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谈如何做到“善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谈如何做到“善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精妙的课堂提问。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早就总结了“善问”的经验:“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问者反此”。这句话告诉我们善问的人能够让听者非常愉悦地、水到渠成地理解问题,不善问的人反之。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善问呢?

一、问题的趣味性

例如笔者在介绍先秦诸子散文时,讲到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就提了一个问题:“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这是2010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试题之一,笔者觉得很有意思,就借用了。这是一个富有深厚文化底蕴且幽默感十足的题目。老子和孔子都是世界上众所周知的人物,可以说,他俩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早已内化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方式。此处的“打架”当然不是肉搏,而是思想的较量,是世界观、人生观的争锋,你有与谁相同或相似的人生观,你认同谁,你就帮谁。此题一出,学生各抒己见,讨论非常热烈。

二、提问的目的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是为了实现语文的各项具体目标服务的。因此,设计问题情境时,必须紧紧围绕教学任务所规定的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从认知、情感、技能三维目标出发,力求提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适度性。尽量避免靠灵机一动(尽管有时这也是必需的应变技能)提出问题,减少问题的随意性。在讲解《拿来主义》一文时,教学目标是充分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笔者问:“鲁迅先生当时对外来文化遗产是坚决的‘拿来’的态度,时展到今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让人心跳的高新技术,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生活,更有那花花绿绿的物质世界。对这些我们要不要‘拿来’,‘拿来’什么呢?请举几个例子。”在同学讲了我们“拿来”的实例后,笔者继续问:“在课文中,鲁迅先生以大宅子为喻,列举了几种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指出正确的方式应是‘占有、挑选’。在今天,你认为应该怎样‘拿来’?”同学的积极参与意识很强,畅所欲言,发言也很有见地。

三、问题的层次性

提问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无论是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看,还是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看,课堂提问都必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即注重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课堂上提问,应从教学目的出发,通盘考虑整堂课提问的主次先后,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出、先后有序,提出的问题应前后贯通,步步逼近教学目标。尤其对难点问题,更要注意层层分解、循序渐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把课堂提问(老师的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比如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先进入情境: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觉。

2.回忆旧知,生成新知:回忆景物描写的作用,看看上阙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形象解读,分析情感:词中的周瑜的形象分析,用这个历史人物,寄予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4.个性化解读: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含有消极成分,试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说说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四个问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思维的层次性,对培养学生深入、全面的思维习惯是有效的实践。

四、问题的涵盖性

有的课堂上,问题不一定要一个一个提出来,逐层推进,只需要一个涵盖性广的问题,就可以起到纲举目张、总领全课的目的。提出一个极具涵盖性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起层层推进的问题似乎要更难一些。因为它涵盖的内容是这篇课文,就好比文章的“主心骨”。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辨析,整篇文章仿佛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地剥离,让人见到了“庐山真面目”。对于教师来讲,如何把这个问题提得既具有涵盖性,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产生“跳一跳,摘桃子”的挑战意识和行为,是对教学智慧和机智的考验。

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在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之后,就可以抛出一个问题:有很多读了《我与地坛》的读者认为地坛是史铁生的地坛,不是皇帝的地坛。地坛为明清皇帝祭地之坛,为什么会成为史铁生的呢?你赞同吗?要分析好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要求学生理解地坛对于史铁生的意义。

五、问题的连续性

有的老师在抛出了一个问题之后,缺少必要的追问,而让问题的解决要么是“问而不解”,或者是“课堂中断”,或者是“敷衍了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的场面,问题就在老师对“非预设性教学”过程“预设”不够。导致文本自身价值的埋没和文本教学价值的丧失。一位老师讲鲁迅《药》处理得就不错:

1.师提:康大叔是不是刽子手?康大叔是不是那个卖馒头的?同学们从刽子手和老栓、康大叔和老栓的前后对话的态度和神态不同,还有有没有给钱的问题前后不同而认定不是同一个人。又有同学从文中找到外貌和动作描写就是在讲同一个性格的人。 又有同学说从老栓的表现看,前面的不熟,后面的熟悉,所以不是一人。两方争论激烈。

2.师提:老栓在买人血馒头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理?

3.师提:那小栓吃过人血馒头后,康大叔进来后是什么样的心理呢?老师的连续两次提问,答案就豁然开朗了。

总之,做到善问是教师在深入研习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习路径,精心设计的教学提问。这样的问题明确、适宜、巧妙,是触发思维活动的引爆点,是文本对话得以展开和深入的基点,也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关键点。教师只要能敏锐地觉察并抓住这些关键问题,提高问题的有效性,使课堂提问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那我们的课堂岂有不精彩之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桥中学(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