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草原上“喜来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草原上“喜来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的一生中,因为有爱,便有了执着。

――题记

在十四师一牧场,有一位乳名叫“喜喜”的汉族老大哥,他进城时,明明走过五六遍的路,如果没人领着,还是会走错。

可回到大山深处的家,方圆几百公里的山头,随便指一座,他也能带你准确无误地找到。

喜喜抱怨自己进城找不到路,媳妇笑话他:“你呀,只会数山头,爬山爬了一辈子,吃馕吃了一辈子,你的一切都给了这片山了,还指望进城能认路?”

媳妇说得没错。

喜喜本名张永进,2岁时随姐姐从甘肃老家来到一牧场,6岁时就开始帮少数民族牧工放羊。

放羊苦啊,白天羊吃草去了,喜喜就一个人望着天空发呆,“我当时就想,如果就这样一直放羊,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喜喜回忆说。

13岁时,连队派喜喜去学兽医知识。

喜喜满心欢喜地去参加培训,可大字不识一个的他,没办法记录老师教过的知识,这可急坏了喜喜。

自学,没上过一天学的喜喜决定要通过学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自学?谈何容易。

可喜喜不怕苦,他为自己定下了“每天学会5个字”的硬任务。

从此以后,喜喜的生活充实、忙碌了起来。他白天上课,晚上去请老师教自己认字。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拿树枝在地上写字、或是用手在空中“写”。

遇见生字,喜喜要么翻字典,要么请教别人。

字典翻烂了几十本,喜喜终于可以磕磕巴巴地念报纸了。日复一日的刻苦努力,让他最终获得了大专文凭。

知识真的改变了喜喜的命运――他从最初的放羊娃成长成了连队的兽医,后又学习了护理和妇产知识,成了卫生员,一步步地,他又当上了会计、连长、指导员。

喜喜的童年、少年时光都在放羊中度过,长期与维吾尔族牧工们接触,让他感受到了牧工们的淳朴、热情,更深知他们生活的不便和艰难。

刻苦学习为喜喜提供了更多种生活的可能,让他看到了希望,而他又将这希望像种子一样洒在了一牧场的山山水水之间、也洒在了牧工们心间。

这其中,有的是故事。

1976年,喜喜结束了在一牧场医院的学习,回到二连当卫生员。

在山上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牧工将小病拖成大病,喜喜会定期上山巡诊。

时间久了,细心的喜喜逐渐“摸准”了当地牧工的“脉象”:哪片草场老人多,哪片草场小孩多,哪片草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牧工多……

因此,每次出发前他总会有针对性地携带药品。

喜喜不光给团场牧工们看病,地方牧民有需要的时候,他也一样随叫随到。

1991年,当时喜喜已是牧区小有名气的赤脚医生,牧工只要有病就找他,而他对病人也十分热情。

当年4月的一天,牧区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约有80厘米厚。

不巧的是,邻近的独木村村支部书记的女儿图妮萨罕却偏偏在这样的天气里难产。大雪封山,连牲畜都很难走出去,更何况是一个难产的孕妇?

老村支书担心自己的女儿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在院子里抱头痛哭……

消息传到喜喜耳朵里,他丝毫没有犹豫,拿上产包就走,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近9公里,赶到图妮萨罕家中。

喜喜一进门就喊道:“阿达西(维吾尔语意为朋友),我来给你女儿接生了,你相不相信我?”

老村支书看到喜喜就像看到救星一样,抱住他说:“你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我当然相信你!”

在喜喜的帮助下,一个半小时后,图妮萨罕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

这件事在地方社员口中传开了,大家开始称喜喜为“喜来了”。牧工们相信,只要有喜喜在的地方,就会有喜事。

1989年,喜喜任一牧场二连连长,职工群众们亲切地称他为“喜喜连长”。

从此,喜喜更忙了,解决牧工的生产、生活困难,平息兵地草场纠纷,为牧工们讲解畜牧养殖、防病治病知识……他总会出现在牧工最需要的地方。

由于工作太忙,喜喜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家对他来说,更是如同旅馆一般,平时一个月回一次,忙起来了,得两三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媳妇有时会埋怨他:“这个家有你没你一个样。”

