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强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心理疏导和教育管理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心理疏导和教育管理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分析了当前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进行简要阐述。针对经济困难大一新生暴露出的心理问题和教育管理中的不足,提出了通过加强引导、完善体系、培养信念等三个方面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并就如何加强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提高认识、完善人格、建立队伍、促进发展、勤工助学、促进就业、文化活动等七个方面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心理疏导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尹吴(1983-),男,安徽安庆人,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37)侯建军(1983-),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11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26-0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加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也随之呈迅速增长的趋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231.7929万人,贫困生的比例占20%,达400余万人,其困生占8%;大学生月平均花费超过千元,而特困生月均花费为300元以下,有的甚至低于150元,如此悬殊的差距,给大学里这一“弱势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然而,大一新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类更加弱势的“弱势群体”,比一般条件下的大一新生承受着更大的经济压力,承担着更重的心理包袱;与大学高年级的贫困生相比,其缺少相关经验和发展技能,表现得更加无助和迷茫。这些特点使他们具有自卑孤僻、忧虑多疑等诸多心理特点。因此,如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并加强教育管理工作,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学习、生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刚跨入高校大门,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经济困难大一新生要比其他同学背负更多的思想包袱,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1.自卑心理严重,极度敏感

大多数经济困难大一新生来自贫困地区,成长过程中很少娇生惯养,从小在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较为节俭;进入大学校门后,由于与其他大一学生之间的经济差异较大,心理上容易产生巨大的反差。久而久之,自卑的心理会愈加严重,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他们小心地掩饰着内心深处的自卑,害怕被瞧不起,更不愿与他人谈及家庭状况,很多经济困难大一新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在公共场合多露面。他们经常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渺茫,意志消沉、逃避现实。[1]

2.自闭孤僻,缺乏与人的有效沟通

由于自卑心理,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害怕在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被看不起,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喜欢独来独往,与大多数同学不合群,从而容易出现自闭孤僻的不良心理和怪异的畸形心态。

3.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大学环境的改变造成一些家庭困难大一新生极度不适应大学生活。在学业方面极度不适应,还是像高中一样处于“死读书”的状态。然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一新生难以适应,对自己的学习方式感到困惑,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在人际关系方面,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受经济条件限制,面对新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无法很好地适应和有效融合,因此他们不能很快地融入宿舍、班级同学当中,常常感到自己无所适从,容易产生恐惧感。

4.抑郁消沉,对现状极度不满

家庭困难大一新生进入大学校门后,与他人比较后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没有战胜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学。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一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有可能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极端事件,以此来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

5.缺乏自强自立的态度,一味索求与依赖他人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一新生认为由于自身困难,受助是天经地义的事,个别学生入校后一直要求自己必须获得各类资助,而自己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缺失自强自立的信念,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不积极进行勤工助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等,完全依赖学校资助,把一切寄托在别人身上,长期以往形成了依赖性格和心理。[2]

二、当前面对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在新形势下,各大高校资助政策与体系在经济和制度上保证了经济困难大一新生的基本生活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学工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对经济困难大一新生的教育管理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但是在教育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对经济困难大一新生的成长缺乏全面关注

大一新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由于缺乏对其情况的全面了解,加之贫困新生常常表现出经济困难、内向、与教师缺乏沟通等问题。因此,各级学生工作人员容易将他们置于被冷落的境地,缺乏对他们思想状况、心理状况、生活状况等深入全面关注,尤其是对其心理关注不够,有的容易产生一些突发问题。

2.教育缺乏系统性,育人功能匮乏

针对经济困难大一新生这一特殊群体,各高校很少有相应的系统全面的教育措施。长期以来,各大高校往往单一的将解决他们的物质困难作为全部来抓,单纯的从经济上进行相应的补偿和资助,没有从根本上对其加强教育、引导、管理,忽视和弱化了育人功能。

3.缺乏管理上的衔接与协调

做好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工作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他们的各方面情况,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由于缺乏大学与中学的有效衔接,事实上,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中学就已经非常明显,有些甚至相当严重。加之,经济困难大一新生的心理状态和情况都是动态变化的,需要不断及时更新,学生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缺乏系统的相关信息,导致工作难以开展。[3]

