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莱茵河的蜕变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全长1320千米,其河流长度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和多瑙河,居第三位。流域内总的地势自南向北倾斜,河流的南部(上游河段)穿过黑森山林,中部(中游河段)为丘陵地带,北部(下游河段)为沿海低地。莱茵河流域属北温带大西洋气候,四季温和湿润,水量丰富。流域内平均降水每年1100毫米,径流年内分配比较均匀,平均流量每秒2200立方米,具有航运、发电、供水、旅游、灌溉、生态保护等多项服务功能。
莱茵河流域面积为18.5万平方千米,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奥地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列支敦士登和意大利等9个国家,最后流入北海。莱茵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十分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早在公元前,古日耳曼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建了辉煌的古欧洲文明。目前,全流域总人口约50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70人,其中约2000万人以莱茵河作为直接饮水来源。莱茵河流域集聚有许多著名城市(如康斯坦茨、巴塞尔、路德维希港、美茵茨、法兰克福、科隆、杜伊斯堡、鹿特丹等)和重要产业部门(如钢铁、石化、电力、建材、机械、电子等),在西欧经济及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度沦为“世界上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
在古德语中,“莱茵”一词就是“清澈纯净”的意思。莱茵河的水质在20世纪50年代初还非常好,人们可以在河里游泳。但从50年代末期,由于莱茵河沿岸工业迅速发展,大批能源、化工、冶炼企业一起向莱茵河索取用水,同时又将大量废水排进莱茵河,取水量、排污量都很大,水质开始变坏;到60年代,工业污染和有机污染进一步加重,水质加剧恶化。因此,周边生态环境也变得异常脆弱,水生生物种类急剧下降,沿河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昔日的莱茵河中有63种鱼类,但到20世纪70年代,莱茵河流域德国河段中的鱼种已很少,其中科隆附近河段中的鱼类几乎绝迹。此外,莱茵河河床降低、沿河地下水位下降、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修建水电站造成的河道淤积等问题也逐渐开始凸显。同时,莱茵河流域天然的洪泛区也遭到了人们的侵占,河道变得狭窄,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加剧了洪水危害。莱茵河因而失去迷人的风采,一时间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被称为欧洲“敞开的下水道”。德国和法国的污染直接影响了下游的荷兰,使其居民深受其害。随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荷兰等国的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造成莱茵河流域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污染的防治工作以及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
蜕变为世界河流管理样板
为了解决莱茵河流域的这些问题,1950年7月,在荷兰政府的倡议下,莱茵河流域的主要国家(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联合起来,组成保护莱茵河防治污染论坛,交流、讨论和寻求解决莱茵河水污染的途径。1963年,莱茵河流域内的9个国家在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Protection of the Rhine River,简称ICPR )制定的框架下签订了合作公约,奠定了共同治理莱茵河的合作基础。1976年,随着欧洲共同体的加入,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在欧洲更具权威性。经过长期的综合防治,莱茵河在走过了半个世纪“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之后,逐渐恢复了生机。以前为了贪图一时之利而建造的各类不合理工程被拆除,两岸因泥土流失严重而被迫修建的水泥护坡被草木替代;部分人工裁弯取直的河段也恢复其原有面貌;与此同时,各国全面控制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生活等多方面生成污染物的排放量,坚持对工业生产中危及水质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清理、疏通河道淤泥等大量措施并举。莱茵河流域已经由20世纪70年代“欧洲最浪漫的臭水沟”变成世界上各大河流管理的样板。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莱茵河中游的宾根到科布伦茨的65千米长的河段列为世界文化多样性景观自然保护遗产。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莱茵河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也明显提高,流域内的铅、铵、氮和磷含量也大大降低。2003年,莱茵河水已基本变清,所有排入莱茵河的废水经检测全部达标。水中的溶解氧饱和度从1971年的低于40%增加到现在的90%以上;工业点源和船舶污染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多年不见的鱼类和水生植物种群重现了。伴随着治理工作的全面进行,1994年,相关部门在莱茵河的支流中发现了洄游而来的大马哈鱼产下的幼卵;1997年,在莱茵河流域上游的法国阿尔萨斯地区也证实了大马哈鱼到访的踪影,尽管数量如今还不稳定,但毕竟它重新回到了莱茵河流域。同时,河流的安全性得以提高,洪灾风险显著降低。
如今,莱茵河流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抑制了源头波顿湖水质富营养化的趋势,莱茵河重现清澈迷人的景象。
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的管理理念
