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贸易增长视角,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双重背景下中国出口结构的演变。利用RCA、TC和要素密集度指数考察比较优势形成的基础。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不过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下降,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上升。

关键词:比较优势 竞争力 贸易结构

文献回顾

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指出:在资源有限且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贸易双方应分别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后相互交换,则双方的经济福利均有增加。赫克歇尔和俄林(H-O理论)又进一步指出:一国应依据本国生产要素禀赋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利用其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该要素密集型产品,增加本国优势和福利。莱布辛斯基又为H-O理论做了补充,认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由此推出:资本要素存量相对增加的国家,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趋于萎缩;对于劳动力要素供给趋于增加的发展中国家,不适时宜地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可能导致比较优势丧失,经济增长欲速则不达。杨小凯和博兰(Yang and Borland,Y-B模型)的论述强调了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转换的作用和“干中学”的经验积累效应,对现实中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Imre Ferto和L.J.Hhbbard(2002)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指数,分析了匈牙利对欧盟贸易比重最高的农产品,研究显示,若没有政府干预,农产品将更具竞争力。Inka Havrila和Pemasiri Gunawardana(2006)考察了澳大利亚纺织服装业,以产业内贸易视角分析了该产业正不断形成的竞争优势

国内学者蓝庆新(2003)利用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RCA)比较了我国与美国的农产品。结果显示,尽管存在较强比较优势的品种,但整体上我国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低,且处于下降趋势。傅朝阳(2005)计算了1980-2000年间出口产品的RCA指数和净出口比率指数,得出我国出口比较优势基本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并遵循了阶段比较优势原则。章志键、贺艳和朱金生(2009)利用我国省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较大。黄文正(2010)实证指出,发展中国家要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必须改进人力资本积累效率,才能利用其要素比较优势不断进入更先进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分析方法

(一)要素密集度分析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生产两种产品各投入的要素数量不同,但只要投入的相对比率相同,那么它们的要素密集度就相同。按照使用要素数量的不同程度可划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分别用CI、LI、TI表示)。

(二)贸易竞争指数

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越接近-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 Bela)于1965年提出,指一国某商品出口额在全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中的比重与该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国某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RCAij=(Xij/Xj)/(Xin/Xn)。RCA指数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摆脱苛刻理论假设的制约,因而较适合分析现实的国际贸易结构。不过该指数也易受产业和贸易政策的干扰,从而导致不能真实反映一国实际的资源禀赋优势。一般认为,RCA大于2.5,则具有强竞争优势;若在1.25-2.5之间,则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指数小于0.8,则是弱竞争优势。

数据分析

(一)要素密集度分析

最为广泛的产业界定标准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考虑到数据的全面性采用SITC3版,全部商品按经济类别划分为10大类,其9类为未分类商品(见表1)。

表2的计算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大;资源密集型出口比重逐年下降;劳动密集型出口份额基本稳定,略有下降;技术密集型则稳中有升。说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后,出口结构逐步向着技术密集型商品转型,向着产业链的高层次发展。同时不能不看到,我国人口红利在渐渐消失,这也是促进转变的客观存在。

(二)TC指数和RCA指数分析

衡量贸易竞争力通常是以该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的高低程度来进行。而RCA计量单位的差别会影响到衡量的准确性;产业分类过于概括容易低估产业内贸易,分类过细又会造成指数在各期之间的剧烈波动,需要综合考虑(见表3、表4)。

可以看到8类产品的TC值接近1,RCA接近2.5,说明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即我国加工制造业优势明显;0类(食品)、6类(轻纺)的TC值均为正,说明有较强竞争力;6类RCA值在1.25附近,属于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7类产品的RCA值逐年递增,且均大于0.8,TC值也表现出递增趋势,说明竞争力在逐步增加;9类产品的竞争力薄弱,TC值接近-1。总体而言,6、7、8类产品(轻纺、橡胶、冶矿、混合加工、化工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竞争优势,9类产品竞争力最差。虽然我国外贸竞争力呈逐年增强态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已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仍强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说明我国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子中,数量因素贡献较大,质量和效益因素贡献较小;外贸增长潜力较强而效益较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贸易条件在逐年恶化,贸易利益没有与贸易数量同比例增长。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仍主要来自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流通和研发环节处于劣势,在资本、技术和品牌方面与贸易强国差距仍较大。

政策建议

(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现实选择

可以通过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或者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拓展出口增长空间。另外,可以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来发展服务贸易,这也符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二)积极推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我国目前资本密集型产业初具竞争优势,但资本、技术要素供给量相对不足,因而发展就要重点突出、分别突破,否则易造成资源浪费。

(三)尽量转化不可实现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源

随着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将不可实现优势转化为可实现优势的必然要求,也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通过产业结构改善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指出,一国的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等四大因素对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创新能力是关键。因此,竞争优势的取得最终落实到其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改善上。政府应扮好“守夜人”角色,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必使其拥有的生产要素发挥最大效用,从而促进产业结构改善。

(五)积极关注经济环境变化

鉴于我国出口品普遍竞争力偏弱的现状,应保持一定的出口退税政策,兼顾整体和结构,综合调整。发达国家大多采取各种非关税壁垒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及利益相关者。受制于严格的进口标准、繁琐的检验和评定程序,我国原本比较优势偏弱的食品、农业原材料出口更是雪上加霜。而一些工业制成品,往往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致使其竞争力无法得以体现。对此需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同时也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渠道来维护自身权益。

研究表明,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是实施竞争优势导向的平衡发展战略。即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完善外贸促进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培育世界品牌;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培植企业集团,推进对外直接投资。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都产生了重要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的上升,使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正在悄然改变。

参考文献:

1.Specialization,product development,evolution of the institution of the firm,and economic growth.Xiaokai Yang and Jeff Borland.[Clayton,Vic.]:Monash University,Dept.of Economics,1992

2.Intra-Industry Trade in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Differentiated Agri-Food Products between Hungary and the EU at the Xth EAAE Congress‘Exploring Diversity in the European Agri -Food System’,Zaragoza(Spain),August 2002

3.Havrila,Inka and Gunawardana,Pemasiri.Determinants of Export Supply of the Australian Textiles Industry.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2006,36(1-2)

4.蓝庆新.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与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世界经济研究,2003(1)

5.傅朝阳.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4)

6.章志键,贺艳,朱金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价格月刊,2009(4)

7.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