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歌声里的墓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歌声里的墓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千山万水走遍,只为一睹你那不老的容颜。飞机上,透过舷窗,看到云天之下的风景,我就为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是何其的幸运和自豪。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便悲风凉意地涌了出来。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虽然我去台湾不是行走蜀道,但分明能觉出李白对行走蜀道路途时的惆怅与无奈。从我居住的城市去四川,现已是朝夕之间的事。那里来的蜀道难?如果在李白时代,让李白去一趟台湾,估计他也会写出一篇类似于蜀道难这样的文章的。现代人真是好,压缩了时间,却放大了自己内心的欲望。

到了台北,我就一头扎进了台北街头,希望自己能好好感受一番陈映真先生笔下的那些台北人,还有台湾岛上那些去国离乡的文字里表现出的所有情境与意趣,乡土与思念,像两把铁锤,敲打着我的心。两个小时过后,在一间门面不大的餐馆里,我听到了自己熟悉的歌声。走进去,是一家面馆,食客还不少。但我却没有食欲,只是想听一听十几年了在自己心底流淌过的旋律。等到有人过来招呼我,我才悻悻而退。然后就为邓丽君而悲愤不平。现在两岸直航,可以自由行走,如果她能逢着这样的机会,也就不会有走遍世界唯独没有踏上祖国大陆这块土地的遗憾了。夜色下的台北,更像是一个迷离暧昧充满感性的女人。对这样的女人,我躲得远远的。明天,我决定要去一个叫筠园的地方,去看看自己至今热爱的邓丽君。

筠园位于台北县金山乡,导游说,台北去筠园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然后我就踏上了去筠园的旅游车。虽然经过了台风“莫拉克”的侵袭,但眼前并没有看到灾难遗留下的太多痕迹。沿途的滨海公路,一直向我呈现着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风景,基隆,万里乡,金山乡等城镇,像照片一样从眼前过去,让我这个北中国来的人,恍然进入到了一个童话的世界。

一个小时过后,旅游车拐入了一条盘山公路,随着公路的升高,慢慢就看见金宝山陵园的大门。下了车,经过人们的指引,我便向筠园奔去。比起金宝山其它墓园,筠园更像是一个独立出来的墓园,显得有点偏僻。但风景却很开阔,向下望去,可看到深蓝的一湾海水,沉静深邃。放眼整个陵园,也最数邓丽君的墓园特别和热闹,每天这里都会迎来世界各地歌迷的凭吊。邓丽君的家人也为这些远道而来的歌迷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在墓园的设计上尽量体现舞台的特色,就是在甬道的花栏杆上,也是显出与其它墓园格局的不同。尤其是那尊站立的邓丽君全身铜像,高度和邓丽君本人相仿,初看第一眼,便觉和真人一样充满温馨动人的光彩。整个铜像神肖毕现,向前伸张的手臂,迎风飘然的头发,让人想到邓丽君生前在舞台上和生活中时刻流露出来的亲切微笑。给前来走进看她的每一个人,以温暖的感觉。

旁边不少人在忙着拍照,还有的在那个巨大的钢琴键上踏踩着,于是那个风靡全世界华人的歌声又轻柔唱响起来。“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来,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听歌思人,仿佛又让人看到了邓丽君在舞台上翩翩歌舞的样子。

再走过去,就是邓丽君墓。墓两边由绿色植物围绕,黑色大理石铺就的墓棺显得庄重悲肃,上面雕刻着由几十朵粉白色的玫瑰组成的花环,顶端是邓丽君的半身卧像,下面刻着“1953~1995”字样。旁边是一帧邓丽君的半身彩色相片。周围是歌迷们为她敬献的各色鲜花,她们希望用不同的花朵,给这个用歌声和笑容感染和鼓舞过许多人的孤苦灵魂以永远的抚慰。墓地另一侧,矗立着一块石头,上面镌刻着宋楚瑜先生亲笔题写的“筠园”。其中的筠,取邓丽君原名最后的一个“筠”字。放眼看去,整个墓园一如邓丽君生前向往的那种生活,散发出朴素自然而又充溢着艺术魅力的氛围。

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听到邓丽君的歌声的。那时候的邓丽君已经成为大陆年轻人的偶像。她的盒带已经红遍了大江南北。那时候,我正在当兵,年轻的心,青春的梦,就这样因为邓丽君的歌声和她甜美的微笑,成了我和我的战友们的梦中情人。虽然邓丽君的歌声温婉细腻,但我们就像唱军歌那样的吼,还别说,经过我们吼出来的“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还真是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那些地方上的老百姓,常为我们的歌声感染,驻足听我们歌唱。后来我脱下了军装,但邓丽君的歌声却始终相伴着自己,任时光流转,一年又一年。

