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俊生:无声世界的奉献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俊生:无声世界的奉献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40年来,黄俊生教授从未间断对理论的研究,他的许多研究理论体系为耳鼻喉领域的研制铺平了道路,开拓了新的视野。

人工电子耳是一种利用功能性电刺激恢复重度或完全失聪患者听力的医学装置。该装置能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从而产生听觉,让患者听到声音,学会或恢复语言交流。20年前,为赶超国际听觉技术的先进水平,黄俊生教授10年理论探索, 10年精心研制,呕心沥血、无悔付出,在人工电子耳技术及耳科领域取得了多个世界第一,开创了中国耳鼻喉领域的崭新局面。

与人工电子耳领域结缘

黄俊生, 1934年5月10日生于嘉义,196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系,现任长庚大学教授、长庚医院耳鼻喉可教授、财团法人黄俊生电子耳基金会创办人兼董事长王永庆董事长捐赠大陆人工电子耳(人工耳蜗)负责人等多项职位。黄教授对耳鼻喉科方面的疾病有独的药物与开刀治疗方法,(如中耳炎、梅尼尔氏病、人工电子耳等);同时对相关临床与基础医学的研究,亦有着相当丰富的论述与成果,发表国际期刊SCI七十多篇,为国内与国际知名的耳鼻喉科界权威;其中人工电子耳更是由他于1985年首度引进台湾并以之命名,因而有国内“人工电子耳之父”的美誉。

当他还只是一位学生时,黄俊生教授就已经与耳鼻喉的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耳鼻喉的研究更问世不久,黄俊生教授就对该项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他就下定决心要为中国的耳鼻喉研究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黄教授于1993年携带植入人工电子耳(人工耳蜗)病人到北京及上海做示范拜访,让大陆医师对人工耳蜗产生信心,打开两岸医学交流,在此期间他呕心沥血,不分白昼,废寝忘食的工作与研究,不仅仅为耳鼻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截至目前已为超过五百名重度听障的大小朋友们开刀植入,为他们重新打开进入有声世界的大门,能与正常人一般能听能说,给无数病人带来极大地欢乐与幸福,此外,他的理论研究也非常的系统与完整,在国内外重点期刊几十余篇,并发明开刀治疗梅尼而氏病之黄氏引流管,申请专利几十余项,成为国内电子耳最具经验与技术之权威医师。

技术一步步地提升

从对耳鼻喉研究理论发表开始,研制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人工电子耳成了黄俊生教授毕生追求的目标。理论往往先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黄教授先后创立了基础的理论,并成功地运用到了实践,不仅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为我国在耳鼻喉领域的研究工作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多数的听障患者都是由于听觉毛细胞先天发育不良或受损,一般助听器只有单纯放大声音的功能,因此语言辨诚能力受到影响,特别是高频听力无法有效提升。然而人工电子耳的基本理论是在耳蜗内植入电极越过发育不良或受损的听觉毛细胞,将声波转换为电波后直接刺激听觉神经再传至大脑,所以效果比助听器更好。最早在1790年Volta首先发现电流刺激耳朵会产生听觉,1957年Djourno等人开始将金属线放入聋人的耳蜗,并用交流电刺激,人工电子耳植入术的研究正式萌芽,1972年House与Urban研发出单频道人工电子耳,而1984年澳洲的Clark等则研发出核式(Nucleus)22个多频道人工电子耳,在许多前人的基础上,黄俊生教授于1985年首度将人工电子耳引进台湾,其人工电子耳是以多频道为主的,电子耳效果的好坏,与频道的多寡关系不大,而取决的因素在于语言处理策略(processing strategy)对讯号处理的速度,因此,黄教授的人工电子耳研究的成果,不仅仅克服了先前仪器的缺点并研发了自己的独特之处,电子耳植入技术的一步步提升将打破了传统的助听器的弊端,更为耳鼻喉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造福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40年来,黄俊生教授从未间断对理论的研究,他的许多研究理论体系为耳鼻喉领域的研制铺平了道路,开拓了新的视野。实现人工电子耳大规模造福于人类是黄俊生教授多年的心愿。几年来,从理论到实践,从样品试制到推广应用,一步步走上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为了不辜负台塑企业(台塑企业是台湾最大的企业集团)“王永庆董事长”老人家的信任与托付,让王永庆董事长的爱心落实于全国的每个角落,让台湾的王爷爷在大陆家喻户晓。黄俊生教授不惜艰难与困苦为大陆大量人工电子耳(人工耳蜗)之捐赠项目奔走于福建安溪、北京、厦门等大陆各地大医院,安排人工电子耳植入事宜,并邀请有植入耳经验的医师进行合作,同时跟卫生部、中国残障人联合会合作推展此捐赠工作补助贫穷听障小孩,使无数的的残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享受这绚丽多彩的世界。人工电子耳的推广应用,将大幅度提升了我国耳鼻喉研究领域的层次,将打破无声世界的僵局,迎来一个的新时代,让爱心遍布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远大的心愿

黄俊生教授整个职业生涯都倾注耳鼻喉的研究,回顾自己过去的几十年来,他坦言“虽然我们取得了许多的辉煌成就,但我国医疗设备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更多的突破与创新,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来共同研究与探讨。”我们有理由相信,以黄俊生教授研究的理论专业知识与坚定的信念,人工电子耳的推广与应用将遍布世界各地,中国的耳鼻喉事业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