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慢性盆腔炎妇科临床中医治疗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慢性盆腔炎妇科临床中医治疗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慢性盆腔炎采用中医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共选择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均为本院妇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 就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 n=60)与中医综合治疗(观察组, n=6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总有效率为98.3%, 对照组统计示总有效率为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妇科;中医;效果观察

慢性盆腔炎包括盆腔腹膜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及输卵管炎, 是在临床妇科较为常见, 以20~40岁为高发年龄, 多由急性炎症未彻底诊疗, 病程迁延, 患者体质差所致, 部分直接发生本病, 无急性盆腔炎诱导, 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1]。中医学将其定义为“带下”、“痛经”、“月经不调”等范畴, 采用中医治疗临床效果显著[2]。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 就西药治疗与中医综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择120例患者, 年龄19~46岁, 平均(29.7±1.2)岁, 均与《妇产科学》(第七版)相关诊断标准符合, 并经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病程2个月~16年。以下腹部坠胀;白带色黄、或量多;疼痛或腰骶部酸痛;腰腹胀或疼痛在月经前后、后、劳累时加剧。查体子宫及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旁, 可扪及索状物;子宫有固定粘连。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对照组:本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即0.9%生理盐水500 ml+青霉素800万U及0.25%甲硝唑注射液250 ml于月经第1天静脉滴注, 1次/d, 共用7d。青霉素过敏者可改为左氧氟沙星500 ml或头孢曲松钠针2 g静脉滴注。观察组:本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①辨证施治:气虚血瘀证及湿热瘀结者, 取妇科千金片口服, 2片/次, 3次/d, 共用15 d;寒湿凝滞者取少腹逐瘀颗粒口服, 5 g/次, 3次/d, 共用15 d。②微波治疗: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于下腹正中或盆腔三角区一侧放置辐射器, 距离2~3 cm。设置输出功率约25W, 患者自觉温热为佳, 20 min/次, 1次/d, 共用10 d。③中药灌肠:自拟方为:虎杖15 g, 大活血30 g, 黄芩15 g, 莪术15 g, 枳实15 g, 三棱15 g, 紫花地丁15 g, 黄柏15 g。浓煎汁液100 ml, 缓慢灌肠, 药温39~41℃, 保留时间>1 h, 1次/d, 共用10次。

1. 3 效果评定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共同制定疗效评估标准。治愈:B超检查正常, 妇科检查子宫粘连固定或活动受限, 子宫、附件压痛, 炎性包块, 附件增厚等阳性体征消失, 腰骶胀痛及下腹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好转:理化及妇科检查明显改善, 腰骶胀痛、下腹疼痛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均不明显甚至加重。

1. 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总有效率为98.3%, 对照组统计示总有效率为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病情迁延, 病程较长, 炎症反复发作, 加之盆腔器官特殊解剖结构, 易造成炎症细胞浸润, 组织增生, 渗出物积聚, 诱导包块形成。受炎症长期刺激的影响, 周围组织出现较为严重的粘连, 采用抗生素类药物应用, 多康复慢, 效果不佳, 且易使患者产生耐药, 增加副作用[3]。依据中医辨证理论, 采用口服中药、微波热疗, 并联合中药灌肠综合治疗, 可使药物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起效快, 吸收迅速, 且无毒副作用及耐药性, 患者有较高依从性。

妇科千金胶囊具活血化瘀、益气、清热除湿功效, 在气血不足、显热下注、带下病等症中效果显著。少腹逐瘀汤具祛寒止痛、活血逐瘀功效, 在白带、月经不调、腰痛、小腹胀痛等血瘀有寒引起的病症中效果显著[4]。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直接于附件及盆腔作用, 方中虎杖散瘀止痛、清热解毒;大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枳实活血止痛、破气消积;紫花地丁凉血消肿、清热解毒;黄芩、黄柏泻火解毒、清热除湿;三菱、莪术消积止痛、破血行气, 共奏化瘀止痛、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功效。微波通过内生热效应, 使盆腔局部血运改善, 增强机体新陈代谢, 纠正组织不良营养状态, 加快炎症消失;同时可使局部组织血流量增加, 促使细胞再生能力提高。三种方法联用, 除减少白带、缓解疼痛外, 还可促进炎性包块吸收、软化分解组织粘连, 解除血液循环障碍。本次研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 妇科慢性盆腔炎采用中医治疗, 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且操作简单, 具有理想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秀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 29(6): 1436-1437.

[2] 杨桂宏.以中医辩证治疗(中药内服外用)慢性盆腔炎87例的疗效观察.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14): 177.

[3] 易宏英,王晓银,李胜梅.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7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32): 3599-3600.

[4] 杜传清.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现状.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 35(5): 46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