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西米替丁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效果。方法 将89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9例进行疗效比较,两组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布洛芬必要时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西米替丁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的退热、食欲改善、溃疡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3.52、25.72、22.02,P值均<0.01,二者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高效、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儿童;利巴韦林;西米替丁

[中图分类号] R7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03-0015-01

疱疹性咽峡炎是夏秋季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长期以来,该病的治疗以对症为主,但病情反复,病程相对较长,家长并不满意,我院采用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本院门诊2007年4月~2007年7月诊治的89例疱疹性咽峡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9例患儿完全符合《儿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49例;年龄8个月~4周岁,平均2.4周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1・d-1,静脉滴注,布洛芬5~10 mg/kg,必要时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西米替丁10~15 mg・kg-1・d-1,静脉滴注。

1.3 疗效判定 以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退为观察内容,重点记录发热、畏食和咽峡部溃疡消退的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疗效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在退热、食欲改善和咽峡部溃疡消失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在输注西米替丁时出现呕吐,减慢滴速或加用维生素B6后缓解,其余病例均未见其它不良反应。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以突发高热、咽痛、呕吐、畏食、流涎、咽峡部疱疹及溃疡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自然病程l周左右,治疗一般以对症为主,抗病毒治疗常置于次要位置。近年有文献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早期加用抗病毒治疗可缩短疗程,本文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利巴韦林系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可以多种机制抑制病毒核苷酸的合成,其由磷酸转移酶磷酸化而被激活,通过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阻止肌苷酸转变为鸟苷酸而导致鸟苷三磷酸盐缺乏,进而抑制病毒DNA和RNA的合成,也能抑制病毒mRNA合成和特异性抑制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合成。西米替丁系H2受体阻滞剂,主要抑制胃酸分泌。近年研究表明,该药还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在人体内可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本文资料显示,两药合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比单用利巴韦林更具优越性,既抗病毒。又增强免疫功能,具有疗程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经济易行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