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对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对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同时承担着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职能。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优势,并研究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研究型大学发展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应对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型大学;挑战

作者简介:张玲玲(1981-),女,满族,吉林白山人,大连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刘志杰(195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大连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教授。(辽宁 大连 11602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01-02

2012年6月经教育部批复同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国科大的成立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同时承担着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职能。这对高校的发展,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国科大的优势,分析其带来的新挑战,科学、合理地制订应对策略才能使研究型大学更好地适应未来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一、中国科学院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英文名: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正规高校,是一所专门从事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型现代化研究型高等院校。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其研究生教育培养管理及学位授予权等基本属性不作改变,现有的法人地位、行政隶属关系、人员编制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不作改变。[1]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多个研究所为依托,以设在北京的大学本部为主体,以分布在上海、成都、武汉、广州、兰州5个研究生教育基地为延伸,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研究生教育网络。目前有320余位两院院士、4200余名博士生导师、3900余名硕士生导师、4个国家实验室、5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办学目标是通过中国科学院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把国科大办成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独具科教融合特色的世界知名大学,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继续创造出更多的新经验,为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优势

1.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和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中科院拥有比研究型大学更多的国家项目支持。一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大多只停留在科学理论研究的层面,没有更多的实际机会参与国家级的工程项目,所以所培养的大多是科学人才,而工程人才则没有合适的土壤,很难成长。而中科院的学生不仅能学习到体系的科学知识,还有机会直接参与国家级的工程项目。在这里,不论是进行科学理论研究还是开展项目工程实践都有足够的机遇和资源。

2.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优化、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以及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国际影响大、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和导师队伍。此外,还有大量国内外一流的科学家、教育家以及著名教授来校任教或进行学术交流。众多的科学大师、学术巨匠登台讲学使在校研究生感受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体验。

3.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科院是国内科研实力最强、科研设施最好的单位,大多数科研设备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其中不少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良好的设备条件给研究生进行高水平创造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4.学科优势明显,为研究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选择和空间

中科院在理学门类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以及工学门类的力学、材料、能源、电子与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在保持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优势的同时,近年来还不断加强应用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

5.丰富的校友资源

因为中科院只培养研究生,又是全国最早最大的研究生院,高端的校友众多。高端的校友既有院士、教授也有企业家,当然也有高级管理人员,校友资源非常丰富。

虽然国科大在学科、师资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它仍不具备大学的一些特点。首先大学是个大熔炉,恰恰正是这样的熔炉造就了相对自由、开放的氛围,正是这种自由、开放的氛围才造就了中科院所不具备的大学特质。国科大的研究生培养还没有自己独特、鲜明的培养文化。中科院设立国科大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在培养文化上大学化,让研究生经历一段与大学类似的宏观培养环境,以克服自己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先天不足。

其次,国科大之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不及大学合理、完善。国家出钱、给招生指标,目的是培养研究生,而不是提供廉价的科研人力资源。不少导师明确宣称不招收博士生(只要硕博连读),从中可以看出很多人并不是按照研究生培养来思考问题,而是从好用、好使的人力资源角度来思考问题。研究生不是高IF文章生产流水线上的廉价劳动力,一个研究生的成长过程需要投入巨大的指导资源。从“导师”到“老板”称呼的转变侧面反映出研究生的招收被错误定位于人力资源供给。

三、国科大对研究型大学发展带来的挑战

1.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

近年来,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我国研究型大学试图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5]他们从师资力量、办学模式、教学(包括教学制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学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如开设精品课程、名师授课、加强学术交流等。这一系列措施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与国科大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研究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强,研究生主要还是跟着导师的课题走。导师有了课题,学生就有工作做,毕业论文也就有了着落。而且研究生目前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动手能力。

2.学科建设的挑战

经过国家“985工程”的重点建设,许多研究型大学通过强强合并和重组,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学科结构比较合理,优势学科不断加强。[6-8]但与国科大相比,其学科建设仍存在学科趋同、求大求全、特色不鲜明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学科结构不合理、学科水平低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少等方面。由于学院、系设置受行政因素决定,学科的科层制较为突出,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较难推进。据此将很难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态势,对新兴产业学科来说尤其如此。

3.教学、师资队伍的挑战

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花了很大力气,采取多种措施,教师水平整体上得到很大改善,但相比于国科大的师资队伍,其水平仍明显不足,缺乏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大师和杰出学者,获得世界级学术成果少,培养和吸引顶尖学科带头人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此外,由于国家对研究型大学的投入远小于国科大,导致办学的基础条件较差,现代化程度较低,教学科研设备不够完善,学科发展不平衡,很多学科水平与国科大水平相差较远,这将使研究型大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4.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挑战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态势,知识创新的能力有所提高,原创性基础研究有所增加,但与国科大相比仍存在差距,表现在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原创性科技成果不多,对战略性基础研究和工程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进行多学科研究的态势尚未形成,获得国际大奖和在世界顶尖级杂志上发表文章数量偏少的问题,这些都会给研究型大学带来挑战。

四、应对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的策略

1.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通过推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充分调动导师和研究生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统筹资源和强化合理分担机制,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资助力度。强化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采取激励与约束措施,引导和督促教师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和环节中。根据学科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分层次、多模块并与科研相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

2.构建科学的学科生态环境,适应科技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整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任何一所研究型大学都不可能在众多的领域中始终占据优势,要实行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策略。合理配置资源和条件,遵循学科生长的规律,采取超常规、跨越式的学科发展路子,择优扶重,重点突破地发展优势学科;同时要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促进传统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

3.创新人才机制,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

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特别是“学术领军人才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中关键要素”的观念。统筹全校的办学资源,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基本职责;对外引进人才方面要建立聚集国际学术大师、著名学科学术带头人等高端人才的灵活机制。改进和完善考核与评价办法,建立规范、科学、实用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4.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把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成效作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标志,全面提升学校科学技术研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突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优势、特色,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和深化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提升科研效益、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科研体制。

五、结语

国科大因其辉煌的历史和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突出业绩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国科大的成立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以及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给研究型大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迎接挑战的机遇。要抓住此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大学简介[N].中国青年报,2012-09-07(5).

[2]罗丹.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提升的三大挑战[J].教育学术月刊,

2011,(10):3-5.

[3]韩冬梅,向勤,覃正.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6(28):17-19.

[4]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9-15.

[5]胡燕平,郭源君,李会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50-51.

[6]汪新华.“985高校”学科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50-51.

[7]钟海青.大学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170-172.

[8]宋鸿雁.我国学科建设制度与实践的多层面反思[J].江苏高教,2012,(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