邓丽君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她向往的大陆的土地上演唱过,虽然大陆喜欢她的歌迷人数最多,但由于特殊的原因,她终没有踏上这片故乡的土地。如果她能活到现在,看到两岸关系趋向平稳,我想她一定会欣然来到她朝思暮想的故园,唱自己在世界各地演唱过的那些歌曲。只可惜,这只是她内心一个只能想而不能做的梦想,这样的感受只有她知道,这样的滋味也只有她一个人来默然承受。从她唱的那些歌里,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她对故园的眷恋和思念。只可惜天不假年,正值盛年的邓丽君,竟因哮喘病魂断泰国清迈。只余一缕暗香和悲情缭绕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

邓丽君让人感慨的另一个原因,是她的演唱事业因为各种原因而烙印上政治的色彩,而她本人也或多或少成了这种政治的牺牲品。尤其是“护照案”,成了邓丽君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甚至到她在世时光的最后一刻,都难以消除。那时台湾许多艺人为了出入方便,都有一本外国护照,邓丽君持有的是印尼护照。但她却遭到日本当局的驱逐。日本去不了,她只有返身台湾,但台湾又以“逾期不归”拒绝她回去。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行,可以想见,26岁的邓丽君当时是多么的惶惑和无助。举目茫然,四海皆空。她只好留在香港发展自己的歌唱事业。到了香港,举目无亲,最大的障碍是她不懂粤语,她只好一句一句地学,倔强的性格使她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并渐渐迎来自己演艺生涯的春天。就在她感到欣慰的时候,台湾又让邓丽君回去。单纯的邓丽君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台湾当局手里的一张牌。正是这种无可把握的悲剧性,被政治浪潮的泥沙裹挟进大时代的个体命运,使邓丽君背负了一般人想象不到的痛苦。当然,最让人难过的是,作为一个女人,她的情感世界一直处于封闭的状态,虽然她也曾梦想过心中的白马王子,但也是因为许多原因终究成为一场梦。六次恋爱,六次都是以自己的伤心落泪为代价为句号,那颗渴望爱的心终于疲惫,并渐对异性之爱感到厌恶可憎。有人做过统计,邓丽君唱的最多的是情歌,最让人欢迎的也是情歌,但唱过无数情歌的她却得不到有情人的爱惜。爱情,对邓丽君来说,已是心底不能触碰的伤疤。于是,生前不能享受爱情的甜蜜,死后,她只好以一身婚纱,躺进那个没有世俗纷争明净安详的天国,看这世间红尘滚滚纷纷攘攘。

尽管自己已是享誉世界华人娱乐圈的天王级巨星,但邓丽君仍低调生活,少有绯闻缠身,一直以自己的朴实,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演唱,给人们送去心灵的安慰和美好的祝福。这大概就是邓丽君能够赢得那么多人喜爱她的原因。

一缕清冷袭来,眼前突然迷茫一片,抬头看天,竟有丝丝小雨悄然飘起。恰好这时,筠园上空响起了邓丽君的那首《一个小心愿》的歌曲,一个小心愿,藏在我心间,愿那小雨洗去尘烟,一个小心愿,藏在我心间,愿那小雨烦忧都洗遍。歌声里的墓园,似乎在这细雨的背景下,显出一种悲凉的味道。好像是让我们这些墓园里的人,也来分享邓丽君生前的种种不幸和痛苦。

邓丽君生命的最后时光,更是让人感慨不已。她几乎没怎么回到过台湾。她一直辗转于法国、香港、泰国,虽然她出生在台湾,家在台湾,但对于邓丽君来说,家,已不是台湾二个字那样简单的了。这种无根的生活,常常让她感到悲伤,犹如飘泊的浮篷。即使自己粉丝无数,演艺事业达到了许多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但她仍是形单影只。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她真的有想回大陆开演唱会的想法,时任中国文化部部长的刘忠德就曾对记者说,连他当时都在尽力促成邓丽君来大陆演唱的机会。可惜的是,机会来了,是邓丽君自己退缩了。她做梦都想到北京演唱,但最后却又犹豫了。这种矛盾心情,说到底还是过去的政治因素在她心里作怪。她可能没有想到,世上有些事,一错过,就会是一生的遗憾。是用什么也追补不回来的。

现在邓丽君不用漂泊了,能安静地在筠园渡过一个又一个黄昏与日落。听海浪的呢喃,风儿给她带来四季的讯息。有这么多的歌迷来看她,我想她是不会寂寞的。而我,这次筠园之行,注定要为一个早逝的生命怀有深深的悲恨和惋惜。但愿我的到来,能给静静长眠的邓丽君,送来大陆同胞的问候。也希望她能感觉到,我千山万水而来,只是想再一次能听到她动听美好的歌声,看到她安息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如果我的到来能够慰藉她孤独的灵魂,我愿一年一次的来看她,如果这样还不能减轻她心头的痛,那我就一月一次的来,守候分担她在天国里,独自品尝的那份忧伤和寂寞。

细雨。歌声。墓园。镶嵌在大理石上甜美凝固的微笑,构成了雨中筠园最温暖的一幕。雨,淅淅沥沥地落着。整个墓园凄清迷离。雨中,筠园,金宝山,和我越来越远。

车厢内,邓丽君曼妙无比的歌声,海水一样的在我心底流淌、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