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英语语法的教学 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往往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近些年来,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已逐步被我国语言教学界所接受,但教学中又过于提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淡化语法教学。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思考语法教学的方式,使它能真正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而服务。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缺失
1.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语法。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把外语学习过程看着是语言知识接收和传承的简单过程,视模仿与强化为教学法宝(冼吉昌,1999),仍然把课堂当作自己的“一言堂”,采取满堂灌,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记完就考试。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语言的重要功能——即传递信息,达到交际的目的,使英语课堂教学变成了死板单纯的语法知识课,语言变成了“死”的语法条条框框,最终教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能在各级各类笔试中获得高分,而一但要开口讲话,他们就成了“哑巴”。
2.课堂教学过于忽略语法。一部分教师未能正确理解交际教学的思想,片面地把交际教学法理解为只重视口语,不重视书面语,只重视交际能力,不重视语法知识。以为课堂交际化就只是从形式上让学生多讲、多说,甚至于毫无原则地说(指出现过多语法错误的说),过于强调语言的运用,而使得课堂交际化流于形式而无实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对学生进行语言规律、规则方面系统性的引导、训练,未能对比出中英文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导致学生讲出来的话只是简单的拼凑,词语的重叠,一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学生发言七嘴八舌,但仔细一听,学生所讲内容漏洞百出,出现许多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现象。这样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不踏实、浮躁、一知半解等不良习惯,未能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同时也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改进
1.更新观念。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所削弱,有的语言学者公开排斥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提供有意义的交际,语法就会被学习者习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反思,人们终于意识到了削弱甚至取消语法课的弊端。教师要真正弄懂什么是交际教学法。其实,交际教学法不但重视听、说、读写,并且认为语法知识,包括词语用法,正确完成各种测试都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英国的交际教学法专家Littewood指出:交际能力的组成有三点:⑴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structures and vocabularies, ⑵knowledge of the potenti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linguistic forms, ⑶The ability to relate the linguistic forms to appropriate nonliaguitic knowledge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specific functional meaning intended by the speaker .可见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即能听得懂、说得出、读得懂、写得出,词汇使用和语法结构正确。实质上课堂交际法和语法知识的传授是紧密相联的,但要注意语言知识归根到底是为发展语言能力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走极端,要认识到语法知识是基础,用语言交际是目的,课堂交际化是方法。要做到既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又重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2.改进教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清醒认识到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外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包括考试能力,要做到把语法知识的传授贯穿在课堂交际之中,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1 区别要求,突出重点。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对不同的语法项目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即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教师应在学习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此做到心中有数。对要求掌握的项目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掌握。如初中英语教材中五个基本时态(the present ten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the future tense)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领会五个基本时态的概念、含义、动词结构等,并通过训练能熟练运用。对不要求掌握的项目应让学生了解熟悉其意义,做到心中有数,碰到能认即可,如其它三个时态(the past perfect tense. 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 the future in the past)就属这一范畴,不能随意提高要求,教材中出现的某些语法项目不要求一次就掌握,而是通过循环,重复出现,在不断“理解”,不断“运用”,不断“纠误”中达到最终“掌握”。
2.2 创设语境,注重语用。语法教学是为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服务的,而交际离不开语境,比较母语和英语学习,主要差异在于英语学习缺少语言环境和氛围,因此,将“死”的语法知识放到灵活的语境中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采取活动法、图式法、情境对话法等方式。比如教授条件状语从句时,可采取造句接龙法,帮助同学认清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特征,在接龙造句中既巩固语法知识,又培养交际能力。老师给出一个句子:If it is fine tomorrow, we'll go camping.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造出语义连贯的句子:A:If we go camping tomorrow, we'll ask Helen to join us. B:If Helen goes with us tomorrow, we'll ask her to tell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C:If she tells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we'll ……。在这个语法练习活动中,枯燥乏味的语法讲解变成了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了听说的训练,达到了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掌握英语的目的。
2.3 理清思路,加强训练。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的知识掌握得牢固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所学知识练习程度的深浅,因此,在教学中,应在学生基本理解语法结构的情况下,反复操练。在这种训练中培养学生运用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达到“理解”或“掌握”的层次要求。如复习现在完成时中的“have/has gone to”、“have/has to…”、“have/has been in”这个学生容易混淆的句型时,教师首先设计一种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通过提问引出句型,再让学生置身其中,将这三个句型进行分类、对比,在特定的情景中掌握句型,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具体做法:让课代表去the teachers’ office,并在那儿呆几分钟,这时引出句子: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 He left ten minutes ago. He has been in the teachers’ office for ten minutes. 等这位同学回来后,问他:Where have you been?引导他回答出:I've been to the teachers’ office. 在这样的语境中,学生对这三个结构有了进一步认识,再接下去让学生分组练习,进一步巩固。再如在区分形容词interesting、intereted之间,surprising、surprised之间,exciting、excited之间及worrying、worried之间的区别时,教师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对话,来帮助学生理解。如:A:What's the matter with Lili? She looks unhappy. B:Oh, she failed in the mid-tems exams. A:I'm sorry to hear the worrying news. B:Yes, Her mother is also very worried about her. She has decided to get someone to help her。这样,学生就较容易地理解了,同词根引出的ing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特征,侧重于客观,ed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物心理感受,侧重于主观,在运用过程中就能做到水到渠成了。
2.4 及时归纳,适度对比。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方式,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用词造句的规律。教学中应克服教材中语法知识比较分散的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教材中不断出现的新的语法结构进行观察积累,及时归纳这些规律,把它与以前学过的容易混淆的语法结构进行适当的比较,让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全面的语法体系。比如在教完八个基本时态,进行综合复习时,教师可将八个时态的最基本时间状语、动词结构运用场景等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体会各时态间的联系、不同之处,在运用中进行对比,在思考中得到升华。
2.5 关注文化,体会功能。语言不只是一种符号系统,即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总和,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关注英语国家的文化,体会语法结构功能。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连字成词,连词成句,句合成章等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就相异。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如要表达“他是我的一位朋友”,不能说成“He's my a friend.”,而应说成“He's a friend of mine.”这中间的双重所有格准确体现了“他”与“我的朋友们”之间的“局部”与“全体”的语法关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重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