此时判定(1,5)是否在该函数图象上,(2,8)呢?学生可归纳如何判定点在函数图象上,即将点坐标分别代入函数关系式,若左右两边相等,则在。若左右两边不等,则不在。反之,用待定系数法设函数关系式为y=kx+b,有两个未知数,k和b,则需要已知两点,可求出函数关系式。这里的待定系数法是将某个解析式的一些常数看作未知数,利用已知条件确定这些未知数,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例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kx+b(k≠0)的形式,要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关键就是确定k,b的值,如果已知式中变量x的两个取值和相应的多项式的值,就可以得到两个关于k,b方程.从而求出k,b的值,达到确定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目的。可总结求一次函数关系式的步骤:1、设出函数关系式为y=kx+b。2、将两点坐标代入函数关系式,得出两个关于k和b的两个方程。3、解这两个方程。4、将k、b的值代入y=kx+b 。

例: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3)和点(2,-3),(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判断点C(-2,5)是否在该函数图象上。

解:(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

依题意得3=-k+b-3=2k+b

解之得:k=-2 b=1

所以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

(2)将C(-2,5)代入y=-2x+1左边=5,右边=5。所以左边=右边。

即点C在该函数图象上。

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位置与k、b的符号关系

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位置与k、b的符号关系并非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直观的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让学生发现的:

画几个k相同的一次函数图象及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观察它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如y=2x,y=2x+3,y=2x-4。y=-3x,y=-3x+5,y=-3x-3学生易看出当k相同时,函数图象是平行的。且也可观察到:

当k>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

当k

那么如何用数来解释这个形呢?可用画图象的步骤去验证:当k>0时,x>0则y>0,所以坐标为(+,+)。当x

对于一次函数y=kx+b,因为与y=kx平行。所以当k>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当k

y=kx+b中的b为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当b>0时,交于y轴的正半轴。当b

所以当b>0时,这无数条直线有一个共同特征,都过一、二象限(y轴除外)。

所以y=kx+b中,

当k>0,b>0时,图象过一、三和一、二象限,即过一、二、三象限。

当k0时,图象过二、四和一、二象限,即过一、二、四象限。

同理,当b

所以,当k>0,b

当k

这些知识,都必须熟练掌握,因为它是解决问题的依据。而通过图象来进行识记是不容易忘记的。

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要养成数形结合的思考习惯,把函数和图象结合起来思考,互相衬托,互相解释,互相补充。这样才能将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的知识掌握的牢固,久经推敲。当然要达到将数形结合灵活运用,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这还需要我们在平时多进行一些渗透,只有在点滴的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逐步学会看数想形、看形想数,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飞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