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珠中江经济圈工业运行效率测度及战略选择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珠中江经济圈工业运行效率测度及战略选择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利用DEA方法从静态角度测算了2001-2008年珠中江经济圈工业运行效率总水平,并利用曼奎斯特指数法对其进行动态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珠中江经济圈提升工业运行效率的可行战略。

关键词:珠中江经济圈;工业运行效率;曼奎斯特指数;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吴海民(1976-),男,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经济管理;

王劲屹(1972-),男,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何浏(1966-),男,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4.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01-03

一、珠中江经济圈工业运行效率测算

1、指标及数据处理。本文对工业运行效率测算所用方法是数据包络分析法,对DEA规划模型所涉及的输入输出变量,本文分别选取“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总额”作为2个产出变量指标,选取“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作为2个投入变量指标。全部指标数据来自三市历年统计年鉴。

2、DEA效率测算结果分析。经过处理的指标数据利用DEAP软件运算,得出2001-2008年三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各种效率测算值,并进行几何平均,结果如表1所示。

(1)工业运行效率比较。工业运行效率水平最高的是珠海,平均为0.930;其次是中山,平均为0.825;江门最低,平均为0.690。珠海扮演着珠中江经济圈的核心角色,这得益于珠海独有的政策和先发优势,珠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之一,也是珠三角西岸中心城市,2003-2008年工业附加值复合年增长率达21%以上。江门尽管从2005年工业化进入迅猛发展时期,但受前期发展缓慢及低水平的拖累,总体工业效率水平靠后。

(2)工业规模效率比较。珠中江三市纯技术效率保持在0.970-0.980,差异极小,但规模效率差异明显。可知,导致珠中江三市工业经济效率差异的原因是规模效率的影响。2001-2008年珠海工业规模效率的几何均值达到0.959,基本上接近其资源要素秉赋所决定的最适度规模,保障其总效率水平值也较高。中山、江门无论是GDP总量还是工业增加值规模都超过了珠海,但由于相对其资源要素秉赋所决定的最适度规模而言,仍然有较大差距,两市没能充分利用潜在的生产能力,在规模效率上形成了“洼地”。

(3)规模收益比较。中山、江门两市绝大多数年份都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相对各自最适度规模,仍然处在工业规模偏小阶段,工业经济运行没有达到规模有效。另一方面,说明两市工业经济增长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应适当增加投入,做大总量。而珠海在2001-2008年依次经历了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阶段,特别是2008年开始表现出规模收益递减,说明其工业规模开始超越自身技术经济条件所要求的最适水平,下一步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寻求适度规模的前提下减少资源性投入,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内生增长。

二、珠中江经济圈工业运行效率的动态分解

(一)Malmquist效率指数基本原理

Malmquist(曼奎斯特)指数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Sten Malmquist在1953年研究消费的过程中首度提出,后来被命名为Malmquist指数。1982 年,Caves、Christensen和Diewert进一步发展了Malmquist指数法,形成了著名的CCD 模型。1994年,Fare等人采用非参数线性规划方法测算距离函数,将Malmquist指数的变化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变化的乘积:

上式可以简写为:MO=TFPch(・)= Ech(・) × Tch(・)= PEch(・) × SEch(・) × Tch(・)

其中,TFPch(・)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PEch(・)是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测度从时期t到t+1每一个决策单元对最佳生产前沿边界的追赶程度,体现在一定投入条件下多大程度上可以得到最大可能的产出;SEch (・)是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测度经济规模在时期t到t+1之间向最佳规模的接近程度;Tch(・)是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是创新的结果,可以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这种分解从量上区别了经济运行效率所产生的“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水平效应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增长效应可以持续稳定且不断提升。若M0>1,表示由t期到t+1期工业运行效率上升;若M0<1,表示工业运行效率下降;若M0=1,表示工业运行效率水平没有变化。

(二)珠中江三市Malmquist指数变动的对比分析

利用Malmquist指数分解效率变化的技术基础仍然是DEA规划模型,因此这部分涉及的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原则同前一部分基本上一致。由模型运算得到珠中江三市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最终结果和Malmquist效率指数的分解。Malmquist指数自身的变化则度量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变动情况。

