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奈达对等理论看阿瑟·韦利和许渊冲英译本《道德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奈达对等理论看阿瑟·韦利和许渊冲英译本《道德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阿瑟?韦利和许渊冲的英译本道德经》,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古籍翻译中的应用,并对阿瑟·韦利英译本中的不妥之处进行点评。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道德经》 英译

一、引言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道德经》饱含智慧之言,涵盖面非常之广,天地无所不包,不仅以人体科学为理论基础,而且由养生理论扩展到治国方略,探讨了宇宙之道、生命之道和社会之道,无愧为道教的经典之作,一直作为东方哲学的典范,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一书共八十一章,五千余言,涵盖了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等各方面,言简意赅。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Arthur Waley)所译《道德经》(Tao Te Ching)(Authur Waley,1998:2~3)被公认为是比较权威的英译本,在外语界经久不衰,并被多次重印。本文试从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对阿瑟·韦利及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英译本《道德经》(许渊冲,2003:137)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韦利的英译本进行评价建议。

二、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是在1978年以后引进我国的。他在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关于语言学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的翻译“对等理论”,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把译文的“译者”反应放在首位,认为“翻译就是在目标语中再现与源语的信息最贴切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其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其翻译思想主要可归结为三个发展阶段:描写语言学阶段、交际理论阶段、社会符号学阶段。在第二阶段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观。

(一)动态对等

奈达认为动态对等,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目标域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和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Eugene A.Nida,1969:24)一书中对“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奈达认为,“翻译是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用目的语再现源语信息最接近最自然的对应信息”。他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形式对应。动态对等不等于传统的“自由翻译”,因为它要求译文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完满地再现原文旨意。动态对等不要求原文信息与译文信息绝对对等,而注重其动态关系,即译文与译文读者关系和原文与原文读者关系保持一致,以达到同等阅读效果。

(二)功能对等

在第三阶段,奈达理论的主要四大变化和发展中的一条就是不再采用“动态对等”,而用“功能对等”取而代之,从而使含义更清楚。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它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原则的四项基本要求:1.要有意义;2.能传达出原文的内涵与风格;3.表达方式要自然流畅;4.能使两种语言信息的接收者产生相似的反应(Eugene A.Nida,2004:155)。奈达认为功能对等的最高层次是“目的语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功能对等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对等程度取决于源语和目的语在文化上的差异性,差异越大,对等程度就越低。然而这些对等都受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限制,在功能对等翻译中,译文接受者是一个重要因素。当读者理解一篇译文时,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母语文化,自身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制约,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阿瑟·韦利与许渊冲英译本《道德经》中的应用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Chapter 1)

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The names that can be named are not unvarying names.(Waley译)

The divine law may be spoken of

but it is not the common law.

Things may be named

but names are not the things.(许译)

“‘道’说得出,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它就不是永恒的名。”

在对《道德经》的阐释与传译中,大部分学者首先会着重关注“道”的含义解读及其英译。因为“道”含义深远,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主要可归纳为三种意思:一指形而上的实存者,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二指宇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规律;三指人类社会的一种准则、规范。在《道德经》第一章里,“道”是一种形而上的永恒的存在,可感而不可见,无形无象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产生了宇宙万物,并决定其运动变化,但它本身却是永恒不变的。Waley作为一名外国人,采取了解释性的翻译方法,将“道”解释成Way,即道路、方法。许先生通过自己对“道”的妙悟,将其译成了“神圣的天道”(divine law)。“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个“道”(神圣的天道“divine law”)与第二句中的“道”(常道“common law”)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神圣的天道”不同于经验世界的“常道”。“神圣的天道”是先验、超验的形而上之道。“常道”则是经验、世俗的形而下之道。后者可以用语言界定并加以描述,而前者只能用智慧和生命加以体悟。Arthur Waley的译本用两个复合句把该句翻译出来,形式对等。第一句话中的两个“way”与第二句话中的前后两个“name”遥相呼应,结构比较匀称。许渊冲在翻译这句话时,则用了四个小句把它表现出来,句式对等,笔者读起来更易于接受许先生的译法。

(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Chapte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