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略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略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来说至关重要,但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不容乐观,暴露出诸多问题。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控意识相对淡薄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大都不太了解也不够重视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主要来自财政预算安排,只要按规定编制预算,取得资金和使用资金便可,以至于出现财政经费支出失控的现象;还有些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平时有财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把关,内部控制完全被忽视。因此很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明显滞后。

(二)预算控制缺乏刚性

随着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预算控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预算编制还比较粗糙,一些单位未将部门预算在单位内部按组织系统进行细化,预算支出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未对各部门经费审批人实行责任预算约束。部门预算涵盖范围有限,预算之外的追加调整项目仍然很多,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影响了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新会计准则的颁布,这无疑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而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除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然而,目前我国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只是由不具备基础会计知识的办公室人员兼任,他们的财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匮乏,业务素质较低,对违反财经法规和违法违纪的行为缺乏辨别和拒绝能力。这些单位的财会人员还不能适应内部控制的要求,造成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不强,内控效果较差。

(四)缺乏必要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虽然,目前大部分行政单位成立了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没有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缺少一定的独立性。而财政、审计部门作为主要的监督机构,其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仅停留在一般经济事项的监督上,缺乏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完善。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各级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营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

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单位工作人员的控制意识和行为,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和行为更是关键。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首先应强化各级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 通过领导带头作用塑造起单位内部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的责任意识,为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事业单位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可通过定期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操守和内控意识,充分调动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二)合理优化业务流程,形成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单位各项业务及相关岗位,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应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与经费管理体制和财务业务流程相适应,确保不相容机构和岗位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事业单位应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控制机制,根据业务开展的需要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同时必须明确区分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确定各岗位办理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保证每一项业务在运作过程中都要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不同的部门要进行互相检查和监督。

(三)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加强预算管理

财政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贯穿于整个单位的业务活动,加强预算管理,是确保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完善部门的预算制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要在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最重要的是明确各项收支费用的方向及用途,专项资金力求细化到具体项目,防止支出超预算、随意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第二,在部门预算执行环节,应将部门的预算与单位内部的责任预算有机结合,建立规范、有效的预算调节机制,并严格责任预算的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刚性预算意识,使财政预算单位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可以快捷、简便、高效地调整预算。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求内控人员对单位内部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监控,这就要求内控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素质,还要具备政策、法制观念及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人员要注重业务学习,不断更新、补充、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同时各财政部门也要加强对内控人员的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提高内控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以满足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五)合理制定控制措施,强化执行和监督

从控制方法来讲,应该秉承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集体决策、授权批准等原则。对于不相容职务,如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核等,应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对于涉及财务重大收支业务,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的行为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进行,防止越权违规处理,给某些人员犯罪带来可乘之机。从控制内容来讲,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货币资金、专项资金、实物资产等控制,比如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对其从预算、项目的立项、审批到资金的拨付、绩效评价等各个环节应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保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此外,应当指定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纠正存在问题,对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切实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层次,使之能够合理、有序地推进,确保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防止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张颖:郑洪涛企业内部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刘士海:事业单位如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J】.财经界,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