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基本方法之二次抹压工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基本方法之二次抹压工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的,不少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是从裂缝开始的,如何控制和处理混凝土裂缝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回避的一个技术问题。现实操作发现二次抹压工艺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二次抹压;抹压工艺

Abstract: In the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the concrete crack is widespread, many concrete structure destruction starts from crack, how to control and treatment of concrete cracks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s an unavoidable problem. Practical operation found two times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ncrete process of crack.

Key words: concrete crack; two pressing; pressing process

中图分类号:TU74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的,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形式多样,不少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是从裂缝开始的,有的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降低结构的刚度,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如悬挑结构固定端处的明显裂缝。有的虽对承载力无多大影响,但会引起钢筋的锈蚀,降低耐久性或发生渗漏,影响使用功能,如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裂缝的产生,必然会对工程造成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控制和处理混凝土裂缝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回避的一个技术问题。现实操作发现二次抹压工艺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混凝土的二次抹压工艺是指在混凝土刚振捣完毕,为控制其沉陷及收水作用产生的非结构性表面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及终凝前,两个不同时期采取的对结构或构件面层混凝土进行压实抹平,防止开裂的技术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开展,在众多的工程实践中得到证明: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混凝土表面裂缝控制的好坏。在屋面及地下防水工程中,最有效的措施还是如何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保证防水水泥砂浆和细石混凝土表面不开裂。如果混凝土表面已经开裂,无论采取何种柔性防水材料补救,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一线技术工人都很有必要掌握混凝土的二次抹压工艺,运用它来控制混凝土的表面裂缝。

1、施工总原则

根据所浇筑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本身的具体特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外界环境因素,在混凝土浇筑中,安排适量人员,掌握好较准确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二次抹压工艺,以获得较理想的施工效果,其施工总原则是“多遍抹压,分遍成活”。

2、应用范围

需抹压平整的外露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面均要做二次抹压工作,如各类预制板、屋面板、梁、屋面梁、大型桥梁等构件,以及现浇结构的基础底板、楼板、设备基础、厂区及交通用的混凝土路面等。

3、人员安排

根据所浇筑混凝土平面面积的大小、浇筑速度、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天气、温度状况、混凝土初凝及终凝时间确定所需的具体人数,一般可安排4—5人,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或减小1—2人,总之,以能够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为准。

4、施工机具

平板振捣器1—2台,2m长木刮杆(基本刨光)或为铝合金方3—4根,木抹子(抹面基本刨光)4—5个,铁抹子(抹面为光面)4—5个。

5、抹压时间

对所浇筑的结构或构件,在混凝土初凝前做完找平工作,在混凝土终凝前做完压平或压光工作。在抹压时,一定要根据天气温度状况掌握好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初凝或终凝的具体时间,力求抹压后,混凝土表面效果理想。

6、抹压工艺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Z04—92)第4·4·10条对采用不同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浇筑层厚度的规定,对结构或构件厚度以200㎜为界限,分两种不同厚度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

6.1厚度≤200㎜的结构或构件

此厚度范围内的结构或构件多为预制楼板、屋面板、屋面梁及现浇楼板,厂区及一般的交通道路,水池等构筑物的基础底板等,其特点是结构或构件承受的荷载不是很大,本身厚度较小,配筋率不高,且钢筋直径较小,多为单层网片,甚至为素混凝土结构,浇筑时一般采用平板振捣器即可满足要求。

此种结构产生表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初凝和终凝过程中的收水作用。结合该类结构混凝土振捣的具体方法与特点,其二次抹压工艺按下列要求进行3遍抹压:

第1遍:由于刚经过振捣的结构或构件表面已基本平整,只需采用木刮杆将混凝土表面的脚印、振捣接槎不平处整体刮平,且使混凝土的虚铺高度略高于其实际高度,刮平抹平,力度要基本均匀一致。

第2遍:当混凝土收水并开始初凝时(以可踩出脚印,但不下陷为准),用木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工作,此遍抹压工作用力应稍大(以能感觉到混凝土的柔和性为准),将面层小凹坑、气泡眼、砂眼和脚印等压平,使面层充分达到密实,与底部结合一致,以消除此阶段由于混凝土收水硬化而产生表面裂缝的可能性。

第3遍:当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此遍抹压工作,抹压时应视结构或构件表面是否还要施工建筑层而选择用木抹子或铁抹子进行抹平工作,如果该结构表面还要做其他面层则选用木抹子,以保证经过抹压后的面层粗糙,与日后面层结合良好,如果该结构表面无其他面层,则选择用铁抹子进行第3遍抹压,以保证表面平整、光滑。此遍抹压用力应比第2遍抹压再稍大一点(以能感觉到混凝土的干塑性为准),使混凝土的面层再次充分达到密实,与底部结合一致,以消除混凝土由初凝到终凝过程中由于收水硬化而产生表面裂缝的最大可能性。整个抹压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6.2厚度大于200㎜的结构或构件

此厚度范围内的结构或构件,多数为较特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用的结构或构件,如重型现浇厂房和核电站用厂房的基础底板,大型设备基础、大型预制桥梁、大型预应力构件等,其特点为结构所承受的荷载较大,其本身厚度较大,属于典型的厚大结构类,甚至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配筋率较高且钢筋直径较粗、较密,多数为双层钢筋网片,甚至为多层钢筋网片,且顶面与底面钢筋设有拉接进行连接。混凝土浇筑多数为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故此种厚度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浇筑时,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捣棒。

此种结构其表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初凝和终凝过程中的沉陷及收水共同作用所致,其中以沉陷作用为主,其二次抹压工艺可按下列要求进行表面的二次振捣与三遍抹压。

表面的二次振捣是指根据平板振捣器的有效作用深度(一般为20cm),插入式振捣棒刚振捣完毕,即用木刮杆将混凝土表面刮到基本平整,再用平板振捣一遍,以保证混凝土内部及表面均充分密实,不致于混凝土内部出现蜂窝孔洞,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保证振捣后的混凝土面标高应比实际标高稍高,具体高出值应根据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总厚度等特征值确定,一般可按经验取值。在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时,其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部分边缘,前后位置搭接3—5cm,在每一位置上连续振动的时间一般保持在25—40S,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泛浆为准。

三遍抹压按≤200㎜厚度的二次抹压工艺操作。

7、注意事项

(1)混凝土浇筑时的虚铺厚度须稍大于所浇筑混凝土的实际厚度,尤其对水灰比高、坍落度大的混凝土,更应注意。以保证混凝土收水作用后的实际厚度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2)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抗渗性以及耐久性等一系列性质都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有关,所以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在混凝土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捣实,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对于大于200㎜厚度的混凝土,必须先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后才能使用平板振捣器对其面层进行振捣,在对面层进行振捣时,应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

(3)对厚度大于200㎜的结构或构件,应严格控制其上层钢筋保护层厚度,否则会加大出现表面裂缝的可能性。

(4)对掺外加剂(如缓凝剂、早强剂等)的混凝土,应掌握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

(5)若所浇筑的结构或构件的表面为施工缝(如厚度相当大的基础底板、设备基础等,须分为几层浇筑),则混凝土表面只需一次振捣即可,不必再进行三遍抹压工艺。

(6)做完二次抹压工艺后,应及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养护。

(7)抹压时应注意各遍抹压用力的大小及力度均匀一致。

8、质量标准

通过二次抹压的混凝土面(施工缝表面除外),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无裂纹、浮浆、起砂等质量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