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化美术教学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化美术教学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入手,通过对一个美术教学课堂设计案例的分析,讲述了教师从选题到备课到课堂展开及作业练习,直到课末总结和教学反思,一步步展现了教师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全过程和相应的策略,最后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美术教学 课堂设计 创造性思维

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更多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便有了新的任务: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基础上,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艺术创作从来都是施展人的创新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徐方瞿.《创新与创造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66页。所以美术教师要发挥美术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进一步优化课堂设计,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方式。创造性思维本身又分为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徐方瞿.《创新与创造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99页。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先具备创造性思维。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即要充分利用美术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内容,又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教学的素材。《平面图形的分解构成》一课源于我偶然间看到的几张平面分解构成图片,简洁却充满创意,这是一个有趣且对锻炼创造性思维很有意义的内容,于是有了这么一节既生动又充实的设计基础课。能够不局限于课本,开发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内容,也锻炼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锻炼其能力,教师上课之前的精心备课也就尤为重要。没有现成的教材,面对一个新课题,学生到底期望学习什么?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什么叫平面图形的分解构成、学习这课有什么意义、怎么进行分解构成等比较感兴趣。在备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和平面构成中对于分解构成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制定教学内容,即:平面图形的分解构成的定义、类型、方法、注意事项、用途等几个方面。重点是学习分解构成的方法,难点是学生能够利用分解构成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张有创意又美观的正方形的分解构成练习。也就是将《平面图形的分解构成》这堂课设计成兼有知识传授、作品欣赏、动手操作的综合课。

有了对这堂课的清晰定位,我开始准备教学内容。因为喜欢,备课时就有动力和激情。到网上、到书店、到图书馆,总之通过一切途径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当看了许多关于分解构成的资料,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也被激发出来了,灵感喷涌,于是我设计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分解构成作品,以备上课使用。课堂素材使用老师自己的作品,对学生会更有吸引力。

我一直遵循这样一个原则“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特别是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这节课上我只是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特别是扩散性的追问,可以激发学生更高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思维的质量),让他们通过玩游戏、看课件、动手实践、讨论,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最后找到方法,总结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适当地引导与提示学生。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作品,边欣赏边思考。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五分钟,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合理引导是不容忽视的。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导入部分我向学生展示两张图片――正方形和刺猬,起初学生并没有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随后我便用动画方式展示了“正方形分解重组成刺猬”的神奇变化过程,随后刺猬又拉出了课题――平面图形的分解构成,犹如变魔术一般的动画,再配上幽默有趣的音乐,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自然对《平面图形的分解构成》这个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觉得新课导入是这节课的第一个亮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思考积极创造。比如我先让学生玩“七巧板”拼图游戏(一种平面图形分解构成的游戏),学生兴趣很高,两分钟后,我先表扬拼得又快又好的学生,然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平面图形分解构成定义(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有的教学内容如三种分解方法,我是直接讲述并辅以图片说明(教师应讲授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讲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学习构成的方法时,我先让学生上台拼摆――相同分解,不同的构成会形成的不同图形;接着展示老师的作品――相同分解,不同的构成会形成的具象或抽象的图形;然后又用四个动画展示了构成的方法,学生投入地跟着说“分离、连接、翻转、错位”――他们已经很直观地理解了构成的四种方法。教学手段的自然变化,使学生觉得课堂既有趣又生动,在不知不觉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的集中性思维。当知识的学习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创造性思维被激发起来,进行分解构成实践练习就成了学生的渴望。这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并检验本课成果的重要环节,所以我给了学生十分钟的时间来练习,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临近同学合作完成,并且可以咨询教师(主要是为了发挥学生和教师或其他同学之间的相互思维激励作用)。

完成作品后,先分小组展示评论,选出优秀的作品再在班级展示。学生的作品有的具象、有的抽象,但都挺有创意的,连他们自己都禁不住发出赞叹声。这一次作业的成功,增添了学生美术创作兴趣。

一堂好课的结尾也不能忽略。我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然后对学生提出希望和要求,希望他们能利用所学知识去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更精彩!

一堂课上完以后,及时认真地反思可以让教师比较清楚的看到这节课的得与失,能够很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很有帮助。通过上课检验,课堂设计是否合理,还有那些缺陷,怎样才能更好,课堂上有哪些新的生成,都需要在教学反思中去思考和总结。

对我来说,完成一堂没有现成教材的设计基础课的课堂设计优化,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身就具有创新意义。通过这种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创新意识也被激发了,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开始显露出来,集中性思维也得到了较大锻炼,所以总的来讲,我的这次优化美术教学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探索是成功的。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民日报》,2000年12月30日。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自己也要继续学习思考和实践,把自己培养成思维型、能力型、创造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将继续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徐方瞿.创新与创造教育[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 张斌.设计基础构成[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3]殷实.基础构成设计[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4]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刘家访.上课的变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6] 吴亚萍,王芳. 备课的变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