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要这样和孩子沟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要这样和孩子沟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庭教育,其实是家长与孩子心理沟通的过程,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心理战”。所以,家庭教育要讲究谋略,家长要研究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通过经常与孩子平等地对话,准确掌握孩子的心理脉搏。以下这些平时不被我们重视的沟通方式就存在很多缺点,家长朋友一定要避免和孩子这样沟通哟!

指责埋怨型沟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成天跟在你后面洗衣服,我是你的佣人啦!”

“你玩不够啊!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

“你看你桌子乱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 指责和埋怨。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家庭未解决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

迁就讨好型沟通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

“怎么,你不喜欢这个蓝色的小熊吗?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小熊呢?我明天去给你另外买一只。”……

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家庭成员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的人格特点。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有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但是,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家庭内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后,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

超理智型沟通

“妈妈,我要买自动铅笔。”“为什么要买?”

“原来那个坏了。”

“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

“好了,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小孩子要知道爱惜物品。”……

超理智型沟通有一大特点,那就是父母“教育”意识、“规范”意识过强、戴着过滤镜看孩子,孩子的一切成就、优点都被过滤掉,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规范孩子。

这是一种严重缺少感情的沟通,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这种沟通有时会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一些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可能都是一个十分规矩的“好孩子”,但在进入社会的关口或以后,可能出现种种适应障碍。而刻板、缺少热情、固执、偏执、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会成为在超理智型家庭沟通下长大的孩子的人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