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罗布村寨 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罗布村寨 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罗布人在狭义上指的是居住在罗布泊的居民,而在广义上是指居住在整个罗布荒原的土著。罗布人是古老的维吾尔人的一支,他们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以打鱼为生,吃鱼果腹,以鱼送亲朋,因鱼获得长寿。这个民族似乎与鱼有着不解之缘。

现在很少有人知晓罗布人,罗布人生活的村寨就更是无人谈起。

罗布人,又叫罗布淖尔人。罗布人的生存历史可以为地理学家描绘一幅沙漠气候变化图,帮历史学家了解一段中央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史,给健康学家一个研究食物与人体健康长寿的样本,给民俗文化爱好者一个了解这个新疆最古老民族生活方式的机会……只不过,这些都是以一个民族上千年的繁衍生息为代价的。

最早描述罗布人的文字,出自北魏《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北有乙弗勿敌国,俗风与吐谷浑同。不识五谷,唯食鱼及苏子。”有人以“不识五谷,唯食鱼”的说法断定史料中的“吐谷浑”便是我们想要了解的“罗布人”。

据资料记载,公元1757年,参赞大臣阿喇纳追剿乱兵,在沙漠的海子里发现了这些现在被称为罗布人的“土著”。他于是奏报朝廷:罗布淖尔回人古尔班率喀拉库勒、萨达图、喀喇和卓3处千余人输城投顺。其中,喀拉库勒、喀喇和卓各五百家、一千余罗布人。

从此,罗布人结束了原始民族的历史,开始受到封建政权的统治,并有了纳税的义务。据当地社科院研究文章对罗布人征税的介绍,清廷税官夜晚在海子边举火为号,罗布人的独木舟纷纷从芦荡中划出,每户交纳两张水獭皮作为全年的税赋。从这些资料中,我们知道,当时的罗布泊还是水草茂盛、物产丰富的湖泊,世代在这里生活的罗布人傍水而生,所有的生活资料都从罗布泊中获得。斯文·赫定在《走向罗布泊》中说:夏天,罗布人戴棉布或毡子做的小花帽,妇女系盖头,赤脚生活。冬天,他们用罗布麻和野鸭皮毛做成大衣,男女老幼皆用两张动物皮做成鞋子。罗布人一般把衣服全部穿在自己身上,睡觉时也不脱下来。

罗布人划着“卡盆”(胡杨独木掏成的小舟)泛于罗布泊的小海子(高原上的小块水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间或有婚嫁,那便是他们的欢宴。在熊熊燃烧的篝火堆旁,族内的男女们或高歌,或跳舞。当然,篝火上还炙烤着他们的鱼。也许一切都应该是这样安稳的,然而,自然环境的恶化却让这片世外桃源般的居所变得不再适宜居住。湖水开始干涸,芦苇水草枯萎,水生物大量减产,如同梦魇,又似一个魔咒扣在每一个罗布人的头顶上。“兄弟送我一条鱼,我把它烤在火堆旁,兄弟不来我不吃,直到放臭又何妨……”这是罗布人的歌曲,但现在,你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这首歌和寸草不生的罗布泊联系起来。现在的罗布泊在卫星照片上看,酷似一只耳朵,不同的是,这只耳朵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盐壳。1972年,罗布泊蒸发掉了最后一滴水,生活在此的仅有的几户原住民也不得不迁走,寻找水源充足的生活之所。

从库尔勒市出发,穿过沙漠,走进这个最后的罗布人的村寨。村寨的正门形如一个戴帽子的人的头部,两侧是鱼的图腾。走进去,满眼所见都是树枝搭建的具有特殊功用的简陋建筑,远处绵绵不绝、茫茫无边的黄沙配着枯黄的枝杈。在这里,人们可以见到罗布人使用过的红柳针、兽夹、石纺轮、弓弩,剖了一半的独木舟,用做桥梁的芦苇捆,甚至还有罗布新娘住的婚房。

经过开发,人们现在可涉塔里木河水、穿沙漠植物园、骑骆驼观沙海;可狩猎、滑沙,乘舟捕鱼,听罗布人演唱民歌,围着篝火观看罗布舞蹈,睡茅屋,看沙雕,游览神女湖,领略古老的罗布民族风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现在作为景区供游人们游览的这个村寨其实是请考古的专家和教授们设计复原的,那些真正的罗布人的村寨大概只能从史料和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