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创专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探讨的新课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须树立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小学教师;必须确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小学教师;必须树立合作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合作能力的小学教师;必须树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小学教师。

关键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111-03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设专业。1997年4月,教育部师范司“培养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专业建设研究”立项;1998年,教育部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将“培养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专业建设研究”项目确立为部级重点教育改革项目。1998年秋,原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率先创办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专业,开了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先河,标志着“小学教育专业”已正式纳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范畴,成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一个新专业。此后,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以及全国各地的许多师范大学、师范学院都相继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该专业的设立既解决了我国小学教师高学历化问题,又为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教育向二级师范教育过渡在培养目标上提供了新思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体系中的新创专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师培养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都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探讨的新课题。本文拟从培养理念的角度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树立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小学教师

改革师范教育、提高教师质量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课题和追求的共同目标,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教师专业化作为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质量。

教师专业化表达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要把教学视为专业,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就明确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1]152这一观点的提出是教师专业化的先声。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1986年,美国教育界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和《明天的教师》两份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一要确立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地位,二要建立起与这一专业职业相应的衡量标准。教师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出训练有素的、达到专业标准的教师,以教师的专业化来实现教学的专业化,以确保学校对师资的需要”[1]150。该建议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美国各界的认同和拥护,形成了全国性的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很快就波及到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全球性的教师专业化热潮逐步形成。

在全球性的教师专业化潮流的推动下,我国也开始了教师专业化的工作。1993年10月通过的《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化人员”,并明确了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这标志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进入了法制化轨道。

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该过程“包括重在奠基的师范生阶段的专业化、重在适应的入门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和重在提高的在职阶段的教师专业化”[2]三个阶段。奠基的师范教育阶段是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和基础,该阶段培养的师范生专业素质如何,势必影响和制约着后面两个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因此,作为我国教师教育主阵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树立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理念。应该把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作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重点,提升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的课程的地位,增加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的课程的课时,全面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质,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地成为一个专业化教师,满足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需求,满足我国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专业化教师的基本素质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构成,一个合格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范生必须具备以下专业素质:

1丰富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个方面。其中学科性知识由普通的文化知识、任教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组成,可以通过教材获取。而实践性知识是决定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则需要通过把学科性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并借助批判、反思和升华实践经验获得。这对在校学习的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具体教学案例的评议、赏析和设计中间接获得初步的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也可以通过教育见习实习,使学生直接地拥有这方面的知识。

2熟练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由学术研究能力、课程教学能力(设计、实施、评价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组成。这些能力都是教师通过不断实践、反思、探究、创新而逐步拥有的。为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是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利用声像技术对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方法进行选择性的模拟、演练、分析、讲评,进行反思、改进和创新,培养师范生的专业能力。二是建设好实习基地,增加教育实践的机会,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教育见习实习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到小学去充当在职教师的助手,实地接触和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3高尚的专业道德

教师专业道德大体上包括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毅力、兴趣等等,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要素。我们知道,教育概念首先是个道德概念,教育实践后于道德实践,教育活动首先是一项道德活动。古德森(Goodson)认为,“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专业,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在新的道德规范中,专业化和专业精神将围绕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道德定义而达到统一”。教师的专业特征首先是以道德要求为基础的,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规范和专业准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这种影响能否发挥作用,主要依赖于师生之间是否进行有效的社会互动。作为师生互动中的一方,教师所施加的影响是否被学生接受内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责任感驱使下的人格魅力和职业道德魅力。敬业、热情、诚信、自律、公正等优秀的人格魅力和职业道德魅力势必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崇拜感,教师的话学生才会愿意听;反之,缺乏责任感、懒散、冷漠、粗暴、虚伪、偏袒等拙劣的人格和职业道德必然会使学生厌恶和排斥,教师的话学生就会不以为然。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师范生的专业品质教育,培养他们乐观向上、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崇高的教育理想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二、确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小学教师

没有创新,人类社会就没有发展,就不能进步。

创新是一种潜能,无法传授、继承,只能激发和培养。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所以,从本质上讲教育从来就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任务。

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说:“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如果教师缺乏创新精神,没有创新能力,人云亦云,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势必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3]因此,我们在未来教师的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国著名的建构主义者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指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1]274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和刺激接受者,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自己的背景知识,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和沟通,主动建构自己的新知识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我们的教师教育,在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限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民主、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意识为导向的行为习惯,从而创造性地建构知识。

2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的创新,一方面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完善,另一方面包括对他人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超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要求教师不能只做一个执行者、模仿者和继承者,而应做一个决策者、创新者和设计者。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中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在教学目标和结果方面,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在学生的教育和评价方面,提倡个性化教育,不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在教学方法和过程方面,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选择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营造个性化的教学情境,进而形成个性化的专业技能。

个性化是创新的基石,个性的充分发挥能够有效地激发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但是个性的形成与张扬需要有特定的环境,如果环境总是对个体富有个性化的、独创性的表现做出肯定的反应,为个体提供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氛围和机会,个性自然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反之,个性就会收敛,甚至消失。因此,在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应该教育学生在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时,不能一味地模仿照搬,而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另一方面要为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张扬营造氛围,创设环境,肯定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学生个性表现提供平台。

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所以,我们的师范教育应该确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把培养未来教师的创新能力作为根本目标,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作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为国家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以胜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

三、树立合作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合作能力的小学教师

合作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合作与竞争一样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个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学家认为,在未来世界里合作的交往要比竞争的交往显得更为重要,合作能力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师范教育必须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未来教师的合作能力。

1善于与学生合作

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教与学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要弃权力与服从,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不唯命是从,这是合作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成功的体现。

长期以来,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中,在“师道尊严”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关系,师生之间很难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实现教学中的平等对话。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点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

2乐于与教师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与学生进行合作之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过去,学校里的一间间教室就仿佛一个个有城墙和护城河的城堡,教师与教师之间有一种无法逾越的鸿沟,虽然彼此心存好奇,但对去参观别人的课堂教学却感到迟疑。这种教师之间的互不合作、彼此孤立,不但使教师无法从同行身上汲取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而且容易导致彼此之间的不良竞争,不利于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满足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综合化的要求,必须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间彼此孤立的现状,走出在结构上趋于封闭的教学设计,乐于与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教师进行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

3.勤于与家长合作

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具有大多数家长所不具备的专业素质,但它又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事业,家长在其中也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在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因此,在未来的教师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培养他们与学生家长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勇于与管理者合作

众所周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要取代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其间必然要经历一个冲突与统一的过程,需要在讨论和合作中去完成,单凭某个教师或几个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不但需要学生和教师的配合,而且需要管理者的大力支持。教师要勇于向管理者阐明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争取管理者的认同与支持,为顺利施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寻求必要的保障机制。所以,在未来的教师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培养他们与管理者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树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小学教师

在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不仅很少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教学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与教学的实际需要有距离,也并非都能转化为教学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难以有明显的提高、深化和创新,而只是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均是极其不利的,也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的研究是为解决教学活动中的疑难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不能脱离教学实际研究的。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更是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和研究资源。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研究,备课时出现的一些疑惑,课堂上突况的应对和处理,一次成功或者失败的教学经历,甚至一次精彩的提问等均可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契机和切入点。“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尤为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再也不能被动地等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自己再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应该成为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教师的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保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要培养出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专业化小学教师,必须树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

[3]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4]钟启泉,崔允[KG-*3]氵郭,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