从小由外婆带大的儿子见了不常见的父亲,更是躲着走。

“我心里也觉得对这个家亏欠,可我是党员干部,山上的牧工太不容易,他们有困难,我要帮他们解决了心里才踏实呀!”喜喜说着,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要帮助牧工解决困难,首先要全面了解牧工们的基本情况。

而喜喜连长对牧工们的家庭情况记录之详细,让曾是二连会计、现任一牧场副场长的田玉山印象深刻。

田玉山记得,从前喜喜连长每次上山时,都要随身带十几个笔记本,谁家缺几个灯泡、谁家的房梁需要更换等等,他都会在笔记本上记得一清二楚。

田玉山还记得,每月的22日至28日之间,喜喜会把连队120户牧工家都走访一遍,问问粮食、油够不够,有没有什么困难等。

在走访过程中,喜喜还随身带着药箱,顺便给生病的牧工看病。要是谁家有人得重病没钱医治,他就写字条带给策勒县医院相关负责人,担保治疗。

在这段时间内,喜喜一天三顿都是吃馕,晚上到哪一户牧工家了,就打开随身带的马达子(维吾尔语意为睡袋)睡觉。

1998年的冬天,田玉山跟随喜喜巡视羊只越冬度春的情况,发现一户牧工由于准备不充分,还有近200只羊没有羊圈可取暖。

“这怎么行?羊不进圈,冻死了怎么办?”喜喜说着,当即决定带领附近牧工就地垒羊圈。

十几个人,白天干活,晚上就把马达子铺在露天的雪地上睡觉。

山上夜里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寒风在牧工们耳边呼呼作响,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有喜喜连长在,主心骨就在,喜事就会发生。

“沙枣木成不了大梁,牧工的孩子当不了秀才”。

这是曾在牧场流传的一句谚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牧场少数民族牧工普遍缺乏文化知识,又因为坚信谚语里所说的牧工的孩子当不了秀才,上学也无法成才,只能世代放牧的谬论,适龄儿童不入学、辍学的现象非常严重。

很多本应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却在偌大的草原上放羊,这让喜喜既心痛又无奈。

为了让适龄孩子上学,喜喜一家家地走访、劝说牧工们送孩子去上学,但大家的观念形成已久,要想改变,谈何容易。

怎么办?

他思考了很久,最终理出了思路:要想让孩子们顺利接受教育,父母的观念必须改变。如何变?开办“扫盲班”,打开牧工们的眼界,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愿送孩子去上学。

说干就干。

1995年9月,当时刚从和田师范学院毕业的买买江・阿不都拉来到一牧场二连工作,喜喜连长分配给他的工作只有一项――开办为期一年的成人扫盲班。

开班前,张永进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次职工大会,他在会上掷地有声地说:“羊,今天可以放、明天也可以放,可学习不能耽误。有了知识,我们才能脱贫、才有希望过上好日子!”

经过筛选,符合扫盲条件的牧工共有70人,在张永进的劝说、引导下,牧工们百分之百参加了培训。

为督促牧工们学习,张永进还要求下山办事的牧工必须写请假条,他先改假条上的错别字,再批假。

经过一年的学习,扫盲班的牧工会写请假条、会算账,领工资时会签字了。

更大的转变是,不少牧工开始对上学有了新的认识,逐渐自愿将孩子送到学校去念书。

“孩子们能上学,团场的未来就充满了希望!”喜喜笑着说。

1999年,喜喜被调入团场机关担任民政科科长、统战科科长、科科长和政法办主任。

虽然工作地点发生了变化,但他那颗服务牧工的赤子心、那份为群众着想的公仆情却从未变过。

如今,他还和从前一样,经常深入基层单位和牧工家中走访,全面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

牧工们来机关办事,习惯性地先去看看他们的喜喜连长,像从前一样和他聊天、向他反映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真担心以后他退休了,我们去团场不知道该敲谁的门……”一连退休职工努尔买买提・托呼提肉孜有些失落地说,“但无论何时,他永远都是我们心目中的‘喜喜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