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走出去”前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出去”前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十二五”期间,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实施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企业的支持

3月17日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显示,中国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毋庸置疑,企业是“走出去”的主体,那么在这一战略下,企业将面临什么样的风险与挑战呢?

“走出去”战略于1999年提出,涉及三方面内容: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十一五”期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201亿美元,累计承包工程2850亿美元,累计派出劳务人员192.4万人。可见,从绝对数量看,对外承包工程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主要的方式。但基于动态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则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部分。“十五”期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302亿美元,累计承包工程731.6亿美元,累计派出劳务人员120.9万人。相比之下,在过去的五年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7倍,承包工程增长4倍,派出劳务人员增长不到60%。

“十二五”期间,上述非匀速发展势头仍将持续,预计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达到10%,“十二五”末期年增长达到1000亿美元,实现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相平衡;对外承包工程保持8%左右增长速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营业额年增长达到1100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稳步增长,“十二五”末期年增长突破10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统计上的缺陷给我们准确评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情况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是偏差最大的领域。偏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海外投资企业的实体经营绩效仍然是一个黑箱,地方政府以及关于中小企业的统计也不够健全。即使如此,我们仍然维持对外直接投资相对高速发展的基本判断。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对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冲击将显著大于直接投资。虽然人力资本的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工资的上涨,但另一方面,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劳动纠纷的增加、对于工资增长预期的上升以及国内通胀高企的压力将增加新的成本。所以总体上,劳动成本上升的速度将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从而制约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的增长。

从当前形势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缺乏足够的动力。以制造业为例,竞争力主要来自低廉的价格。低廉的价格又可以归因于微薄的利润与较低的成本。在利润进一步降低空间极小的情况下,低成本优势能否在海外复制是决定中国企业是否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廉价劳动力外,产业集群优势是中国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产业集群一方面通过相关企业的聚集,降低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单个企业的专业化,提高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显然,这种小企业、大产业的生产方式难以在海外有效复制。此外,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将进一步降低企业对外投资的愿望。

相对企业而言,中国政府有远为强大的动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上,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已经上升为国家间重要的政治问题以及诸多经济摩擦的导火索。为缓解日益增长的外部压力,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需要推动对外投资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难题、国内资源配置扭曲情况下贸易顺差过快增长所带来的巨大福利损失,都是决策者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所以,“十二五”期间,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实施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具体包括:简化审批手续,变多头审批为合并审批,缩短登记周期;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出台境外投资条例、颁布承包工程条例实施细则;变管理为服务,发挥政府性质的服务功能,调整政府部门及驻外机构服务企业的方式,在细致区分政府机构、准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职能的基础上专注提供那些商业机构、准政府机构无法提供的服务;拓宽多渠道融资途径,通过开发性金融和地区合作基金(如中非合作基金)等多种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