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跨区域创业:主动应对全球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跨区域创业:主动应对全球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搜狐的张朝阳、百度的李彦宏、中星微的邓中翰被认为是留学生归国创业的典型,这种认识更多是站在中国立场来对创业者来源进行的一种分类。站在全球化的角度看待这些创业者,可以称之为跨区域创业者。跨区域创业这一概念来自于硅谷的学者安娜李•萨克森尼安:硅谷的留学生或移民企业家们通过将硅谷的产业经验同母国结合,利用母国知识密集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同硅谷的产业互补性,找到并获得价值链上竞争优势的途径。在这些企业家的推动下,母国的高技术产业在硅谷的基础(资金、技术或者模式、组织方式)上迅速发展,这些移民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穿梭于两地的跨区域创业者。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北京的中关村都有大量的跨区域创业者。

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极大的受惠于这种跨区域创业流动。六七十年代从台湾来到硅谷的华人移民在硅谷打拼创业的同时,也建立了发达的华人人脉网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量在硅谷创业的大陆留学生常常能通过这些人脉网络获得来自硅谷华人移民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例如谢青、金海平等人都受惠颇多。而这些大陆留学生创业成功之后,在硅谷和大陆的投资过程中也会和这些硅谷的华人移民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例如陈大同、邓峰曾经是橡子园的天使投资人。随着这些大陆留学生进一步扩展创业的空间范围,他们逐渐将以中关村、张江为代表的大陆高新区同硅谷联系起来。而通过这样的联系,来自硅谷产业网络进一步链接到了大陆,硅谷的华人社群也逐渐同中国大陆接驳,从而形成了跨区域创业社群。

许多归国留学生创业者的工作,几乎是将硅谷的新产业发展路径完全移植到了大陆,从商业模式到产业定位,这可以从搜狐与Yahoo!,百度和Google,当当和Amazon的相似性上发现端倪。但与其说是模仿,不如说这些创业者在创业时已经建立了一个学习和超越的标杆。重要的不是模仿与否,而是这些留学生回国创办企业的过程中,所引入的硅谷成熟的创业精神、游戏规则、创业的模式以及视角。这些跨区域创业者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硅谷模式“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化的过程。

回到大陆的创业者也并没有割断与硅谷的联系,他们每年都会数次回到硅谷,除了与投资人见面或拓展业务之外,更重要的是接触硅谷技术的前沿发展,搜寻新的商业模式和人才,发展在硅谷的人脉网络,感受产业的动向,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呼吸硅谷的创业空气”。换言之,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大陆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得以通过这样创业者个人的联系,跟上硅谷前进的步伐,“与硅谷一起思考”。这些创业者对以硅谷为代表的世界产业发展前沿能够保持更新和跟踪,同时结合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实际来进行定位和布局。几乎所有的跨区域创业者,无论是从事的是通讯、集成电路产业还是互联网领域,抑或是金融投资人,都几乎不约而同的将自己的时间里留给中关村和硅谷同样的比重,成为了在太平洋上空频繁穿梭的空中飞人。

实际上,这种通过跨区域创业者来推动本地产业发展的,最成功的经验是台湾新竹和印度班加罗尔,在这些区域崛起的过程中,跨区域创业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华人企业家的帮助下,台湾先后成立了“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工业研究所”等机构来推动岛内的产业发展;跨区域企业家们也帮助台湾投资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产业,从美国获得技术转移;硅谷的华人投资人也向台湾提供了大量经验、建议和直接投资来帮助台湾发展风险投资,继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印度班加罗尔的产业发展,肇始于1985年惠普公司的印度裔主管蕾坦•巴苏(Radha Basu) 在班加罗尔地区设立了印度惠普公司,为惠普提供外包服务。此后,大批来自美国的印度人在班加罗尔等地创办了一系列以软件服务外包为主业的公司,学习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的组织和运行经验,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将印度次大陆和北美两个区域的产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并抓住了“千年虫”的产业良机,将印度的外包产业进一步推向了世界。

改革开放之后,超过一百多万的留学生负笈海外,他们中许多创业精英的归国创业着实为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传统上,我们对于跨区域创业的认识,更多的停留在留学生回国投资所创业的公司本身,这无疑是远远不够的。跨区域创业的意义远比这个要宽泛,在进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区域产业联系远远超越了地理和政治的分隔,而跨区域创业者、企业家们则是这一联系的天然传播者和纽带。跨区域创业是以中国、印度等地区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积极主动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的重要手段,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发展自主创新的必经道路。对于中关村来说,跨区域创业本身不仅帮助了中关村高技术产业落地,更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关村产业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密切联系,帮助中关村企业嵌入全球产业链条,推动中关村更加紧密和主动的迈向国际。

(作者为学者,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