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问课 第8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问课 第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问学问,既要学也要问,问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索。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共同做学问的人,更应当学会“问”。这里的“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后的探究反思的过程,要把自身置于新课程环境下研究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要用新的眼光去分析。

一、何为“问课”

何谓“问课”呢?汉语词典解释为请教课业。“问课”,顾名思义,有追究之意,其目的是追究“为什么”。授课者在上好课的基础上,应该反思,以及主动询问学生、同行、家长等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与意见;听课者在听完课后,也要针对授课者在讲课过程中发生的教学现象提出质疑,共同研讨、相互交流、探寻“为什么”,在质疑和争议中,达成共识,共同进步。

二、如何“问课”

1.“问”成功之处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短暂的一节课堂教学,展现的是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多年心血的凝结。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悉心备课,精心设计实施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上完课并不是万事大吉,也不是“完事大吉”,而只是完成了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这时,教师要把思绪拉回到课堂上去看看,问一问今日我的课堂、我的教学是否成功,想想每一个细节,找到成功之处和今后值得借鉴的地方;问一问这些经验哪些可以直接运用,还有哪些需要改进转化,又该以怎样的方式运用于以后的教学之中。

2.“问”失败之处

如果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不成功,也要仔细反思,以研究的心态认真地问问自己,问失败的原因,问改进之策。其实就算是一节失败的课,也不该全盘否定,当中也会潜藏成功之处,我们也该问问原因,问问今后的教学中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对于自己感觉成功的课,也要抓住细节,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认为这样就不需要问了。有时候恰恰是这样的课,背后隐藏着失败之处,应该更加认认真真地问,回顾每一个细节,发现失败的缘由,寻求改进的措施。

3.“问”可“问”之人

教学从来不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工作,教师要走出自己狭窄的思维圈子去“问”, 用智慧的眼睛审视自己。

(1)“问课”先要问自己。上完一节课,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尤其是课堂上的教学细节,抓住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对比备课时预设的变化,捕捉到课堂的生成因素,从而探讨、发现自我教学上的一些规律,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但是,“问课”不能只是课后问,“课前问”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教什么?”“怎样上课?”“为什么这样上课?”“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三思而行,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课堂目标达成度才高。

(2)“问课”要问学生。教师可以问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学习水平、听课情绪、学习效果、产生的困惑和需要教师怎样教学的愿望等,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关注全体学生也可以兼顾个体,能够发挥教学的多样性,最大力度地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

(3)“问课”要问同行。如有同行听课,课后要多问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倾听同行对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更能看清自己教学的失误,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便于我们长善救失,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教学工作。其实,除了问自己的课外,我们也要主动询问其他同事对同行的课堂教学的意见,博采众长,避免孤陋寡闻。

三、自觉“问课”

教学是一项精细的工作,“问课”同样是一项精细的工作。它一方面促使授课教师,在备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高课堂实效性;另一方面也促使听课者在听课前对教材要深入地理解,做到心中有数,听课过程中要边听边思考,及时捕捉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为“问课”做好准备。在“问课”过程中,授课者与自己和听课者之间相互对话,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对一些教学环节、问题等的看法,大胆地展现各自的教育理念,交换彼此的信念,课堂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自然会暴露出来。这样每次“问课”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在无形之中就增长了教学能力,教研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提出: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顿悟的艺术。的确,有了“问课”才有了教学的“源头活水”,我们应该把“问课”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内在的需要。要做到:吾日三“问”吾课,养成“问课”的习惯,把“问课”当成教师每天必需的功课。这样,我们就能智慧地行走在教育路上。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