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格瑞特·马克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斯柯达中国总裁、请辞
前大众中国总裁、现任SKODA斯柯达全球董事会主席范安德博士,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批准走马上任斯柯达中国总裁一职仅一年零三个月的格瑞特·马克思的“请辞”。
如果联想到去年7月才被范安德点名从戴姆勒中国卡车总裁一职上“挖角”到斯柯达中国,马克思的此番“请辞”令人遗憾。
对于马克思毫无征兆的“请辞”,斯柯达中国公关部给予的回应是“纯属个人原因”。不过,这种说法与数月前马克思在媒体面前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并愿意“携全家在中国长久工作”的姿态并不吻合。在去年年底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马克思还多次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
按照大众中国此前的惯例,马克思这样级别的高管,合同一般是三年任期。显然,马克思是“违约”提出辞呈的。
在马克思选择提前“离场”的背后,是成立已经三年之久的斯柯达中国久久未能真正融入中国市场的尴尬。与大众中国及新组建的SEAT西雅特中国都不同的是,斯柯达中国纯属斯柯达公司在华派驻机构,并不承担任何涉及产品和销售方面的业务,这让后者在合资公司面前话语权尽失。
对于成立刚满三年的斯柯达中国而言,两任总裁的频繁更迭,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范安德加快推进斯柯达全球2018战略的信心。按照其设想,2018年斯柯达全球销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至150万辆,其中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将完成50万辆,并力争拿下全球份额的40%。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负责生产和销售的上海大众及其下设的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部,可以在斯柯达中国的全力支援下紧密协作。但马克思的“请辞”以及“斯柯达中国将被降级并入大众中国”的传闻,让斯柯达中国的未来充满变数。
施正荣
关键词:绑定、拒绝救助
尽管无锡尚德面临“灭顶之灾”,但向来依赖无锡市政府的施正荣,这次却拒绝了政府的救助方案。
无锡当地的说法称,无锡市政府给尚德提供了两条路选择:一是,政府出面购买该公司明年3月到期的总额高达5.75亿美元的可转债,然后经国开行注资救助,但前提是需要施正荣将全部个人资产做无限责任担保;另一个是,上市公司尚德电力退市,实施国有化。
在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看来,施正荣从来不会拒绝政府的帮助,而且还与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这次的拒绝仅仅是因为施正荣不能接受政府此次的救助条件而已。
无锡一位当地银行业人士认为,施正荣一不愿抵押个人资产,因为他对尚德是否能依靠此次救助渡过难关并没有信心;其二,施正荣旗下资产很多,他本人也不希望尚德被国有化,“但是政府现在已经难以再让步,据称尚德还欠了政府不少钱。”
据资料显示,目前,尚德的负债率超过80%,总债务超过35亿美元。据悉,至明年3月,尚德到期的短期债务近20亿美元,但尚德目前手中的现金不足5亿美元。这笔巨大的债务对一直在充当尚德背后的“救世主”的无锡市政府来说,已经变成了巨大的背不起的包袱。
但目前来看,施正荣已经绑定了无锡政府。无锡尚德的数百亿银行债务,都是以无锡尚德的名义借的,而上市公司尚德电力是无债一身轻。业内猜测,施正荣的如意算盘,是将无锡尚德破产,而保全上市公司尚德电力以及其它旗下资产。
显然,一直在扶持施正荣的无锡政府再也不想充当收拾尚德烂摊子的“冤大头”了,要救助尚德就要提出诸多条件,这个时候,无锡市政府势必不肯再让步了。
“光伏产业、风电等政府重点扶持的行业无不存在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企业亏损等恶果,这与政府盲目充当投资人不无关系,正如尚德一样,最后不论是破产还是国有化,得益的只是少数拿到政府关系资源的人圈钱,套了现,留下一堆烂摊子让纳税人买单。”韩晓平认为。
李宁
关键词:聚焦梦想
五十而知天命,明年李宁即将满50岁。他说,此后直到退休之前,会为公司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努力。“李宁可以做任何事,但是李宁公司要聚焦,要做中国的、体育的、专业的体育品牌,这才是李宁品牌的初衷。这个梦想不会变。”
李宁的想法是,要让公司做到三个聚焦:聚焦在中国市场;聚焦在核心业务,即体育用品;聚焦在核心品牌,即李宁品牌。
相反,他总结过去李宁公司有什么决策性的失误,会说“没有聚焦”。
早在10年之前,他认为应该聚焦于国内市场,但是没有坚持。因为那10年面对了太多的诱惑和机会,尤其上市公司有业绩方面需求,如果想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在那个快速成长的阶段,是没办法的。放眼到整个行业,也必须经历那个过程。如果这10年没有经历过这种扩张,也许李宁公司已经被淘汰了。
2008年给李宁品牌带来了迈向国际的机会,但是它没有把握好,没有能够真正把资源集中在中国市场,没有更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因为意识到要改变,kappa因此被坚持分了出去。但很遗憾,现在又有了乐途。
过去,在中国市场,同行业的商业模式都是以批发为主,包括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模式在扩张的时候会带来很大的效应,但用过去的模型再继续往前走已经行不通。李宁说,如果我们不走到最终使品牌和产品跟终端消费者成为一体的话,以后就没办法再构造核心竞争力。
苹果花了多少年才能东山再起,这是李宁喜欢举的一个例子。还有一个他常提及的例子是,培养一个冠军也要10年才能出来。“一个企业做这样的调整,没有一两年是做不来的,我们在寻求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过去几年来,李宁公司其实一直探讨是否能够做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过去不管是中国经济的刺激,还是这个行业受到的资本的刺激,都是在透支成长。从李宁公司内部来说,也到了一个寻求变革的阶段,李宁说,这个时候的变革,是我们考虑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最佳时机。
杨元庆
关键词:PC+时代
PC日益成为薄利产业,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昔日PC巨头惠普、戴尔等早已无心恋战。
10月11日,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报告称,预计2012年全球PC销量将自2001年以来首次下滑。IHS iSuppli预计,2012年全球PC销售量约为3.487亿台,比2011年下滑1.2%。而在同期,惠普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亏损为88.57亿美元,PC 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0%。
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也未能幸免,杨元庆表示:“今年,连中国PC市场,都罕见地出现了负增长。”
早在2003年,联想高层探讨未来战略时,杨元庆就做了一个论断:“薄利将使PC产业向规模化发展,规模化将使PC产业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因为这里的劳动力成本低,中国PC厂商大有可为。”基于这个论断,联想决定专注PC,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但数年后的今天,移动互联的浪潮已经来临,从传统PC拓展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即便成为全球最大 PC 厂商,联想也不得不谋求转型。“谁都面临巨变,手表、汽车将来都会成为移动终端。”杨元庆说,尤其是在如此“风声鹤唳”的“PC +时代”,“如果糊涂,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柯达。”
很多人都说,现在是后 PC 时代,杨元庆则喜欢说 PC+时代——传统PC依然有增长空间,但产品形态需要改变。杨元庆说联想有一个PC+战略,智能手机是PC+战略的第一步,“随着技术的发展,PC 已经延伸到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领域。”杨元庆的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包括 PC+移动互联(手机、平板)+智能电视+服务器+存储”的产品家族,从而清晰地定义出“后 PC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