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增白纺织品酚类泛黄试验的分析与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增白纺织品酚类泛黄试验的分析与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采用《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由酚类引起黄变的评估》试验方法,通过对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及其混纺物的增白纺织品的试验结果, 分析增白纺织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过程中产生泛黄的原理和条件,总结增白纺织品可采用:原料中少添加或不添加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使用合适的增白剂及用量、酚黄变防止剂NY进行整理、选择不含或少含BHT的包装材料、出缸前进行pH值测试、真空包装、存放环境干燥并且周围没有碱性挥发物质存在等方法进行预防泛黄。

【关键词】增白纺织品 酚类泛黄试验 分析 总结

中图分类号:TS1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012-01

白色一直是日常生活中的大众色,增白纺织品也一直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增白纺织品在包装、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有一个弱点:容易泛黄。近年来由于增白纺织品泛黄引起的纠分、索赔日趋增多,给生产商、经销商带来不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及损失。因此生产商、经销商和测试机构都非常重视增白纺织品泛黄的测试和原因分析。要搞清某一增白纺织品泛黄的真正原因,这工作非常复杂。有潜在的内在因素和复杂的外在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国家纺织行业没有专门的检测方法,一些研究黄变的文章大多分析太阳光、氙弧光引起的黄变。本文采用ISO于2007年颁布的由于酚类引起的泛黄测试方法,分析由酚类引起泛黄的原理和条件,总结增白纺织品在染整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可采取的预防泛黄的方法。希望能为生产商减少损失,并能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

一、 实验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材料:

Ⅰ)210T本白及增白塔丝龙(100%聚酰胺纤维)(增白剂4BK)(宁波宁澳服饰有限公司)

Ⅱ)增白桑蚕丝电力纺65g/m2(达利丝绸(中国)有限公司)

Ⅲ)增白涤棉(65%涤纶、35%棉) 220g/m2棉毛布(宁波宁澳服饰有限公司)

Ⅳ)增白纯棉斜纹纱卡(宁波宁澳服饰有限公司)

Ⅴ)增白纯粘胶180g/m2汗布(宁波宁澳服饰有限公司)

Ⅵ)酚黄变防止剂NY(珠海华大浩宏化工有限公司)

Ⅺ)脏污去除剂1% Diadavin EWN-T 200%(苏州市莱德纺化有限公司)

实验用标准物质:

Ⅰ)聚酰胺白色标准布706-709 100×30mm(James.H.Heal)

Ⅱ)白色泛黄测试纸706-708 100×75mm(James.H.Heal)

Ⅲ)聚乙烯薄膜(不含有 BHT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James.H.Heal)

实验仪器:

Ⅰ)7片100×40×3mm的玻璃片(James.H.Heal)

Ⅱ)耐汗渍色牢度仪(宁波纺织仪器厂)

Ⅲ)恒温烘箱DHP-9052(上海恒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Ⅳ)白度仪美国Datacolor-2000(d/0,氙灯)

Ⅴ)pH计(SARTORIVS PB-10)

实验判别

使用的聚酰胺白色标准布如果变黄(变色级别≤3-4)为有效实验,没有变黄为无效实验

实验程序

样品准备:试验样品裁剪成100×30mm。

试验步骤:

1)将六张泛黄测试纸分别沿经向折叠,分别将实验材料中的各增白纺织品和聚酰胺白色标准布六种材料平整夹入折叠后的测试纸中;

2)将每个装有实验材料的折叠后的测试纸夹入两片玻璃片中,使每个装有实验材料的测试纸与其它的独立开来;

3)将七块玻璃片(夹有测试样、标准控制布的测试纸)卷入三层测试聚乙烯薄膜中并用透明胶带包住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的包裹。

4)将包裹放入汗渍色牢度仪中,增加一个重锤,使其产生一个总重量为5±0.1kg的重量,给予一定的压强。

5)将整个耐汗渍色牢度仪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试验条件:温度50±2℃,时间16h±15min。

6)试验结束后,将测试组合打开、放室温下冷却后用计算机评定测试样品的黄变级别。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

1.1、采用白度相当不同种类的增白纺织品进行分析

从表1的结果可以得出白度相当的几种材质中塔丝龙(聚酰胺纤维)容易产生酚类泛黄。由于它的原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中加入了BHT来防止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光老化。因有BHT的存在,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它与空气中的NO2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黄变。桑蚕丝电力纺、涤棉棉毛布、纯棉纱卡以及纯粘胶汗布只发生了轻易黄变,受酚类黄变的影响较小,原因由于工厂送样的时候用包装袋包装好,可能包装袋中有少量的BHT转移到织物上,从而与空气中的NO2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黄变。试验中聚酰胺白色标准布的黄变代表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产生的黄变。

