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律师谈走出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律师谈走出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国内出了一些问题,很多情况下可以找政府去协调解决,但是在国外可能只能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怎么做?

作为一名律师,在这个行业也滚打了将近20年,我有幸代表过很多外国汽车公司来中国投资设厂,建立经销网点等等。我也同时代表过几家中国的汽车公司,到海外去开展业务,包括收购境外的汽车公司,建立总装厂,成立合资企业等项目。

走出去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吃过亏。在这些案例中,有很多是属于法律障碍。那么,对于已经遇到这些障碍或即将准备走出去的企业而言,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几大问题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管是到海外销售还是投资建厂,基本都会遇到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如果是销售,可能遇到的第一个重大的法律问题就是产品质量问题。到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但是要到发达国家,要通过严格的环保、安全标准,对中国企业是一个巨大挑战。

到发展中国家销售汽车,会遇到收款、外汇波动风险,还会遇到如何处理和对方关系的问题,在某些中东国家,KD组装厂及国内的整车厂受制于当地法律,无法单方面解雇经销商,只能花钱去让经销商主动让位,这也是中国多家汽车企业在当地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在选择经销商时及对经销商进行管理时要特别小心。

在欧美发达国家进行销售,最大的法律风险很可能就是产品质量的风险。在美国,如果牵扯到一个汽车的产品责任事故,美国法院动辄会让整车厂赔几百万美金或者更高赔偿,这对于一个中国企业而言,要想进入美国市场,这便是一个巨大的非关税壁垒。

那么到海外投资设厂时常见的收购会遇到何种法律问题呢?

曾经我们有几家企业都去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外国企业。在收购濒临破产的企业时,我们要特别小心,因为对方经常会用各种方式让我们先付一笔钱以防破产,因为一进入破产程序,就失控了,要经过法院的程序。

此时,我们一定要非常小心处理这个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高风险路子,很多中国企业没有这方面经验,最后都吃亏了,有些企业可能根本就输不起。

几年前,我代表过一家中国企业收购外国一个公司,当时对方也是提出来这个要求,我们分析了当时被收购企业的情况,判断被收购企业的破产风险非常高,我们拒绝对方要求以预期付款的形式先付,我们果断地收购了被收购企业对我们客户有重大意义的知识产权,有效保护了客户的利益。

后来事实证明我们这种做法是非常好的。

企业收购以后如何去管理?这里面涉及的主要是劳动关系处理,对中国企业是一个比较大的法律风险,我们这方面有比较深刻的教训。我们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西方工会打交道,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企业还是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

如何防范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去防范或者妥善处理好我们走出去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风险呢?

第一,自己要做大做强。只有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并妥善地解决各种法律风险,在外交上我们常说弱国无外交,同样一个实力不强的中国企业,要想在竞争非常强的国际市场上大有作为,可能有点不现实。

第二,认清并重视法律风险。要积极有效地采取各种措施防范法律风险、解决法律问题,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对国内形式有效的习惯性做法搬到国外去。

在国内出了一些问题,很多情况下可以找政府去协调解决,但是在国外如果要出来一个问题,可能只能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我们在工作中经常发现我们有很多企业,为了追求速度,追求销量,行为超出了合同内容,没有从合同角度出发,根本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利,等出现了问题,才想起去找律师处理。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往往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地位,很难通过法律的手段有效地为中国客户挽回损失。

第三,企业走出去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海外战略和实施。企业到海外一般都有它的规律,不能有走捷径的想法。企业一出国门就想收购一家外国成熟的汽车公司,很不现实。仓促走出去,很可能会一头栽在海外。

有规可循

根据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我总结了一下企业海外战略一般规律。第一,先销售后投资;第二,先进发展中国家,后进发达国家;第三,先人才后资产;第四,先技术后品牌;第五,先部件后整车。

前面两条我觉得比较简单,第三点提到的“先人才后资产”很关键。现在中国的汽车行业蓬勃发展,西方的汽车行业不太景气,有大量的技术人才流失,特别是已经退休的专家人士,希望来中国,为中国汽车公司服务。

我们也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好的机会,大量地考虑雇佣一些国外人员和专家。不光只雇技术方面的人员,也要雇销售售后服务、汽车经营等方面的人才。雇佣这些人才,固然成本会增高,但是从经济上讲,很可能比到国外去买资产要合算得多。

至于先技术和品牌,我们有些企业说,到海外搞国际化,我们没有一个知名品牌,很难开展业务,能不能到海外去买一个现有的商标、品牌,帮助我们走国际化路。我认为这个想法是值得商榷的。

品牌的所有人不同,它的价值肯定不同。阿玛尼这个牌子在意大利人手里跟在中国人手里价值一定不一样。一个知名的汽车品牌是需要强大技术和优良服务作为支撑,中国企业如果没有对现有品牌更新换代的能力,可能就没有对收购品牌保值升值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花自有资金买到手的品牌可能就面临夭折的命运。

有人说,企业收购外国品牌在中国销售也是一个好的出路。我觉着这个也值得商榷,首先,洋品牌来中国可能会水土不服;其次,它的成本可能也是居高的,与其花钱去买一个国际上知名的品牌,可能不如我们去引进人才、引进技术,提升自己的品牌,更合算、更现实。

先部件后整车,我们前几年有企业到海外想收购整车厂,在国际上整车的合并成功的案例不多,由于业务整合的难度,多以失败告终,且很多情况下失败的都很惨。

收购一个整车厂,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成本会更高,风险会更大,我们一定要小心。我们的企业有没有能力去整合被收购企业业务,能不能有比较好的技术力量,帮助被收购企业保持他品牌的价值、升值,技术更新换代。

在现有的条件下,我倒认为中国企业可以考虑收购国外零部件的企业,尤其是核心零部件的企业,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国际化竞争的经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也能提高我们汽车的总体水平。

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但是我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大的方向是对的,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循序渐进地推进国际化的进程。只有走国际化的路线,我们的企业才能成为真正世界级的汽车公司,中国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汽车强国。(此文为贾殿安在2013第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的演讲,ABR实习记者潘明军整理,此处有删节)