三、加强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措施

1.切实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各大高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务必要加强经济困难大一新生的思想意识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认识贫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一新生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对社会生活中许多复杂的事物尚不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因此,要努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鼓励经济困难大一新生正确认识、理性对待家庭暂时的经济困难,着力提升经济困难大一新生自我面对人生的勇气和信念,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2.进一步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通过开展针对经济困难大一新生人际交往问题、适应问题等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通过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个层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更好地帮助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走出困境。另外,相关教师也要根据经济困难大一新生的具体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级学生会、各类学生社团,让他们充分锻炼、展示自己,重新找回自信。

3.努力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咨询队伍,拓宽心理咨询途径

心理咨询疏导人员除了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外,可以让一些有经验的学生干部或高年级的贫困生杰出代表来充当,其取得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不断丰富心理咨询疏导的模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QQ心理疏导、设立心理咨询电子信箱等途径对于那些不愿走进心理咨询室而心理困扰又很严重的学生来说也是一剂良方。[4]

4.着力培养贫困新生自强自立的心态和信念

经济困难大一新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敏感自卑、抑郁排斥的心理。因此,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积极健康、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树立勇于面对挑战的信心极为重要。各大高校要积极通过一些优秀贫困大学生的事迹报告会,以及专题讲座、团体训练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培训。通过开设心理访谈室、团体辅导室、大学生心理协会活动室等场所,帮助他们放下包袱、排除自卑情绪、树立自强自立的心态和信念,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观念和良好的身心健康素质,使他们认识到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5]

四、加强经济困难大一新生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1.切实提高认识,加大关注力度

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教育、培养学生。贫困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应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各大高校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尤其是对经济困难大一新生,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助学体系,要在教育管理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方位的关注经济困难大一新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2.着力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完善自我人格

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在进校时就建立了诚信档案,把有关个人信用情况,如各科成绩、在校获奖情况、在校期间的违纪情况、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申请助学贷款的金额和还款时间等记录存档,以其作为评定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岗、学年评优、毕业生推荐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大一新生的诚信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品格,从而培养完善自我人格。

3.防止把资助工作经济化,促进全面发展

当前各大高校对经济困难大一新生的关注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经济资助方面,但是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同时也存在心理贫困的现象,因此关注他们的心理贫困远比对他们经济贫困的关注重要得多。要帮助他们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不仅要帮助他们提高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更要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富于理想、敢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4.健全完善勤工俭学体系

健全、完善、有效的勤工俭学体制是对经济困难大一新生教育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通过扩大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给学生提供最便捷的勤工助学方式;并积极鼓励有能力的高年级贫困生做教师的教研助手工作。对他们来说,协助教师共同完成研究,不仅仅是勤工助学,更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一种扩充专业知识、锻炼能力的机会。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相关组织,广泛开拓校外勤工助学渠道,努力给每一位经济困难大一新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和机会。

5.切实加大贫困生就业工作力度

新生入校后就要对他们开展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大学一年级是潜移默化形成观念的最好时机,由于经济困难大一新生具有特殊心理和对自我不客观的定位,既想攀比和求高求全,又有自卑的情结;既想追求好企业、高薪酬,但又缺乏足够的信心。因此,从入校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健康择业的心理教育和择业价值取向的引导等指导教育,使他们能够逐步形成科学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念,明确今后职业方向的定位和规划。大力教育引导经济困难大一新生转变观念,引导他们毕业时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就业指导部门要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应格外重视对经济困难大一新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毕业时为他们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重点扶持帮助特困生,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保障。

6.大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各个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经济困难大一新生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要在学生群体中提倡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良好人际环境,倡导自我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相互信任、自强自立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工作人员应更加注意加强年级、班级、宿舍的管理工作,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共同成长的理念,为经济困难大一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校园内应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传统美德,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校园氛围。

五、结束语

经济困难大一新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管理工作是大一阶段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顺利开展助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时期。大一阶段是学生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和提高的重要阶段,特别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应该动员社会全体力量,共同关注他们各方面的问题,多措并举帮助他们健康、全面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小华.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党史文苑,2008,(11).

[2]周文静.论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

[3]李美琴.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现状特征与教育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5,(2).

[4]史马力.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专学报,2004,(1).

[5]张社争,杨文军.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