表2数据显示,珠海市2001-2008年工业TFP平均增长达4.8%,技术效率下降5.3%,其中纯技术效率保持未变,规模效率下降5.3%,表明工业经济整体相对最佳生产前沿面发生了偏离,对TFP形成拖累。技术进步指数的提升达到10.6%,表明工业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了整个生产前沿面向外扩张。中山市2001-2008年工业经济TFP平均增长达11.6%,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总体维持未变,技术进步指数提升11.6%,表明工业经济效率提高主要是通过生产前沿面向外扩张得以实现的。江门TFP平均增长达13.8%,技术效率增长1.3%,其中纯技术效率保持未变,技术效率的改进得益于规模效率的增长,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技术效率。相对珠海、中山TFP更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拉动,江门TFP的增长不完全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尚有一部分效率源泉来自于投资等物质要素产生的技术效率的作用。江门TFP增长达13.8%,技术进步平均达12.3%,在TFP增长和技术进步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增速要快于珠中两市,江门后发争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正快速释放。

三、珠中江经济圈提升工业运行效率的战略选择

1、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工业经济增长的现实表明,以科技创新带动的技术进步是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源泉。2001年至今,虽然现阶段珠中江经济圈资源配置效率的潜力依然存在,如产业梯度转移、城市化发展等仍将继续起作用,但其创造效率的潜力越来越小,相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越来越起核心作用。可以说,珠中江工业经济效率提升并在珠三角工业体系中保持先进地位的根本出路是科技创新。珠海、中山具备科技创新的高端智力资源。珠海目前拥有广东第二大大学城,8所大学在珠海设立校区或分校。中山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所,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江门现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2所。珠中江三市若有效整合圈内现有科技创新资源,积极构建以产业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互动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促进“官、产、学、研、资、介”加速融合,形成科技创新驱动型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将能极大地提升珠中江工业运行效率。

2、实施工业服务战略,获取外部性效率。对珠中江经济圈而言,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能产生外部性效率的公共性生产服务平台。特别是要以三市布局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依托,加快建设珠中江经济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经济圈物流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产业链信息化、园区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制造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构建投资咨询、技术推广、资产评估、产权交易、创业投资、信用担保、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从而实现与工业的良性互动。

3、实施价值链重组战略,提高产业附加值率。从珠中江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价值链构成的角度分析,目前多数产业和企业还处于依靠比较优势而非竞争优势的低级阶段。珠中江地区工业要走出“微笑曲线”的底部,就要打破停留在工业领域内思考工业经济运行的旧观念。跳出工业视野,从价值链重组、产业链融合的战略高度,为工业经济寻找新的效率源泉。用产业进化的观点,对现有产业进行解构,寻求新的产业增长点。实施价值链重组,推动产业进化,对珠中江经济圈提高工业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4、推进产业集群战略,提高组织效率。珠中江三市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关注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的趋势,全面分析现有产业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加速现有产业链的延伸、补缺,做大规模,优化配套,形成对接。按照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差异化发展为前提,以市场机制为纽带,以利益共享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和服务为载体,以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为依托。加强资源整合,重构跨行业跨区域的现代化大联合一体化产业链,催生经济圈层面的大产业集群。譬如:中山船舶――江门摩托车――珠海飞机现代交通设备制造产业集群;江门五金卫浴――中山灯饰――珠海塑胶现代建材家居产业集群;珠海石化――江门化纤――中山纺织石化深加工产业集群;珠海软件设计――中山电子制造――江门电声器材现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5、实施一体化合作战略,激发制度效率。建立珠中江产业一体化合作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审定各市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推进产业分工协作,避免圈内工业同构和无序竞争,引导产业一体化发展。抓住先行先试的有利契机,通过制度创新,大力推进“珠中江同城化”,降低圈内市场要素流动的交易成本。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尽快形成互联式、一体化交通网络体系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开展产业链联合组团会展,推行“大项目联合争取机制”,共享客商资源,开展联合招商。因地制宜发展“飞地工业”,使圈内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形成互补,互通有无,加速圈内工业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DEA)[J].科学通报,2000,(09).

[2] 刘小玄.民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2004,(08).

[3] 陈勇、唐朱昌.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J].经济研究,2006,(09).

[4] 涂正革、肖耿.中国大中型工业的成本效率分析:1995-2002[J].世界经济,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