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肺癌;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022-02

肺癌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因绝大多数来自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上皮,故又名支气管肺癌,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青年人患肺癌的报道呈逐渐增多趋势,应引起重视,因此,对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势在必行,现将有关肺癌的影像诊断及新进展报道如下:

1 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1.1胸部正侧位片

优点:能观察胸部各结构的全貌,能大致确定肺内肿块、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胸腔积液,横隔位置等,故常规胸片是阅读CT片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缺点:密度分辨率低,前后组织结构相互重叠,密度低的病灶以及隐蔽部位的病灶容易被遗漏。

1.2体层摄影检查

优点:消除体层面前后结构的重叠,分为纵隔支气管体层和肺部病灶体层摄影。支气管体层摄影可显示支气管病变,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狭窄、阻塞以及支气管管壁浸润增厚、管腔内外及管壁肿块等。在正位体层片上可显示两侧主支气管上叶支气管、其尖支、右中间段支气管、下叶基底干、左下肺支气管等。侧位倾斜体层摄影除能显示上述支气管外,还能显示向后走行的支气管,如上叶前后段、中叶和下叶背段支气管。因此,疑中央型肺癌者应首选支气管体层摄影。与CT检查相比较,体层摄影能显示支气管的连续性,且整体观念强,不会遗漏。但如支气管被完全阻塞,阻塞远端无气体则体层就不能显示阻塞远端的情况。体层摄影检查对显示支气管管壁、管内及管外轻微的改变敏感性不及CT[1~3]。

1.3 CT扫描检查

CT扫描检查是横断面成像,消除了周围的干扰,适于检查平片和体层摄影不易发现的隐蔽部位的病灶,如肺尖部、心后区、奇静脉食管窝、后肋膈角及脊柱旁沟的病灶,其密度分辨率高,对密度低的病灶如胸膜下结节,在肺门的纵隔淋巴结的显示及肺癌的分期方面优于胸部正侧位片及体层摄影。以CT值区分病灶的良恶性,有人提出CT值大于175 HU的为良性,低于149 HU良性机会少。实践证明CT值的绝对数不可靠。目前国内外采取CT值净减法,增强前后比较来区分良、恶性,CT值增加幅度30 HU以上者为恶性,小于20 HU者都为良性[2~4]。CT值的幅增主要反映病变内血供的丰富程度。因肺癌多数血供丰富,增强前后幅度大,而结核球内几乎无血管,增强前后的幅度小或者完全无增强。CT值的测量应避开钙化、空洞,不要靠近病灶边缘,以免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并且尽可能用区域值,增强前后用同一层面、同一部位。

1.4 MRI检查

优点:无X线损伤,三维成像,对肿瘤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如侵犯胸壁或纵隔的评估优于CT;不用造影剂即能显示血管结构,对肿瘤是否累及血管壁,有无静脉瘤栓形成,分辨肺门处血管与肿块或增大的淋巴结,对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显示优于CT[5,6]。缺点:MRI检查时间长、费用高、空间分辨率差,不能直接显示叶间裂、肺部微细结构如小支气管、肺间质的小病变以及病变周围的微细结构改变。如肺癌的毛刺征象,MRI的显示不及CT,故CT、MRI不能相互取代。

1.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

由于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DSA成像技术应用广泛,如用于肺癌的供血动脉的寻找[7~9]。肺癌供血动脉的DSA表现如下:①供应肺癌的支气管动脉增粗、扭曲,分支增多;②肿瘤内出现肿瘤血管,瘤内大量的纤细、扭曲、杂乱无章的新生血管;③出现肿瘤染色,即在造影的毛细血管期,大量的新生毛细血管显影,导致肿瘤密度普遍增深;④出现血管湖和血管池,由于肿瘤破坏血管使造影剂在肿瘤组织内溢出而产生团状或片状的密度增高区;⑤肿瘤对血管的破坏使血管短路或分流,导致从支气管动脉注入的造影剂不仅仅从支气管静脉引流;⑥转移的淋巴结显影,即转移的淋巴结产生与原发病灶相同或类似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

2肺癌的表现及转移方式

2.1黏液嵌塞

见于中央型肺癌。肿瘤向支气管内生长,将支气管堵塞,阻塞的远端支气管有黏液潴留,支气管内分泌物和黏稠的白色黏液、脓液或其他分泌物聚集浓缩,构成气管“铸型”,故称黏液嵌塞。CT表现为一条或几条梭形条状或分叉状软组织密度影,其长轴指向肺门,肺门影增大,增强扫描肺不张在被强化的肺叶内,含黏液的支气管未强化,呈低密度条状影,常伴有支气管扩张征象[8,9]。

2.2肺血管的改变

癌组织直接侵犯邻近血管或癌性肿块,肿大的淋巴结压迫邻近血管,导致血管狭窄变形,形态不规则或中断,伴随支气管梗阻而出现肺血管的改变。如肺不张时相应的肺叶内肺血管移位和聚拢,若局部肺气肿时血管变稀少,中央型肺癌常对纵隔肺门区域的大血管如上腔静脉、肺动脉浸润,粘连包绕。增强CT扫描显示肺动脉充盈造影剂后的管腔形态及肿块与血管的关系,当肿瘤浸润血管周围脂肪时,原低密度的脂肪层密度增加,肿瘤包绕血管时,可见血管壁不规则增厚,边缘模糊[9,10]。

2.3胸腔积液

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多在同一侧,与普通胸腔积液不同的是,不产生明显的占位效应,纵隔不向健侧移位,膈肌的位置下移,多为合并肺不张所致。无论在胸腔积液中是否找到癌细胞,都意味着胸腔转移和侵犯。CT显示胸膜不规则增厚及壁结节更加支持胸膜受侵的诊断。

2.4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肺癌导致淋巴结转移时患者预后较差,CT扫描显示无名血管周围、器官前、主-肺动脉窗、隆突下,奇静脉组、肺门淋巴结增大。其长径大于1.5 cm,短径大于1.0 cm作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

2.5肺癌的转移方式

中央型: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直接侵犯、气道播种;周围型:胸膜和胸壁的浸润、纵隔的直接侵犯、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转移。

[参考文献]

[1]董伟华,肖湘生,李惠民,等.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癌血供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7):612.

[2]Osaki T,Oyama T,Takenoyama M,et al.Feasibility of induction chemotherapy using bronchial arterial mfusion for locally of induchi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a poilot study[J].Surg Today,2002,32:772.

[3]孙应实,韩铭钧,黎庶,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及其检测能力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1113-1117.

[4]李红,杨仁杰.中央型肺癌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354.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结节病学组.结节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第二次修订稿)[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12:243.

[6]顾占军,潘纪戌,于经瀛.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303.

[7]潘纪戌.CT与高分辨率CT在胸部结节病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4):295-298.

[8]钱兵.结节病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265.

[9]田建明,郝强.加强基因水平上的影像医学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10):653-654.

[10]罗良平,陈金城,张海伟,等.肺鳞癌和肺腺癌c-erbB-2及bcl-2表达水平与其影像学表现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16(1):21-24.

(收稿日期:2008-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