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津市劳动力供求预测与对策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津市劳动力供求预测与对策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未来5年天津市的就业矛盾仍十分尖锐。为了把握今后天津市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力供求总量的演变趋势,必须预先对未来就业压力做出准确判断。通过数量分析与模型预测方法,进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分析与预测,对实施对策性建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需求 预测

近年来,天津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0年的15.62‰和9.83‰,降到2006年的7.67‰和1.6‰。但由于受20世纪60年~20世纪70年代生育高峰的影响,天津人口还在处于继续增长的趋势,2006年,天津总人口达到1070.00万人。而以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开始进入增长的高峰期,2006年比1990年净增110多万人。这将无疑加重了天津劳动就业的难度。为了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本文将利用数学模型方法对天津劳动力的供求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天津劳动力供给预测分析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决定一过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四个要素是: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平均工作时间和移民。由于移民对天津人口影响不大,我们只考虑前二项。劳动年龄人口是衡量劳动力供给的一个常用指标。国际上劳动年龄人口的统计口径是15岁~64岁人口,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是按男性16岁~59岁,女性16岁~54岁人口统计的。天津劳动年龄人口我们按中国统计口径进行。

本世纪初天津新增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力资源总数以及劳动力参与系数等因素。

1.2007年~2009年天津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趋势预测

天津人口由1993年的920.82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075.00万人,平均增长9.77‰,但总人口年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1993年~1999年逐渐下降,2000年上升达到最大值43.47‰,2001年~2006年逐渐上升,由2001年的2.9‰上升到2006年的39.7‰。天津劳动年龄人口由1993年的561.37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665.98万人,平均增长13.87‰,增长率是比较高的,说明天津劳动年龄人口处于上升趋势。

对未来天津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预测,我们根据现有的人口统计资料和原始数据,建立了离散递推式人口动态模型,利用模型求出2007年~2009年天津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预测值。预测结果显示,天津总人口由2007年的1086.00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153.58万人,2009年比2007年增加了67.58万人,而劳动年龄人口天津2009年比2007年增加了36.86万人。由此可知,天津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比较大,从而给天津未来的劳动就业带来较大的冲击。

2.2007年~2009年天津劳动力资源总数预测

设劳动力资源总数字为因变量L,劳动年龄人口人数为自变量P,利用1993年~2006年天津市劳动力资源总数的样本数据和的劳动年龄人口数据,建立劳动资源总数经济计量模型:

L=57.62+0.93P ……………(1)

该方程的R检验值为0.978,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将劳动年龄人口的预测值代入(1),得到2007年~2009年天津劳动力资源总数预测结果为:2007年是678.53万人,2008年是687.39万人,2009年是698.71万人。由此可知,天津劳动力资源总数也处于增长趋势。

3.2007年~2009年天津劳动力供给预测

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资源总数乘以劳动力参与系数,年劳动力参与系数是随着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的,但是短期内劳动力参与系数变化不大,我们假定劳动力参与系数从2007年~2009年为0.88,最后将各年的劳动力资源总数乘以劳动力参与系数。其预测结果(见表1)。

二、天津劳动力需求预测分析

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如果经济增长较快,就会给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我们采用相对经济增长的就业需求弹性方法预测未来的劳动力需求量。

这里我们用从业人数表示劳动力的总需求,通过数据处理列出1993年~2006年天津市就业弹性变化情况(表略)。由此可知,随着就业弹性的上升,天津从业人口数迅速上升,反之,就业弹性下降时,从业人数也随着下降。

我们对劳动力需求预测的步骤是:首先确定2007年~2009年GDP的增长率,根据天津的具体情况,我们给定2007年~2009年GDP增长率为14%。然后采取相对经济增长就业需求弹性方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未来的劳动力需求量。

通过预测得到2007年~2009年劳动力需求量(见表2)。

三、天津剩余劳动力预测

显然,天津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劳动力过剩数量在“十一五”期间有所下降,由2007年的29.75万人下降到2009年的22.34万人(见表3)。

注:(1)按供求差额占需求量的百分比计算

(2)按供求差额占供给量的百分比计算

四、对策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天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对于这些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对策予以缓解。

1.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天津国有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从业人员正处于逐渐递减的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很难再大量吸收劳动力,而以此同时,其他所有制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个体与私营劳动者却在不断增加。2006年私营个体经济不断壮大,年末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金1924.79亿元。私营和个体经营户达到26.55万户,从业人员122.80万人,实现销售及营业收入1427.06亿元,实现税收78.43亿元,。不难看出,今后一段时间内,其他所有制单位及个体与私营单位将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对于它们,政府应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政策上给予积极扶持,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步伐,从而广泛吸纳社会上的劳动力。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在同样的资金投入条件下,第三产业能够相对较多地吸纳劳动就业人员。天津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一般均已超过60%。而天津目前现状是: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732.9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7∶57.3∶40。天津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1990年的144.27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51.63万人,增加了107.36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90年的30.7%上升到2006年的44.70%,提高了14个百分点。如果我市把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的比重提高到50%,就意味着在第三产业中增加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所以,必须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但要注重发展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而且要大力发展信息与科技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房地产、邮电通讯、咨询、旅游等新兴行业。同时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使之成为天津第三产业就业的新的增长点。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行技术培训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有效途径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就业市场将越来越需要技术更高。对经济的变化适应能力更强的劳动者,同时教育程度高和具有新技术的劳动者则供不应求。根据最近天津社科院课题组对《天津市下岗及再就业职工调查问卷》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天津下岗职工在中专技校、高中以下学历的占81.25%。其中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占40.71%,这些下岗工人因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缺乏就业培训,很多工作都不能胜任。所以,对文化低,没有技能的失业者进行培训和再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是解决天津结构性失业的有效途径。

4.改革用工制度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劳动就业上取得成功的经验之一是用工制度的改革。他们采用新的灵活的用工制度,使得失业压力大大减轻。而我市多数企业还是沿用过去那种刻板的用工制度,严重影响了就业面的扩大。因此,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应该进一步改革用工制度,例如,设置部分时间工作岗位,将一班8小时工作制改为两班6小时工作制;实行劳工出租制,减少工时;实行劳动就业市场“弹性化”,劳动就业组织形式多样化,减少对企业用工方面的限制等。

参考文献:

[1]韩静轩等:《现阶段我国劳动就业存在的向题及相关对策》,《统计研究》,2001(7)

[2]宁本荣:《21世纪前10年安徽省劳动力供求不均衡的原因分析》,《江淮论坛》,2003(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