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增长与资源匮乏的矛盾越来越突显,迫切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式转变。河北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阶段性的转变。但是,从总体上看,河北经济增长方式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问题。

一、河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现状

建国56年来,河北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逐渐确立、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投资需求旺盛,这些因素都有利地推动了河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此外,河北还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交易主体,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更加明显。河北不断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与引进高素质人才并重,为资源节约提供了基本人才保证。尽管如此,河北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力资本匮乏。劳动力素质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越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河北劳动力数量多、技能低,且分布不均匀。河北地处环京津区域,劳动力资源的流失比较严重。加上用工企业对劳动力培训的力度较小,使劳动力技能很难有所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企业与劳动力之间用工信息的不对称,使劳动力的流动成本大大增加,妨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河北高校传统型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占有主导地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很难培养出来。

(二)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集约式经济增长要求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由大到小分别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该国经济总量中已达60%以上。目前,河北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在河北经济总量中仅占30%。加快发展以通讯、信息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是切实推进河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三)科技资金投入少,科技产出低。技术进步是实现集约式经济增长的质量型要素。与其他省份相比,河北科技资金投入较少,一方面是基础性研究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应用性研究资金投入不足。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河北科技成果产出率较低,使企业很难形成自主核心技术竞争力,阻碍河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制度建设仍然滞后。西方经济学家诺思、科斯最早把制度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来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一个良好的市场制度可以降低交易双方的成本,一个良好的企业制度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的国家制度体系可以提高一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近些年,河北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规范市场行为,增强企业活力上面已初见成效。但是,河北制度建设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在某些领域,一些制度制定的过细,妨碍了制度规范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其次,一些好的制度制定出来了,由于人为因素,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使制度的应有效用没有发挥出来。最后,一些传统的、落后的意识形态和非正式组织,严重阻碍着正式制度的实施,使经济增长在与制度规则的相互博弈中举步维艰。

二、河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探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举全省之力,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不懈的艰苦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道路。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次,要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等同的观念。经济增长只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而经济发展不仅仅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经济增长,既可以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也可以是集约式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一定是一种相对集约式的经济增长。要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树立经济发展的观念。最后,要树立效率和节约观念。在实际生产中,落实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制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目标与措施,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资源的节约、能耗的降低和浪费的减少来实现。

(二)改革现行的经济指标体系。经济指标体系是经济活动的指示器,也是考核各地政府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我国现行的经济指标体系,大部分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比如:GDP、人均GDP、投资总额、消费总额、国际贸易总额。其不足之处在于,它仅仅反映了一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数量和收益,而没有反映一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成本,特别是资源浪费、环境成本、产品质量和社会效益。这种经济指标体系,往往容易导致一些地区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立合理、标准的经济指标体系,就是要把经济增长的代价考虑进去,使经济指标对经济增长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在这样的经济指标体系约束下,政府在追求一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就会更加注重资源、能源消耗的降低、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性。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绿色”经济指标体系,为经济增长提供客观衡量标准,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结构性因素。就河北而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更多地把着力点放在提高第一产业的质量、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扩大第三产业的规模上。提高第一产业的质量,就是要在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这就需要继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和鼓励农民以承、包、租的方式转移土地的使用权。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农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之间的比例关系。拓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享受到由农业质量提高而带来的效益。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就是要在降低制造业能源消耗的基础上,采取收购、合并等方式,优化第二产业内部资源配置。制造业是以能源消耗为主的行业,降低能源消耗,可以通过企业内技术革新来实现。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政府的税收优惠、产业政策、环境改造等手段的支持来实现。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重复利用型经济,它的特点是绿色、生态、环保。针对河北可再生资源匮乏、废物利用率低、企业污染严重等现状,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就农业来看,农民可以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例如:养殖业(牛)废物(粪便)建沼气池(生活能源)(施肥)种植业(果树和草)经济价值(果子卖钱)(提供食物)养殖业(草)(卖出)养殖业(经济价值)特色旅游业(经济价值)。河北在工业生产中,每年产生的工业废物达到100多万吨,要把这些废物重复利用上,每年的工业总产值将提高1到2个百分点,资源消耗率将降低1到2个百分点。在餐饮业中,对筷子的重复利用,可以大量减少一次性筷子的消耗,保护不可再生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对废旧电池的重复回收和再加工,也会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废水、废气的合理收回和再开发,也有利于对生态的保护。总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河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五)完善市场体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载体。一个规范、透明、高效的市场,有利于把资源配置到优势企业中去,实现企业生产方式的革新。完善市场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市场规则、规范市场交易主体行为、转变政府职能、透明市场交易信息。健全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公平竞争规则、优胜劣汰规则,降低市场交易中不必要的交易成本,保证市场交易的顺利完成。规范市场交易主体行为,就是要打击欺行霸市、垄断、欺诈、强买强卖等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的纯洁性,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转变政府职能,要求政府从管理型角色向服务型角色转变,从政府直接干预企业,向政府间接调控市场职能的转变。透明市场交易信息,要求卖方及时公开企业的信誉、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品的销售情况等信息,避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维护企业自身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