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西民歌传承人现状与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西民歌传承人现状与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其民歌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社会的变革更新,广西民歌这一古老的传统生存环境堪忧。更为重要的是,民歌传承人需亟待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广西民歌;传承人;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68-02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原生民歌风格多样,旋律优美,演唱技艺高超,地域风格浓郁,作品数量浩如烟海。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态环境以及劳动生态方式发生变化,一些民歌种类正在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所以对于民歌传承人的保护与挖掘刻不容缓。

一、原生民歌现状

遍布乡野的民歌曾是民众生存的方式,是展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调适族群关系的纽带,是民族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凝聚力的标志。广西是民歌的海洋,以饭养身,以歌养心。但随着全球化现代文明、科技一体化的物质手段与市场经济的冲击,使民歌文化逐步丧失生存空间,民歌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巨变,男耕女织、以歌传情的民俗事项逐渐消失。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主任徐寒梅教授在创办“民族音乐表演”班之前做过一些调查,走访了广西14个县市,所见所闻让她感到恐慌。一些地方不讲方言、不唱民歌、连传流已久的仪式活动也接近消失;会唱民歌的人大都都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的歌手较少见,随着青年外出打工,电视、互联网普及,男女间自由交往、交流感情的方式增加,民歌赖以生存的条件日益受到破坏,歌会等活动也渐趋消失。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原生民歌,现在消亡的速度非常之快,有的甚至是整个品种的消亡,像东北森林号子、嘉陵江号子,它们产生于人们的日常劳作,但是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现在会唱的也屈指可数了。2010年我曾与导师去广西田阳、田东两县采风,记得当地一位嘹歌歌手说:“听歌的人一般是老年人居多,青年人也有但是较少,现在小孩都不去学了,想着他们的学业和前途,都不愿意学唱山歌,有的就去外面大城市打工……”;84岁的壮歌师岑文光言谈透出对黑衣壮民歌传承担忧:“我20岁时,通过家父传教,能熟背所有山歌套路,大概有(长歌、排歌、短歌)100多套,现在记起来的顶多十几套,如果再过五年十年,我们这些人走了,看来山歌也灭种了。听到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不免感觉有些心酸,这些宝贵的财富正悄悄地离我们远去。

唐钱华以柳城县太平、冲脉两地壮欢歌手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实地调查、访谈,发现壮欢传承总体状况呈衰微之势,存在传承人老龄化、断层现象明显、传唱水平降低、内容简化等问题;意识形态影响、大众文化冲击、民族语言运用减弱、文化功能转变、民族文化认同淡漠是壮族民歌传承困境的根源。

二、民歌传承人现状

广西民歌传承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传承主体正面临现代文明与技术理性的冲击,经济因素与强势文化、政策干预主题的缺失,使得民歌传承人生存状况日益恶化。

第一,人员青黄不接,传承人主体萎缩。在民歌生存境况不佳的大背景下是应有之意,在全国各民歌区域情况大多相同,在广西这一片歌海中,情况也不容乐观,越来越少的黑衣壮人会唱黑衣壮歌、会跳黑衣壮的舞。“人走歌走”,是民歌的危机所在。民歌传唱主要靠歌手口耳相传,多年来,传统民歌因为自身的区域性特点,靠民间艺人集体创作、口头传承等不利于传播。而现在的年轻人或迫于生活压力无心学歌、或钟爱通俗歌曲,随着老歌手相继去世,许多优美动听的民歌也随之而去。据调查,在广西,50岁以上的歌手占到了一大半,30岁以下的很少,一些民族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甚至大部分不会说本民族语言。

第二,传承人教育面临困境,这也是直接导致传承主体的缺失。

首先,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的教育和汉族学生几乎没有区别,统一使用的教材不利于民族学生使用和发展民族文化,造成民族自身对本文化的陌生与隔阂;其次,多数少数民族的青少年无法继续深造就不得以辍学,受现代社会商品大潮诱惑而外出打工,这就使得民族传统文化无法以正常的途径得以传承。

第三,传承人生活状况恶劣。

无论是嘹歌还是侗族大歌,这些原生民歌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是融在他们血液中的一部分。然后,受到当下经济发展潮流和外来文化双重冲击下,他们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了。曾有务农歌者形容他们自己:已不再是年轻的他们常年在家,肩负照顾家庭的重任,并为温饱问题而在田间忙碌。闲时,几人凑凑唱唱歌,为的是娱乐,打发时间,或者能碰到机会去演出,补贴家用。

