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
背景介绍
初读这篇课文,我的心被震撼了,由美丽的仙湖到苍凉的沙漠,那该是一场怎样令人惋惜和痛苦的巨变啊!我多想看看过去的仙湖!我又多想再看看如今的沙漠。我想,假如我到了那里,一定是泪流满面。我更想痛斥造成这场悲剧的人类啊!我想,我一定要让学生在触目惊心之中受到震撼,去热爱自己的家园。
对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我想带着学生进行一次神秘的探险之旅,进行一次震撼人心的心灵之旅。然而,学生对于罗布泊并不熟悉,对于它的变化没有切身的体会,他们能够走进文本吗?能够达到真正的心灵震撼吗?为了铺设一座由现实到文本的桥梁,我决定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情境,利用画面、背景音乐解决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2.探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难点: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感受并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导语:上课前我们共同关注一则消息:(新民晚报 2006年04月14日)中国科学探险队在罗布泊东发现一具干尸,他们怀疑有可能是26年前失踪的彭加木的遗体。昨天,一支科学探险队在甘肃敦煌集结,试图前去确认遗体是否为彭加木。(投影。)同学们关注过这则消息吗?(与学生交流资料。)
资源共享: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率队在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神秘失踪。彭加木失踪后,和中科院曾组织3次大型搜索行动,动用10多架飞机和一支地面部队,但除了发现脚印外,始终未能找到任何其他线索。他的失踪至今是个谜。
2.通过介绍,不知不觉中感觉大家关注的焦点似乎都锁定在罗布泊这个地方了,老师也查找到了一些:著名探险家,被誉为“壮士”的余纯顺,在祖国大地上,闯过道道险关,进入罗布泊两天便倒在罗布泊的热浪中……罗布泊的遇难者有名有姓的已达40多人!
“死亡之海”、“生命的”、“魔鬼之湖”、“毁灭之地”都是罗布泊的称号。(投影。)
3.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罗布泊这个神秘地带去探探险。初读题目你会有哪些疑问?
(预设: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仙湖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的……)
二、整体感知
1.那我们就初探罗布泊。自由朗读课文,标注重点信息寻找答案。
(预设:1.过去的罗布泊:充满生机、广阔美丽、生命绿洲;2.现在的罗布泊: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死寂荒凉。)
2.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4~8小节,看看在作者笔下历史上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的?其他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罗布泊以前的样子。(配音乐和画面。)
(明确: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它的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昔日的罗布泊曾是一个水乡,是鸟儿栖息的天堂,在如此幽美的环境中,花草摇曳。牧民们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3.我们记忆中的罗布泊曾经是一个生命的绿洲,曾经是令人惊叹的仙湖!记忆是美好的,回忆罗布泊的感受也是美好的,可现实中的罗布泊呢?它又是怎样?
[明确:现在的罗布泊一片死寂,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惧……(插入罗布泊现状的影片)。]
三、深入探究
1.相信听觉上的享受与视觉上的贫瘠给同学们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你最想问的一定是:刚才的美景哪去了?为什么罗布泊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们共同探寻变化的原因。(投影。)
①学生自由选读文中揭示罗布泊变化原因的句子或段落。
②假如你是一位研究罗布泊的科学家,请你将从课文中探得的“变化”原因整理后发给大家。(推荐人选,原因,看谁说得又准又全。)
(明确: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生态环境被破坏。)
2.我想此时此刻我们已经探寻到仙湖消逝的谜底了:它并非是自然神力在作怪,它死在人类手中。回想起刚刚萦绕在我们脑海中那个水面如镜、花草摇曳、牛羊成群的画面,心情不免沉重起来,当作者真切地面临这片荒漠时又有着怎样的心境呢?
3.曾经美丽的仙湖就这样消失了,面对这样的巨大变化,作者表现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作者是如何传递出这种情感的?朗读你们认为最精彩的部分。
情感:“痛苦与无奈”、“沉重”,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苦,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
角度:
A.侧面描写(15~22段)
a .对胡杨林的描写。
比喻:“绿色的长城”比喻曾经的宏伟壮观,生机勃勃。
对比:胡杨林锐减的数字对比;与之相随的沙漠化。
拟人:言为心声,赋予胡杨人的情感,它垂死的挣扎与痛苦,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盲目地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b.荒凉的罗布泊。
荒凉可怕:如,至少有两辆汽车,必须备足食品和水。
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如,“荒漠是大地的的胸膛”,“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作用:生动地凸显了罗布泊的荒凉。
小结:这些怵目惊心的画面,怎能不叫人痛心。
B.直抒胸臆(24~28段)
穿插写作知识: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其特点具备了新闻和文学两种文体的特点:即真实性、形象性和抒情性。
a.“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明确:这句直白的呼喊,直抒心中的沉重之情,有力地烘托出罗布泊的现状,增添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悲剧性。)
b.“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明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逝是人为破坏的恶果,暗含强烈的谴责意味,指出悲剧制造者的盲目与愚昧。)
过渡:这样的悲剧,字字句句饱含深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人类也许总会安慰自己,噩梦总会过去。但悲剧并未停止,仍在上演,齐读26~28 段,倾听来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呼喊。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
泉……”
(明确:如果说前面作者来自心底的痛苦深深地刺痛了我们,那么这呼喊必然震撼所有人的心扉。因为这声呼喊里饱含着作者对罗布泊、月牙泉、青海湖等为代表的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
四、拓展总结
1.拓展:罗布泊这个神秘的故事似乎讲完了,但它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并未停止。树木在遭受了人为的破坏之后,除了静止地眺望远方,它们别无选择。生长在罗布泊的生物们只能从心底发出抗议。曾经充满生命力的绿洲就这样变成了令人恐怖的荒漠,假如你就是罗布泊或罗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滴水……你将代表和你一起消亡的同伴们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
2.结语: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动动我们的双眼,是热切地企盼,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让智慧插上理性的双翅,我们有理由相信罗布泊的悲剧将不会再重演。
教学反思
开篇用彭加木的资料引入,创设一种氛围,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走入文本。在观看罗布泊往日与今朝的对比图片后,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拉到本文的学习中。他们那惊讶的表情,表明他们已经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直观的图片到生动的文本,有了前面良好的情感铺垫,学生一下子就动情了。在解说罗布泊旧貌时,满含赞美和喜悦;而读到今日惨状时,字字哀婉,声声叹惜,句句沉重,已无需教师用过多的语言来指导,也不需再用丰富的语言来“煽情”,学生已经从心底发出了惋惜之情,引发了学生对人类的盲目行为的谴责与痛恨,实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当然,本课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把“悟情”作为重点,对于文章的比喻、拟人、对比、列数字等写作手法运用强调较少,相对于工具性来说,语文味似乎淡了一些。虽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学生的互动活动较少。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风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