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物理教学创新能力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物理教学创新能力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探讨一下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为中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如何结合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在习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新机会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不再是那些“高分低能”的学子了,但一个人能否适应当前新时代的社会,关键在于这个人的素质高低,现今已全面开展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已有水平和可能发展的潜力作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核心内容是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培养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旧观念、旧方法、和旧模式,走创新之路。首先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又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道德素质,既要有现代化教学思想和知识技能,又要具备广泛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知识,敢说、敢做,敢探索创新课堂。如新授课的“诱导发现法”教学模式,“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框架式”教学模式等,目的是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1)提供观察的机会;(2)提供操作的机会;(3)提供思考的机会;(4)提供表达的机会;(5)提供交流的机会;(6)提供收集处理信息的机会;(7)提供选择的机会;(8)提供尝试的机会。而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做了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研究创新的潜意识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兴趣是学习和探究的先导,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内力,兴趣则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和主动创新,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则产生创新的愿望和动机,这就有了创新的潜意识。故要培养学生创新的潜意识,须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差,都是被动学习,不是主动探究为什么,这有可能是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所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不再是“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或者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导学”模式,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的质疑,学会解决矛盾,总结规律。

例: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有意识把混肴的问题列出来让学生质疑,找矛盾,分析矛盾,归纳结论。

列举:(1)桌子不推不动的实例,说明“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2)把桌子推动当手离开桌子就停止的实例说明“运动是需要力来维持的”;(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推动桌子后手离开桌子而还继续运动”,则说明什么呢?

这样积极引出学生的求知欲,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意识。

2 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著名科学家达芬奇曾经指出“科学如果不从实验中产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荒谬的,因为实验乃是确定性之母”。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科学基础,要让学生要学好物理,必须要重视中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刻的、透彻的、难忘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开展各种演示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制实验。让学生主动创新、自主操作能力,归纳规律,树立科学态度,发扬良好的创造精神。加强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经常注意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他们的概括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超越传授知识范围去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首先应引导学生用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是在学生动手实验中引导学生思维、探索、推理。如学生做杠杆平衡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再探索为什么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不省力也不费力?从中得出规律后再去分析轮轴、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从力臂关系直接推理得出。再次是开展设计小实验活动。

认识论指出:“人的认识过程要经过实践到理论和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学生从书本上和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从认识过程上看只完成了一半。要想真正掌握知识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智慧,显示创造性的才能。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想象、创造,给他们创设各种想象创造的机会,每讲完一章内容就开展一次小设计活动。让学生把日常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同自己学过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设计小实验,给同学们边演示,边讲解,有时提出问题大家讨论争辩。如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有一同学设计小实验“热对连通器的影响”装置时,他在U型玻璃管外表面左边涂上白色,右边涂上黑色,连通器内放入水,开始时温度相同,水面持平,用灯泡照射后,黑色那边管内水温度比白色那边管内水温度高,水面升高。此实验可以说明同一连通器各部分颜色不同将会影响液面相平。同时还可说明:(1)水是热的不良导体;(2)不同颜色对吸收辐射热的本领不同,黑色的颜色吸收热的本领强。(3)液体的热膨胀现象。

3 充分开发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基础上的潜能,多为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开发机会

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在山区教育中还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单向教育,以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主动性调动不起,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教师教多少,学生则学多少,定向思维发展,学生不敢提出异常观点,不敢探索新问题,新办法,不敢发散自己的思维,这严重影响学生个性思维发展和学生潜能的开发。结合这些情况,笔者认为首先正确处理各种位置。而学校是主战场,课堂是主渠道,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地位。该从“教”的角度唤起学生的“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先设计好讨论性标题,让学生在讨论推导中,学习新知识,在应用旧知识基础上,归纳规律。多让学生亲自参与推导规律,增加学生的探索机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而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性思维过程,是通过思维活动不仅把握住事物发展的本质,还要在此基础上提供具有新价值的思维成果,它是对同一事物探求不同的甚至奇异答案的思维过程,创造思维方向具有求异性,创造思维结构具有灵活性,创造思维过程具有飞跃性,创造思维效果具有整体性,创造思维的表达具有新颖性,故教师必须学会让学生去猜测、去发现、去证明,不要立即吐露出你心中的全部秘密(指问题的思维方法、突破口或结论等),要培养学生广泛的探究兴趣,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自信心,培养学生敢于否定,敢于革新的胆魄,克服那些胆怯、倦怠以及性格的片面性和狭隘性的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作为教师应深知,启发学生智慧要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得多。

4 习题要多样化,不断创新题型,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但是,当前教材上习题主要是为复习巩固并加深理解已学过的知识、方法服务,连贯衔接性不强,跳跃性小,知识方法迁移幅度狭窄,几乎不存在与未来知识的连接,这种练习只能起到复习巩固并加深理解已学过的知识的作用,培养学生“一般能力”的作用,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其不足之处正体现在未来性上,它不能让学生形成面向未来的创新,探索及应付新情况的能力。因此,除了维持性教学所必须的习题外,可适当增加一些体现探索性,创新性及不定型的习题,适当培养学生预测、联想、展望等能力和探索思维,适当补充前后跳跃幅度较大的习题。而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出题、编题、对教师进行习题教学的内容方法及效果的评估等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尝试一下习题布置形式改变,让学生去充分发挥,又能很好地避免学生之间的互相抄袭。

列举:手拿一个标有220v 40w 字样的灯泡,让学生去设计出题并作出相应解答。要求不少于四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能力去解答,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思维的目的。

5 大力发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人的兴趣是引发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各种与物理科相关的兴趣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地对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活动中的研究,从而引发深入学习知识的欲望,坚定了学习的信心,更可以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如何对待获得的成功与失败,学会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事物的发展。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更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内心中上进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标新立异的个性,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小组活动时可以故意拿几台有问题的风扇,让学生将问题找出来。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并会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物理的学习更加有兴趣。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形成更好的氛围,更好发挥创作水平,促进学生进行创作活动,锻炼创新能力。总之,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使学生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习惯,创新的精神,让学生能有自我发挥的余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柳斌,周明星.创新学生培养全书.人民出版社,1999.

[2] 孙绵涛.成功素质教育模式方法案例全集.新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