第四,传承主体审美趋向冷淡。

原生民歌曾是壮家儿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他们思想沟通,经验交流的重要形式。时至今日,她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逐步的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仅留一丝余脉。曾听闻数名研究民族音乐的同学讲起他们下乡采风的经历,说在他们采访、录制时,除了一些年长的歌者并无围观人群,年轻的只是打听状况便立即散去。作为主体的他们已经不热衷于这类活动了,受现代文化影响,他们接触的都是一些动感的现代歌曲,对于老祖宗的东西已经没有兴趣。一些仪式活动也渐渐退出舞台。“民歌会”,曾是这片热土上各民族的集结大会,人们在这里尽情唱跳,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情感,但好景也依稀不在。“民歌会”,规模不断萎缩或消失。随着大量青年外出务工,电视、互联网的普及,男女间交流方式增加,民歌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此外,农民生活方式和物质条件也日益改善,使一些民歌失去了演唱环境。比如,现在盖房用水泥构件,不再用木头做梁柱了,“盖房歌”、“上梁歌”就失去了基础。

三、发展与继承

随着经济发展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以民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原有的传承方式是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民歌传承发展的需要的,必须另辟蹊径。受到当下文化冲击,民歌已经慢慢消失在我们视野中,众多口头传统和民间艺术面临着人去艺绝、人亡歌息的危险,正因如此,保护传承主体就成为保护民歌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和当务之急。对于这种变化,如何在新的历史文化生态下保护与培养民歌传承人,使其延续发展,不少论者给出其观点,如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家族模式、培训班模式、艺术训练演艺团体模式、学校教育培养模式、民族文化旅游等。

(一)构建歌师传承保护机制

要秉承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整体保护原则和活态保护原则。要使民歌源远流传下去,应该让歌者具有对文化的支配作用和享受地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发挥他们的文化创新能力来创造文化和改造文化,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原生民歌传承与发展的当代意蕴是“回归自然、提倡个性、接续历史、重寻祖根”,这种观点符合民歌原生态的本义。原生民歌传承保护的关键不是“物”,而是“人”。只要传承人及其所托的文化传统得到保护,歌师传承机制会发挥其根本作用。

(二)政府积极正面调配与扶持

要多层次关系和爱护民间艺术家,对民歌文化传承发展做出贡献的民间艺术间,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使得他们生活有基本的保障。政府组织各种传统的歌圩、歌节,举办民歌比赛,开办少数民族歌手班培养年轻歌手等活动。如武鸣每年举办的“三月三”歌圩节就办的如火如荼;南宁国际民歌过节推出了不少的年轻歌唱演员,使的传承队伍不断壮大。

(三)民歌传承引入现代学校教育

樊祖荫教授十分欣赏“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他认为民歌的传承,长久以来,主要依靠家庭、歌师两个级别传授,以及村落群哥活动中相互影响,效仿等方式来实现的,他受到人们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及歌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制约,具有不稳定的自然传承性质,歌手学习班意义重大。

近十年来,全国各民族地区的中小学陆续开展了本土音乐教育,内蒙古、新疆、贵州、广西等省(区)开展得更为普遍;高等艺术院校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也已开始得到重视。在少数民族音乐艺术院校中,他们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或特色班,如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长调、马头琴专业;新疆艺术学院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木卡姆专业及各种乐器特色班;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及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芦笙专业与侗族大歌班;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的民歌演唱专业等等。

(四)适应旅游开发,与民歌传承人的传承培养有机结合

旅游业已成为全球发展势头最强、产业带动最大及关联行业最多的产业,其消费快速增长也能给我们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不仅促进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合理兼容,服务社会,从而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双赢的新界面。

比如说,成立专门演艺团体。由于个地方民歌展演有着巨额地商业利润,一时间各地歌师、传统器乐能手身价倍增,应邀各处展演,从此走出山寨,摆脱贫困。还可以利用现代大众传媒,成为民歌传承人培养与推介的平台,用歌舞剧、电影、电视剧等形式进行传承,广西本土歌剧《壮锦》、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为民族文化传承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正如萧梅老师所说“国家在这里看到了象征性的认同;政党在这里看到了宣传的工具;文艺团体看到了上演曲目;作曲家看到了创作素材;学者看到了可资分析的证据;……也许还有当代媒体、旅游商业的介入,那会是资源或是资本……”。我们身负重任,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民族音乐将会迎来灿烂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樊祖荫.民歌传承方式的新发展---略谈“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的办学方法.民族艺术,1996年1期.

[2]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及展望——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二届高等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研讨会上的发言.2010年.

[3]白翎.广西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

[4]萧梅著.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1月.

[5]何欣.侗族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2010年.

[6]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