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谦宜论诗人才学与诗歌创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谦宜论诗人才学与诗歌创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国诗话论作家十分重视其才学,诗人的禀赋、学识在诗歌的创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是诗论家们关注的焦点。清代诗论集前代学问之大成,在论及诗人主体这个概念时,对诗人的才学进行了总结。张谦宜的《斋诗谈》强调作诗要重视学问和积累,同时也提出作诗不可一味模仿,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是对“以才学为诗”的发展。

关键词:张谦宜;《斋诗谈》;才学;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18-01

中国诗论发展到清代可谓是集大成之总结期,清代的诗论家们在总结前人论诗经验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见解,形成比较完备的论诗体系。对于诗人才学诗歌创作的关系这一议题,清代诗论家也做了不同的阐释。清代诗论家出于对明代空疏学风的反拨,无不主张博学多读书,但他们对天分与学力的关系做了多方面的阐发。

李重华说:“人谓诗有别才,非管学力者,只就天分一边论之。究竟有天分者,非学力断不能成家。”①与袁枚有南北随园之目的边连宝,论诗也主学力,认为学力最终胜过天分:“金陈之时文似李杜,大士似太白,正希似子美,一以才胜,一以学胜。人定胜天,故李不如杜,陈不如金。”②张谦宜在总结前代对于诗人才学与诗歌创作的关系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张谦宜认为,诗人的才学来源于学问的积累。“胸中无书,腕底无力,不得借口清奇,自掩其短。”③张谦宜强调作诗要有深厚的积累,不能胸中无点墨而借口文章清新以掩饰自己的短处。并且张氏还强调,在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不能一味的机械读书,还要把读到的内容都融会贯通,杂糅进自己的心中,收为己用。“凡读书,都要烂成浆,化成汁,顺手点染,全非陈物,乃是高手。”④作诗需要有一个读书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还要能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法加以自己的理解与再创作,运用到自己的诗作中,全然没有旧时模样,而是一番新的景象,做到这点的人,才能称之为高手。“朱文公学诗煞用工夫,看其言古色苍,自非晁无咎诸人所及。因他胸中先有许多道理,然后寻诗家言语衬托出来,此却别是一路。”⑤这里所言的积累又是另外一种,除了学问的积累,也有生活中积累的道理,发而为诗,便有了“言古色苍”的特点,这也是诗人的才学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对于作诗思路,张谦宜也有独到见解:“人生惟识见胸次不可勉强,当随其阅历学问以渐而高。至思路,则要当下便扩充,初借古人诗以引之,继用吾之心以通之,博考今人得失以验之,久久自有得力矣。近人思路肤浅者有二病:一是惮于用心,苟且自了;一是闻见不广,无所拣择。譬如庄稼汉走入缙绅班中,所说不过是耕种话,缘他胸中止有一事,其识见亦拘于此耳。故读书明理,博物洽闻,皆所以养吾识而启吾思者也。”⑥张谦宜认为,人的见识以及胸襟是不可轻易改变的,只有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和学问的积累而有所变化,但是思路却是应该在最初的学习中便形成的自己的独特套路。至于方法,“初借古人诗以引之,继用吾之心以通之,博考今人得失以验之”,思路的形成,也要有赖于对前人的诗作以及方法的借鉴,在广泛摄取前代诗人的经验之后,于心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且利用时下诗人的创作来检验自己的思路的得失,如此,“久久自有得力矣”。

对于天分与学力,张谦宜说:“明人吴宽过临清与榷税主政诗曰:献策金门苦未休,归心日夜水东流。扁舟载得愁千斛,闻说君王不税愁。如此婉妙敏捷,何减中晚?此等诗充口而出,不待思索,所谓神来不可多得。然读熟此等,也便有个种子在胸中,遇事听其自发,不必摹拟。”⑦倚马可待是天生的能力,不可摹拟,但是能力还是可以通过不断地阅读和积累而提升的,在熟读和泛读的过程中,胸中自有一番景象,能力实在积累提升的,所谓厚积而薄发,不必刻意强调天分的作用,后天的学力养成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学力的养成对于诗人的创作而言意义重大。“选题诗全要典重深厚,须以学力胜,枵腹掉笔者,遇此必不支。”⑧以“古事贴今人”,要将典故成功的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去,不仅需要厚重的学问积累,更要了解每一则典故背后的深刻含义,从而能够对号入座,这也就是张谦宜所说的“锻炼功夫”。

总之,张谦宜在诗人才学与诗歌创作这一问题上注重后天学力的养成,主张诗人要重视学问的积累,同时要能够将学问融汇杂糅,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自己的创作手法;同时,在积累学问时要博学,并且细心,加以人生阅历识见的积累,从而提高诗人的创作能力。

注释:

①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第932页.

②边连宝.《病余长语》卷八.

③张谦宜.《斋诗谈》卷一.

④张谦宜.《斋诗谈》卷一,第799页.

⑤张谦宜.《斋诗谈》卷五,第836页.

⑥张谦宜.《斋诗谈》卷三,第810页.

⑦张谦宜.《斋诗谈》卷八,第900页.

⑧张谦宜.《斋诗谈》卷二,第8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