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R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720(2009)36-1967-02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给流行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随着鸡西市人口的不断增加,麻风病仍然散在发生,麻风病现症病人数不断增加,现对2001~2006年鸡西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低流行状态下有效地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鸡西市麻风病患者名册、病历及麻风病防治管理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鸡西市统计局年鉴。

1.2 方法 按人口平均数计算发现率、患病率,结合新发现病例性别,确诊时年龄、病期、发现方式、型比、传染来源和畸残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诊断、分型和畸残分级标准按《麻风病防治手册》。

2 结果

2001~2006年,鸡西市共发现麻风病患者15例,平均每年发现3例,年平均发现率0.1 5/10万。鸡西市辖鸡冠、恒山、滴道、梨树、城子河、麻山六区,虎林市、鸡东县、密山市,病人发病呈散在性分布。男lI例,女4例,男女性比值:2.75:1。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35、42岁。工人6例(40.0%)、商业服务5例(33.3%)、农民3例(20.0%)、无业1例(6.7%)。

BT型5例,BL型、LL型各4例,TT型、BB型各1例。15例传染来源不明。皮肤科门诊发现13例(86.7%),接触者检查发现2例(13.3%)。病期最短3个月,最长10年,2年以内早期发现病例10例,占66.7%,发病5年后才发现2例,占13.3%。II级畸残4例,占26.7%。完成联合化疗5例,外迁4例,现症6例。

3 讨论

麻风病是一种毁容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曾是一种常见的病,病原菌是麻风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完整的杆菌为直棒状或稍有弯曲,长约2~6微米,长约0.2~0.6微米,无鞭毛、芽孢或荚膜。非完整者可见短棒状、双球状、念珠状、颗粒状等形状。数量较多时有聚簇的特点,可形成球团状或束刷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麻风杆菌新的结构。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为红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1小时或紫外线照射2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为例)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在黏膜以甚为常见。此外骨髓、、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主要是鼻黏膜)排出体外,其它在乳汁、泪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麻风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直接接触传染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的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粘膜的接触所致。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但这并不排除偶尔接触而传染的可能性。间接接触传染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视。其它传染方式从理论上说,麻风菌无论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体而致成感染。近来有人强调呼吸道的传染方式,认为鼻黏膜是麻风菌的主要排出途径,鼻分泌物中的麻风菌在离体后仍能存活相当的时间,带菌的尘埃或飞沫可以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虫为媒介可能造成麻风的传染。然而,对这些看法尚有争论。而且在麻风的流行病学方面还未能得到证实。

鸡西市2001~2006年共新发现麻风病15例。新发现患者性别分布,男女比例为2.75:1,可能原因是妇女外出活动少,男人接触地方及人群多于女性而增加感染机会。在职业分布上,40.0%的麻风病人是工人。麻风病防治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暂住人口、在工厂的工人中。另外要加强麻风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加大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及早发现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