1.2、采用不同种类增白剂以及不同含量的增白剂BLANKOPHOR PAS Liq./Liq. B对210T 塔丝龙增白进行分析

增白剂Blankophor PAS Liq./Liq. B 0.5-2% (o.w.f); 1% Diadavin EWN-T 200%;用醋酸调节pH=4;浴比1:20;温度×时间:50℃×30分钟,清洗,脱水,烘干,185℃定型25秒

从表2结果可以得出白度相当的:增白剂BLANKOPHOR PAS Liq./Liq. B 黄变级别较高,而增白剂NFW 、增白剂 YZ-445的黄变级别次之,而增白剂4BK的黄变级别最低。同时当增白剂BLANKOPHOR PAS Liq./Liq. B使用量为1.0~1.5 g/l时,黄变级别及白度两者都比较理想,而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两者则不能兼顾。

1.3使用酚黄变防止剂NY对不同种类增白剂增白后的210T塔丝龙进行分析

从表4的结果可以得出:使用酚黄变防止剂处理后白度有所下降但与表2相比较,黄变级别均提高了半级。

1.4、采用BLANKOPHOR PAS Liq./Liq. B增白210T塔丝龙在不同pH值条件下进行分析

从表5的结果可以得出:当pH值为中性或弱酸时,黄变级别高于呈现弱碱性的结果。pH值越高黄变级别越低。

2、分析:

2.1 增白纺织品由酚类引起的泛黄原理:

锦纶、氨纶及文胸罩杯用的海绵都由同一种材料(甲苯二异氰酸),这种材料中通常加入价格相对便宜的BHT来防止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光老化。纺织品的包装材料大多数由聚乙烯制成,聚乙烯中加入BHT来提高其稳定性和使用周期,BHT在聚乙烯中的溶解度很少,而且容易挥发。在运输或储存期间一些漂白纺织品本身所含的BHT或者从包装材料中转移到纺织品上的BHT与空气及包装材料中吸收或储存的NO2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黄色的物质。例如2,6-双叔丁基-1,4-醌甲基化合物,在织物表面上有斑点般的泛黄。从整个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出其反应条件为碱性,所以同等条件下中性或弱酸时黄变级别高于碱性,与表5的测试结果相吻合,碱性越强黄变级别越低。

2.2 对于采用甲苯二异氰酸为原料的纺织品应选择较为合适的增白剂及用量如:本文中的1.0~1.5 g/l 的BLANKOPHOR PAS Liq./Liq. B。

2.3 使用合适的酚黄变防止剂对酚黄变级别有所提高。

三、结论

通过上述试验与分析可以得出:要防止增白纺织品酚类泛黄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a) 减少BHT的量、b) 选用合适的增白剂及用量、c) 防止BHT的转移、d) 使纺织品本身带有弱酸性、f) 减少空气的存在量、g) 储存环境干燥且没有碱性挥发物质存在。

3.1 对于聚酰胺纤维、氨纶含量较高的纺织品以及与漂白纺织品紧密相贴的海棉制品(例如:文胸)在原材料中应少添加或不添加BHT;其次使用比较理想的增白剂及用量,可使用1.0~1.5 g/l BLANKOPHOR PAS Liq./Liq. B进行增白;第三采用酚黄变防止剂NY进行处理。

3.2 对于所有的漂白纺织品应选择:不含或者少含BHT的包装材料,防止其转移到纺织品上而引起泛黄;出缸前进行pH值测试范围控制在pH6.0~7.5之间;如果条件允许进行真空包装;存放的环境应该干燥并且周围没有碱性挥发性物质存在(织物在湿态时的泛黄比干态时要大得多,在相对湿度为95%时,织物在平常的储存条件下放置一年也会泛黄,而这时空气对泛黄的影响显然没有水)。

参考文献:

[1]ISO 105-X18:2007《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to phenolic yellowing of materials》

[2]ISO 105-E04:2008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Part-E04:Colou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3]周爱晖,张华春. 纺织品黄变的测试与分析[J] .针织工业 , 2010(7):3

[4]杨敏华,赵其明.缝纫线黄变原因及酚黄变检测方法[J]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8(3):2

[5]潘书贞.降低织物泛黄浅析[J] .丝绸SILK ,20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