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迅速。从混凝土裂缝控制、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现有的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均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近年来建筑技术上的进步,给国内高层建筑发展的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代高层建筑层高高、体型大,其建筑向着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 一般来讲,9~16层(

1 建筑裂缝的控制技术

从我国的《混凝上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看出,裂缝宽度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其裂缝宽度也有不同的控制标准,允许裂缝最大为0.2mm~0.4mm。但作为裂缝控制来说,应以预控为主,等裂开了、缝增大了再补救那是万不得已。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其施工控制技术:

(1)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2)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

(3)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

(4)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5)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__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d)。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C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2 钢筋工程的钢筋施工质量环节控制

在施工之前,必须把钢筋的进料质量,要绝对按设计要求标准、规格进料,材料质量要经化验,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场,严防钢材质量不合格而危及高层建筑工程质量。钢筋工程在施工前,按图纸要求的直径、级别根数、形状、尺寸作好钢筋下料。接头的具置、保护层的大小,都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钢筋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严格防止偷工减料和以小代大,以次充好的错误做法。钢筋在制作前,要将其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皮清除干净。对现场缺少与图纸要求相符合的钢材,一时又难于运进的钢材,需要用其它规格钢材所代替时,必须请示施工部门和设计部门同意,并办理好设计变更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按钢筋下料单加工各部位的钢筋制作件,编制下料单或下料卡,标以编号、形状、规格、尺寸、数量和部位。将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分门别类地整齐堆放在棚内,并注意保管,以防止污染和锈蚀。钢筋接头必须按规范要求,搭接倍数进行焊接,做到既省材料,又保证质量。

对于已经绑扎安装完毕的钢筋,尤其是粱、板的构造钢筋和弯起钢筋,在施工时严防踩踏变形。所以,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工应跟班作业,以便随时调整和加固,特别要强调的是原始试化和现场的复试工作,以化验单为依据,不合格品一律不准使用。要加强自检、互检、抽检工作,对绑扎完毕的钢筋,一定要与设计图纸相核对,

3 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

严格把好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关,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专业试验室设计,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掺加外加剂、掺加料配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配合比进行复查,并进行泵送试验验证(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陛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施工中严禁随意改变配合比。

配合比的确定应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的及时调整,如5~40mm石子,M

3.2 严格养护制度

1)大体积浇筑量大的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不漏主要关键细节。具体措施如下:

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或浇注时投入适量的毛石;放慢浇筑速度和减少浇筑厚度,采用人工降温措施(拌制时,用低温水,养护时用循环水冷确);浇筑后应及时覆盖。以控制内外温差,减缓降温速度,尤应注意寒潮的不利影响。必要时取得设计单位与业主的同意后可分块浇筑,块和块间留一米宽后浇带,待各分块浇筑的混凝土干缩后,再浇筑后浇带。分块长度可根据有关手册计算,当结构厚度在一米以内时,分块长度一般为20~30m。

2)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4 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使现场安全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要制定总的安全目标(如伤亡事故控制目标、安全达标、文明施工目标),以便于制定年、月达标计划,进行目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考核到人。

4.1 基坑支护

(1)支护结构的选型应考虑结构的空间效应和基坑特点,选择有利于支护的结构形式或采用几种形式相结合。

(2)当采用悬臂结构支护时,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基坑深度超过6m时,可选用单支点和多支点的支护结构。地下水位低的地区能保证降水施工时,也可采用土钉支护。

(3)寒冷地区基坑设计应考虑土体冻胀力的影响。

(4)支撑安装必须按设计位置进行,施工过程严禁随意变更,并应切实使围檩与挡土

桩墙结合紧密。挡土板或板桩与坑壁间的回填土应分层回填夯实。

(5)支撑的安装和拆除顺序必须与设计工况相符合,并与土方开挖和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相配合。分层开挖时,应先支撑后开挖;同层开挖时,应边开挖边支撑。支撑拆除前,应采取换撑措施,防止边坡卸载过快。

(6)钢筋混凝土支撑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或达75%)后,方可开挖支撑面以下土方;钢结构支撑必须严格材料检验和保证节点的施工质量,严禁在负荷状态下进行焊

接。

(7)应合理布置锚杆的间距与倾角,锚杆上下间距不宜小于2.0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锚杆倾角宜为15°-25°,且不应大于45°。最上一道锚杆覆土厚不得小于4m。

(8)锚杆的实际抗拔力除经计算外,还应按规定方法进行现场试验后确定。可采取提

高锚杆抗力的二次压力灌浆工艺。

(9)采用逆作法施工时,要求其结构必须有自防水功能。基坑上部机械挖土的深度,应按地下墙悬臂结构的应力值确定;基坑下部封闭施工,应采取通风措施;当采用电梯间作为垂直运输的井道时,对洞口楼板的加固方法应由工程设计确定。

(10)逆作法施工时,应合理的解决支撑上部结构的单柱单桩与工程结构的梁柱交叉及节点构造并在方案中预先设计,当采用坑内排水时必须保证封井质量。

4.2 桩基施工

(1)桩基施工应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打桩作业区应有明显标志或围栏,作业区上方应无架空线路。

(2)预制桩施工桩机作业时,严禁吊装、吊锤、回转、行走动作同时进行;桩机移动时,必须将桩锤落至最低位置;施打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距桩锤5m以外监视。

(3)沉管灌注桩施工,在未灌注混凝土和未沉管以前,应将预钻的孔口盖严。

4.3 模板工程

(1)施工方案:应包括模板及支撑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模的施工程序,同时还应针对泵送混凝土、季节性施工制定针对性措施。

(2)支撑系统:应经过充分的计算,绘制施工详图。

(3)安装模板应符合施工方案,安装过程应有保持模板临时稳定的措施。

(4)拆除模板应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拆除时要设警戒线,专人监护。

4.4 施工用电

(1)施工用电设备数量在5台及以上,或用电设备容量在50kW及以上时,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

(2)施工用电应建立用电安全技术档案,定期经项目经理检验签字。

(3)施工现场应定期对电工和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

(4)施工用电应定期检测。

参考文献

[1]叶旭,虞和登.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裂缝的预防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04).

[2]JGJ 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3] 程水生, 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工程与建设,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