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要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将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为数学教学提供合理的生活素材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关键词: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情境;数学思想;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84-02

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教师基本素质得到整体提高,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也感到有些茫然,对于最根本的教学问题又有了新的思考。数学课应该怎样上,教师应该怎样教?下面笔者就一些具体的案例谈谈个人在实践中的经验。

一、提供合理的素材,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同时不失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将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为数学教学提供合理的生活素材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中,可试着让学生通过如下方式参与长方形周长计算的问题提出过程:猜一猜,如果给长方形贺年卡配花边,要研究哪些数学问题,要收集哪些数据?从而引出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数学问题。这样,学生经历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的过程,使他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获得数学知识。

二、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新课标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确实,创设有效的具体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果没有全面、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较难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把学习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会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笔者创设“用小棒围三角形”这一情境,设置了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①三角形有三条边,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围一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②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吗?③为什么围不成?④三根小棒在怎样的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问题①是对学生认知起点的发问;问题②学生通过操作或生活经验会出现认知矛盾;问题③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或较短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等,形成不完整概念。解决问题④,可能学生会说出“长度一样的三条边能围成三角形”,可能又会说出“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验证各自的猜想,让学生通过操作,多角度、立体式归纳总结,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命题。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的数学思想得到有效体现。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来,亲身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给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上课时,总是喜欢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计划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总是怕学生不会,滔滔不绝地讲,缺少给学生自己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时间,学生并没有经过思考就被动地接受知识。沃德曾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探究,引发他们求知欲望和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足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教学《众数和中位数》时,本是一节较简单的概念教学课。当学生初步认识中位数后,并不要急于马上揭示中位数的概念,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一下中位数的意义。学生在得出不完整的概念时,笔者出示了奇数个的数据和偶数个的数据,让学生去发现数据的不同,从而完善中位数的概念“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这样我们的课堂,多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学生放开手脚,大胆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的这种体验也就更为真实深刻,接受知识就不再是被动的了。

2.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让学生逐步感悟数学思想。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是小组教学也只是众多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小组合作,也不是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合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自主探索为前提,有选择地就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笔者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当“能将梯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并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再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这样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悟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

1.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水平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当引入容积的概念后,笔者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答对问题奖励可乐。然后让学生选择大杯子和小杯子奖励。答对的同学肯定选择大杯子,其他同学可能会说选择小杯子,这样全班参与学习度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中理解了容积的概念。

2.有效及时的评价。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评价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多样化、多渠道、全面地评价学生又是鼓励学生爱学、乐学、要学的手段之一。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一切教学资源只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辅助。数学教学也应从学生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向四十分钟课堂要效益,保证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孔企平,等.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旭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本[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4]范海霞.彰显本质回归本位——找回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数学味[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4).

[5]季本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12,(09).

[6]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凌晓霞(1984-),女,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