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成立后,各成员国不再片面依靠工程技术进行单一治理,而是注重协调统一的治理措施。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倡导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源头治理优先、可持续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污染不转移等。
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实施流域综合管理,在保证当地有限的水资源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前提下,着力拓展河流空间,维护河流的生命活力,满足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前提。作为规模较大的河流,莱茵河的防洪和污染治理并非单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事情,而是牵涉上中下游沿岸、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尽管莱茵河流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实施莱茵河流域可持续管理模式是相同的。
莱茵河流域管理的合作分为两个层次,即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协作机制包括信息的交流,当上游发生洪水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下游,目前的预警水平已经可以达到3天;当上游发生突发性污染,下游沿河国家的监测站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预警措施。
高效的组织管理提高了跨国联合治理的效率。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的最高决策机构为各国部长参加的全体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决定重大问题,各国分工实施,费用各自承担;莱茵河上多个分管委员会会议,一年要开70多次,基本上是不到一周一次,执行效率很高。
在流域综合管理的框架下,对支流与地方的适当分权是流域管理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例如,莱茵河流域管理机构建立了统一的标准和强化机制。
提升技术水平、推行清洁生产是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流域内各国推行无废水或少废水的生产工艺,安装废污水生物净化装置,改进公共污水处理环节,增设下水道管网,提高废污水的净化率和重复使用率。沿岸各地普遍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安装了主要污染物的处理装置。1965年~1985年,德国、荷兰等沿岸国家为改进和建设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约600亿美元。经过处理,使工业和城市废水中有机和无机物浓度减小。通过采取适用的最佳治污技术,且不断改进和升级,使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交通等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
严格执法,确保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为整体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莱茵河沿岸各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及环保法案,并加强了监督和治理的执法力度,废水、废气和废物未经处理达标,不得排入河流和大气。同时,《防止化学物质污染莱茵河协定》《防止氯化物污染莱茵河协定》等一批国际公约得以陆续通过并付诸实施。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相继制订了“莱茵河行动计划”、“防洪行动计划”以推动流域综合管理的进程。
重视公众参与,提高公众保护意识有助于更好地实施流域治理。莱茵河流域管理参加者有专属流域机构、流域内政府、流域内拥有土地的集体和居民及其他代表。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注重相关利益方参与环境的改善,建立流域信息的公开与制度。这将有利于信息畅通与决策透明,有利于提高公众意识,进而扩大公众的参与程度。
正在实施的“莱茵河2020计划”
进入21世纪以来,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将“莱茵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确定为自己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已经贯穿在流域开发治理中。新的计划和任务中正在将莱茵河自由航行、沿河地下水保护等列入,以确保莱茵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2001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莱茵河流域国家部长会议总结了莱茵河流域近50年综合整治的经验,尤其是近10年来相继开展的一系列流域管理措施和成果,批准实施以莱茵河未来环境保护政策为核心的“莱茵河2020――莱茵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计划”。这项计划由进一步改善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改善洪水防护系统、改善地表水质和保护地下水这四个关联计划组成。
对莱茵河流域的管理模式正在从传统单一的水资源为主导的流域管理向可持续管理转变。正在实施的“莱茵河2020计划”能够促进莱茵河流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莱茵河流域将以水、土、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健康的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来支撑流域经济社会的可综合整体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