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析电影《为奴十二年》改编成功之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析电影《为奴十二年》改编成功之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孙明钰、女(1986-)、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英美文学。

刘明璐(1990-)、女、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英美文学。

摘要: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一直是银幕上的常客,奥斯卡获奖影片《为奴十二年》即改编自同名自传体小说。作为一部罕见的黑奴题材影片,《为奴十二年》在160年后依然牢牢抓住观众的心。在改编过程中,影片对原著的增减和心理描写的处理都颇为巧妙。本文从技巧、内容入手,分析影片《为奴十二年》改编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为奴十二年;自传体小说;电影改编

引论

美国电影理论家西格尔曾经不无骄傲的发问:“你是否注意过有多少影片是改编的改编是电影业的命根子。有多少伟大的影片是来自小说、舞台剧和真实的故事呢?(于卫平,2006:18)电影自诞生以来,都与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2014年奥斯卡颁奖礼上,荣膺最佳影片的《为奴十二年》正是改编自1853年出版的同名自传体文学作品。文学到电影的改编,由于媒介的不同,都遵循着有删减也有增添的基本原则。《为奴十二年》从文学到影像的改编,也遵循这一基本原则,本文从技巧和内容上分析改编后影片的成功之处

电影改编的技巧――心理描写的“慢处理

自传性质的《为奴十二年》一书中,作者所罗门・诺瑟普以第一人称出现并进行叙述,作者的思想、思考处处可寻。然而与自传体小说不同,第三人称视角是电影最为常见的叙事方式。虽然也不乏在影片中插入画外音展现主人公想法的例子,但对于《为奴十二年》原著这样一部通篇以“我”的视角展开的作品,若是在改编时插入大量画外音,显然不适宜大银幕。令人欣喜的是,《为奴十二年》的导演至始至终未加入任何画外音,甚至连对话都不能算多,而是用几乎静止的镜头久久定格在某一画面,让观众感受奴隶们命运的悲惨、主人公的思想和心理。

华盛顿贵为美国首都,小说中一个自由黑人却在首都被诱拐关进奴隶场,这与美国宣扬的“自由与平等”可谓是背道而驰。作者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深,在其小说中除了对当时环境描写,也不忘对此进行犀利的讽刺。导演巧妙地用了一种冲击力更为强大的方式来刺激这当代观众的感官。当所罗门蹒跚来到牢房小窗口前无力的呼救时,一个长达24秒的镜头,从奴隶场牢房窗口开始,自下而上掠过高高的墙,最终视线来到房顶,华盛顿大部分面貌在眼前,国会大厦的椭圆顶在一片灰色建筑中尤为显眼,镜头在这个景象上停留时间长达9秒。整个长镜头中,并无任何多余对白或是画外音,唯有所罗门一句接一句地呼喊着“Help!”。当镜头定格在国会大厦时,依然能依稀听到所罗门无力的“Help”。眼前看到的是象征着自由与平等的美国国会,而听到的却是一个黑人无力的求救声,视觉与听觉的反差在这9秒钟达到了最强烈点,这一次,导演将这一对比下带来的思考的空间留给了观众。

影片中与之类似的另一处则是在所罗门被提比茨和其同伙呆在树上之后。查宾先生赶走提比茨和其同伙后,并没有给所罗门松绑。在小说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当时自己的心理活动,感叹长日漫漫,太阳毒辣难忍,几近昏厥。并且思考为什么查宾先生不放他下来等等。而在电影中,这一段却几乎是静默的,且是一段长达3分钟的静默。这3分钟,镜头始终不离挂在树上的所罗门,他内心的痛苦和感概,在特写镜头中露出的表情来看不难揣测;他对于查宾先生不伸援手的疑问,也有所体现:远景镜头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查宾先生在不远走廊上踱着方步,望着所罗门却不走过来解救他。从不同的角度这样的对比让观众看到了身为奴隶的无助、无奈与无知。在这段漫长的时间,导演让观众在内心去思考与评价,甚至是挣扎。

但凡是描写心理活动的,小说都会以详细而快节奏的大量文字表述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电影却恰恰相反,采取了慢的让人感觉折磨的节奏,随着人物的静止而静止,随着人物感情的爆发而爆发,但恰恰是这种节奏给了观众无数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冲击力,让电影以它所拥有的视觉及听觉优势展现故事的跌宕起伏。

电影改编的内容――人物和情节变动

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为推动情节的复杂性贡献了力量,电影中出现的人物却大大减少。然而人物的简化并没有减少故事的丰富性,电影中用相对较少的篇幅来介绍除主人公外的其他人物,却是个个精简有力,即使所有奴隶都遭受着同样的压迫,但是每一个给过细节镜头的奴隶人物身上都体现着至少一种特别形式的残酷压迫,较丰富的人物上甚至可以体现多种,例如无自由、遭受鞭打、被、骨肉分离、被当作牲畜或货物、剥夺教育权利和无休止的劳作等等。这样规避了小说中部分对中心意义作用不大的人物,电影受放映时间的限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每个着墨的人物悲剧放大到了最大,给观众更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除了对小说人物的简化,。改编的内容也不少,在此仅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是电影缩减的小说部分。小说最后一章关于主人公获救后如何那些对他犯下了罪恶的人们的描述,过程很详细,在电影中只在最后用几句字幕的形式交代了诉讼均以失败告终,突出了罪恶制度的无法无天,也维持了电影紧凑的故事结构。小说中此部分的描写有助于人们对当时的具体社会情况有更深刻的了解,符合其真实的特点。此外,小说中关于为受尊重的主人劳动后所获得的自豪和满足描写,没有在电影中出现,电影传达的都是奴隶制度带给人们的痛苦,主题明确且坚定。

再次,就是电影增加了部分小说中没有的情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个人冒险,更多的是对南方奴隶制环境的敏锐的观察。”(Toplin,1969:66)小说中的情节已经非常丰富饱满,电影又是如何增添新的情节的呢?通过观影可知,增加的多是些看似细节,但是却对主题的突显推波助澜的内容。例如,主人公的第一个主人威廉・福特,性情温善,显然是所有出现的奴隶主中最仁慈的一个。他会给他的奴隶们读圣经,在小说中作者对此举是抱着感恩的心态的,因为别的奴隶主甚至觉得奴隶们是不配听读圣经的,然而将此情景放到当今的电影中,很明显的反映出奴隶主给奴隶们读圣经只不过是为了给他们洗脑,以便更好的控制他们。因而在电影总,读圣经的情景在奴隶主埃德温・艾普斯那里也出现了,证明这只是为他肆意鞭打奴隶寻找借口罢了。

结语

总而言之,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有着不同的叙事特点和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比《为奴十二年》的自传体小说与电影改编版本,从改编的技巧、内容方面探讨了电影改编版本的成功之处。一部成功的改编电影,特别是这样一部选用了罕见题材、跨越了时代鸿沟的作品,要有能够征服现代观众的想法和手段,而这些在电影《为奴十二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Linda,Hutcheon.A Theory of Adapta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6.

[2]Toplin,Brent,Robert.Twelve Years a Slave(review)[J].Civil War History,1969(1):66.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3]于卫平.从《傲慢与偏见》看电影对文学的改编[J].电影评介,2006(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